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问家王国维曾经说过:“一本书能读一辈子的人最可怕。”对这句话,我们大可不必钻牛角尖,只要辨证地理解其意思即可。当然我也绝对不相信王国维一辈子只读一本书,但是如果真是一本好书,值得你认真研究,不断地读,每读一遍必有新意,受益无穷。 炒股之人,也可借用这种精神,“水滴石穿”,何解?其意义在于锲而不舍。 如果我们认真选准一只个股,从它的基本面到技术面走势都了然于心,在合适的价位介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炒这只股票,相信胜算大增。由于时间较长,搜集资料也方  相似文献   

2.
在姹紫嫣红的史学园地里,我们高兴地读到了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几位同志撰写、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通俗历史读物——《河南古代史话》。比起其它的鸿篇钜制,这本三十万字的通俗读物也许并不那么引入注目,但是,只要你读完这本书,掩卷遐思,便不能不承认,这本书有它自己的特色,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那么,这本史话的特色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提起现在的中国文坛,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走人困境”,作品的阅读越来越局限于小圈子,失去了对公众的影响力。文坛之事即使暂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那也是针对某些作家的行为,比如王朔为《我的千岁寒》的出版而进行的自我炒作,而并不是针对他们的作品。像这本书的实际销量就与预期差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对文学尚存一丝热爱的人都会考虑一个问题:中国文学为何走人困境?  相似文献   

4.
人生短句     
《快乐青春》2014,(1):43-43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却将它细细品读。何以如此?因为聪明的人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相似文献   

5.
成人漫画     
如今,你若看到一个时髦女郎用纤纤玉手捧着一本书在投入地阅读,也许那不是时装杂志,而是一册漫画;你若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小伙子正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书,也许那不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而是一册漫画;你若撞着一位老先生眯着眼端着一本书在自个儿偷着乐,也许那还是一册漫画。你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6.
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很重要的带头人。日本有一位公司的主管,他不仅是一个企业家,他还写过40多本书,一个企业家能够写40多本书,很不简单。他在最后一本书的封面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公司的命运,百分之九十九决定于那个领导人。用中国话讲,这个人就决定了这个机关团体或所有人的命运,这个人是谁呢?当然就是领导。什么是艺术呢?艺术中有技巧,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看,再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无力涵括文化的广阔内容,所以勃兰兑斯说:“尽管一本书是一件完美、完整的艺术品,它却只是从无边无际的一张网上剪下来的一小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导言》)但是,也应该说,文学有可能以它的“一小块”在某个角度上沟通和显现“无边无际”的文化,关于这一点,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有一个绝妙的比喻:“鱼在大海之中,大海也在鱼腹之内。”(《小说面面观》第117页)当然,鱼有大小,但只要是一条真正的鱼(这相当难),并深潜在大海中,便能或多或少地沟通着大海。  相似文献   

8.
杨继瑞 《天府新论》2005,(4):143-144
古语有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人不能尝百药而医一疾,但可读百书而求一解。除一疾必须对症下药,求一解更要博览群书。近日,国内经济学界的—部前沿性理论专著正在走入我们的视野,它便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的新著《现代财富论》(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读罢刘诗白教授的新著,不由得令人兴奋不已。书中字里行间对财富理论与实践的阐述,都让人耳目一新:书中每一个专题都贴近当今中国的经济生活与改革实践。本书虽是理论专著,但既没有经院哲学一类的陈词,又不乏“道不远人”的魅力。这部洋洋40万言的理论大作,理论性极强,但只要一眼,…  相似文献   

9.
正像本书序言中所说,此书不是一本历史,也不是一本自传,而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对历史事件的一些回忆,既然如此,在阅读本书之前,读者应该对作者有个大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否定的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主将阿多尔诺晚年的一部重要论著。我已经说过 ,这本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终结的标志 1。尤其是该书说明阿多尔诺哲学理论前提的导言 ,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在该书导言的前半部分 ,阿多尔诺是以否定性的言谈横扫了自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一切西方哲学 ,这甚至囊括了已经给 2 0世界思想史带来颤栗的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为的是想说明 ,只要哲学还在同一性的总体逻辑之中 ,哪怕它具有再大的颠覆性 ,它却仍然是一种骗局。哲学的真谛是要真正逃出概念拜物教体制的罗网 ,真正申张一种来自人的生命深处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曾淼博士所著《世界托派运动——组织、理论及国别研究》一书于2011年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了解本书的写作原委、内容与意义,在本书问世之际,确有必要对它作一番评述。  相似文献   

12.
李剑鸣 《云梦学刊》2011,(3):F0002-F0002
我从来没有想到,还会有机会为本书写这样一篇“修订版前言”。几年以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本书出版后带给我的主要是遗憾;因为时间紧迫,加上研究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谈翻译问题的专著出版了不少,从教学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由张培基等四位同志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最受读者的欢迎。本书是目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普遍采用的教科书,也是翻译工作者或业余翻译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译例,介绍了英语汉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同时,本书各章节后配有单句练习,书后又附有大量短文翻译作业材料,并向读者提供了练习参考答案。读者普遍反映,本书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译例恰当,是一本难得的好教科书。但是我们又觉得本书有些地方值得商榷,现将我们的看法分述如后,以求教于编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以作者李建民先生在北京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一部专著。作者希望我为本书写篇序言。我在仔细阅读文稿后,便答应下来。因为,我认为本书选题比较重要,写得也很好。作者自己概括道:本书以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为主题,从国内政治、对外政策、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变化入手,对日本的“普通国家化”进行了多角度透视和分析,认为“普通国家”政治理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一出版我就读过了。在这里只想说一说总的意见。我在总的方面的意见是:假如我可以拿本书来跟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和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做一番对照的话,那麽本书中所发生的错误(包括史料方面的错误和论点方面的错误)要比那两本书中的少,但创发与独到之处也远不及那两本书中的多。於是,这中间就包括着一个问题,想来谈一谈。我们做学问,进行科学研究,假如只抱了“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态度,行不行?在我看来那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做法,提到方法论上来谈,便是不引发矛盾,不解决矛盾,因而只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但假如又不甘心於这种表面化,那就顺手把手边的材料凑一下,而不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那麽在方法论上便不能不是折衷主义的。假如再“小心”一  相似文献   

16.
王锐生 《东岳论丛》2001,22(5):53,144
我与本书的作者是忘年之交 ① 。原因之一是我们都对社会哲学感兴趣。我赞成开展社会哲学研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精神世界尤其如此。精神世界中的哲学研究领域不应当人为地搞得很单调。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哲学百花苑中重现社会哲学研究是一件好事 ,是中国学术界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一个成果。“社会哲学”本是个中性名词 ,历来各种哲学派别的人都可以使用它———只要所谈论的对象是社会。解放后的 3 0余年 ,“社会哲学”的概念不大提了 ,这可能与我们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有关。其实 ,指导思想一元化并不排斥表达形式的…  相似文献   

17.
如旭日东升的人民公社,虽然诞生仅仅一年,但已经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主编的“伟大希望所在”,就是介绍广东省人民公社一年来的成就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和开展保卫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思想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150年以来,没有哪一本书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没有哪一本书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巨大的深刻的影响。然而,这150年来,世界发生了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想象不到的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著名美国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的著作《治理中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变革、政府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这本书是继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之后的又一部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著作,作者对中国的深度观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美国中国问题研究的水平。本书无论从方法论、资料运用,还是分析角度上看,都对我国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特别是美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为了写作本书,李侃如在中国跑了很多地方,访问了上至政治局委员,下至普通民众,最后完成本书。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本书是"在美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论述当代中国的教科书"。1月18日,本刊特约记者张弘在京对李侃如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想起两本书     
编完<2007中国文史精华年选>,忽然想起几年前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向明所著<改革开放中的任仲夷>,一本是郭静秋自费印刷的回忆录<流放者之歌>.由这两本书,自然想起任仲夷和郭静秋这两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