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城管的权力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内部视角,发现在基层行政权力不可替代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传统“碎片化政府”下的结构惯性、具有制度供给不足和单向依赖的依附性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进行权力执行中的配合,这使得本应互相配合统一使用的基层行政权力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呈现碎片化状态,致使大量行政权力难以有效使用。受到权力执行碎片化影响,国家对单个部门资源投入的增加因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而只能导致内卷化问题。为此,应该通过治理结构和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改进,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3.
从总体性治理到综合治理是建国后中国国家治理方式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转型中国国家——社会关系变革的主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透视转型中国社会成长与国家治理互动关系的最佳窗口。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经验来看,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展开的,社会成长是国家治理方式演进的内在动力。同时,国家治理方式的演变也为社会成长创造了更有效的政治空间。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战略就是如何在社会成长与国家治理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有效的国家治理促进社会的成长与成熟,进而构建与成熟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弥散型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H省Y市发展实际出发,以Y市0—18岁儿童(或其家长)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调研了解儿童心声,讨论自然教育对Y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启示。建议抓好宣传倡导工作,使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要连接空间网络,使自然环境具有可达性;要构建友好家园,使社区空间融入自然教育元素;要创设友好校园,使校园环境适应不同儿童的空间需求;要建设友好公园,使公园景观更加充满野趣。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生效判决书为切入点,对县城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析,以判决书中具有社会意义的要素为分析途径,分析县城的犯罪基本形态,为规范基层治理、社会长治久安提出建议,为实现基层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探索性研究.在数据收集分析过程中发现,Y县的犯罪呈现一定的地区性即盗墓类犯罪问题比较明显.分析裁判文书中发现从2019年开始裁判文书数量激增,主要来源于危险驾驶犯罪行为增加,这是因为危险驾驶罪在司法方面发现迅速、构成简单、判决快速;在观念方面量刑轻、罚金数额较少、基层人民对法律认识不充分,当基层执法力度增加,此类违法行为就容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7.
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虽为输自欧美的舶来品,但从晚清民国时期开始,在如何消解西方社会学、读懂中国社会的问题上,包括费孝通在内的多位社会学家大力提倡社会学本土化。费孝通从"差序格局"、宗教、皇权与绅权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做出富有新意的解读。他关于"小城镇"的研究,开辟出一条有别于欧美城市化进程的独特的道路。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大师级学者的谱系,这一谱系对于任何一位后来的研究者来说都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通过对费老"发现中国"之旅的考察,我们从中可以寻找并深刻地体悟到"社会研究"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大师哈贝马斯提出以“商谈伦理”实现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罗尔斯则认为公平正义才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倘若抛却两位大师的理论纷争,以一种融合的视阈来重新审视商谈伦理和公平的正义,重构多元社会的政治认同——商谈伦理为公平的正义奠定并给与了持续的合法性,而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则为商谈伦理设置了效力边界,注入实质的价值内核,为防止多数的暴政限定高压线,二者便形成了一种理论的耦合,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提供了规范的依据,并能有效地回应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9.
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要求实现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以公共服务提供为主要方式的、以安全与和谐为主要体现的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层级过多、效能低下、活力不足、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等缺陷.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要求进一步减少政府层级、明确各级政府层级的职责和功能、强化条块之间的协调合作、激发多元参与主体的活力等,从而构建一个“层级合理、职能融合”的现代政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述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的两种主要范式——"转化范式"和"生成范式"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由"转化范式"向"生成范式"变革的原因。认为"生成范式"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方式,并探讨了促进"生成范式"德育过程发展需改革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纲领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而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则是中国梦的重要维度和实现前提。生态梦的最终目的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神生产实践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生态美学天然地充当了精神生产实践的载体和路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给当前的生态美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话语和知识资源。一方面,生态美学作为实现生态梦的精神生产实践,在自然确证、感性体验和主体自由的维度弥补了当下学科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生态美学的实践性也契合了主体的复情和自然的复魅,通过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整生化,使二者相互通约、相得益彰,最终呈现出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风貌,增强了生态美学普世性的话语力度。  相似文献   

12.
秩序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人类认知的前提条件.社会秩序根植于自然秩序,社会规则是促进社会秩序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其学术进路受休谟、亚当.斯密、斯宾塞等苏格兰思想家的熏陶,以理性不及知识观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与其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相适应的类似于生物进化的社会规则演化范式.社会规则生成的基本动力是利益博弈,社会规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个体及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社会规则是社会运行过程中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状态的概率函数,试错是社会规则演进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产业哲学的兴起,社会自然已经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热点,在纪念于光远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该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学者对于光远“社会的自然”思想的发掘,以社会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的兴起;评述了国内学者围绕社会自然定义的争论,分析了社会自然与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阐述了研究社会自然的意义不仅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民主模式和标准。中国特色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制度已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十二五规划编制是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最好案例,它总共经历11个步骤,包括:中期评估、前期研究、形成《国家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党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起草、通过《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广泛征求内外部意见、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纲要(草案)》、正式公布《纲要》、规划实施。它是广泛参与、深入调研、尊重科学、开放学习的公共决策过程,说明中国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共决策机制,未来它还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五四"以后,由于文化价值系统被打破、知识分子出现过剩现象以及不能在抗战时期上前线作战三个原因,使得舆论界开始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出路。在民国时期中间派知识分子所办刊物中,民国舆论界大都认为"知识分子"都是有罪于国家和人民的。为寻找知识分子在新时代的转变和出路,舆论界在民国时期就喊出了"到人民当中去"的口号。民国舆论界认为知识分子到"人民"当中寻找出路的主张,直接为1949年中共建政后一系列知识分子政策的顺利推行做好了自身准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批判传统教育和阐发对爱弥儿的具体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所构建的自然教育复兴了个体主义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试图弥合"自然"和"社会"之间的鸿沟,其核心问题是自然人如何成为社会公民。在卢梭看来,无论是"自然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需要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需要建立在儿童的亲身实践而非教师的理论传授之上,这一过程正是以"感受力"的培养为中心。如此,"感受力"实则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人的生成”范畴是理解此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论文本的疏理,旨在说明“人的生成”范畴既是马克思早期人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确认历史主体性原则的重要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王安都  原伟霞 《国际公关》2022,(23):133-135
城市化给乡村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乡村治理曾面临各种多重困境,然而,乡村内部变化的影响被低估。本文以2020年一个村庄的疫情防控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分析乡村治理转向的过程机制和条件。乡村经济和居住条件的变化推动了乡村治理的变革,乡村治理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乡贤治理和制度化治理后,呈现新型乡贤治理的转向,即城市化村民主导乡村重大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9.
在近期的"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网络讨论倾向于高度理性化,在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场以网络论坛为纽带的全民大讨论.网络让一个公众自由言论的平台得以搭建,同时也成为公共讨论得以延伸到各个现实领域的助推器.可见,在网络中,一个针对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空间,即公共领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介绍美国一些商学院开展的"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教育方法.大学本科商务核心课程的六个过程模块及会计在每个模块中的作用,可为国内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