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领导干部权力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领导的协调能力的高低,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对社会道德和公民道德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辐射性和导向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和社区伦理之间存在着结构性依赖和关联.丰富的社会资本是社区伦理建设有效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就社区而言,社会资本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区的伦理状况,社会资本的存量及分布状况意味着社区道德资源的多寡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这将影响到社区伦理建设的绩效.因此,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测量,可以考量社区伦理建设可以利用的道德资源的状况,找出社会资本缺失的原因,为社区伦理建设提供针对性建议及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着复杂的社会道德矛盾。学界使用"道德矛盾"话语也呈现多义混杂的状况,这不仅影响学术对话,也妨碍公众对道德矛盾包括道德悖论本真状态的认知。基于此,对当代中国学界关涉的"道德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和辨别,并在此基础上客观界说道德悖论的内涵、理性解读"道德风险",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独生子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有利和不利条件,独生子女群体的道德状况既有优点方面又有缺点方面的表现.一代独生子女的道德状况已经并将持续产生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正面和负面的社会影响.通过主、客观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更有效地发挥其正面影响而减小负面影响,独生子女一代的道德状况将会更好,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将更积极而广泛.  相似文献   

5.
基于政府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具体指向和作用方式,可以将政府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分为消极社会道德责任、弱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和强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三类.政府在具体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时存在着某种"词典式"的优先秩序:消极社会道德责任优先于积极社会道德责任,弱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优先于强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在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时,首先应做到不能破坏社会的道德秩序和践踏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其次应满足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和社会良好的道德秩序,在尊重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最后,在满足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道德共同体,改进社会道德秩序,培养个人德性,提升个人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再度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行动"这两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然而,这两个问题的破题则指向了道德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工业社会所实现的是理性的片面发展,因为科学理性、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发展而把实践理性排斥到了边缘,以至于出现了道德在社会建构和社会治理建构中缺失的问题。我们经常提到的工业社会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社会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着反伦理的问题,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反伦理的行为,而且在学术研究中,甚至发明了诸如"社会资本"这样的反伦理概念。然而,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到了社会生活中道德作用潜滋暗长的状况,特别是在政治生活中,一些政治哲学家对道德需求、道德功能及其实际表现状况等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我们认为,关于道德与理性的关系需要在历史过程中去认识。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将不再仅仅把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而是会自觉地建构道德生活形态。因而,理性与道德融合的境界也就到来的,以往关于理性与道德关系的所有讨论也都将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永刚 《南京社会科学》2012,(5):129-134,140
制度、道德与人性密切相关.对人性之善恶的预设既是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核心命题,也是制度安排必须回答的前沿问题.制度安排中包摄的行为规则、人伦规范和道德诉求,对人性的塑造和改造之效不可低估.制度安排影响着人们对道德教育中所含规范的认同程度,关涉到道德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优化状况,决定着道德教育所需成本的高低.要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提升社会道德水准,调动个体的道德自觉固然重要,得当的制度安排亦不可缺.  相似文献   

8.
道德建设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的道德状况与国家发展模式相关.中国道德建设有赖于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探讨和建立道德合理性机制正在成为现代道德发展中越来越具有社会重要性的问题。合理性作为表达人性实现状况的基本范式之一,表达了人性实现的状况。作为一种对社会生活进行价值调节的工具,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运行机制。在道德合理性机制的调控下,人们从"身体"开始,通过以劳动为前提的"享受",达成"尊严"的生存目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是否满足主体(人或社会共同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的一种关系状态。它具有鲜明的属人性、主体性,体现着主体自身的尺度。道德价值的内涵十分复杂,既包括手段价值,也包括目的价值。道德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承担着规范、约束、塑造和引导社会、人生之重任,而且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度量衡",表征着一个社会、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和程度。道德具有实践品格,道德价值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生成的。道德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与"服务"功能,使二者实现和谐和统一;特别是如何成人成己,创造性地提升自我,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艺术与道德关系问题的争论大体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艺术与道德内在契合,即所谓"契合论";二是认为艺术与道德毫不相干,即所谓"无涉论".其实,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也同样影响和渗透到"美的活动"的艺术领域之中.艺术与道德的会通性、辩证互动性以及美与善的内在契合性是艺术道德概念的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如同经济学的供求关系一样,社会道德水平的状况与道德的有效供给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道德的多元化特征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需求是一致的,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引发多元化的道德需求,缺乏有效的道德供给,特别是缺乏有效的主流道德供给,是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而主流道德的有效供给取决于社会当前及未来的政治、经济走向和社会文化底蕴,以及宣传教育等等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道德建设的困惑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转轨,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大有进步,但其"滑坡"又是十分严重的.表现为:道德理想淡漠、道德准则失范、道德评价错位、道德心态畸形、道德教育失误等.其原因是:道德变换显双重走向,价值尺度转换含双重效应,社会利益调整人格形象呈多重性,道德教育严重失误.为此提出主要综合治理的设想,即: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强化约束机制、对思想文化和人生价值领域加强引导、对传统道德予以批判和继承、道德教育工作须深化高效.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党的重大构想,它涵括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每个层次."和谐"这一提法本身就已包括了社会发展的道德维度,一方面,它是针对社会发展的整体道德状况而言的,另一方面,它也求对社会发展中的公民道德作出规划.要发展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的诸般要素并使之得到良好结合而成为整体的社会道德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明难题与儒家美德合理性基础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宇 《文史哲》2007,(5):60-66
现代社会文明存在着诸多难题。如何解决"得"、"德"的矛盾关系,现代道德文明建构中的双重困境与道德与生活关系的处理,困扰着当代中国人。"麦金太尔问题"与"海因兹困境"等命题的提出,不仅揭示了伦理—社会价值生态,也对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的基础提出了疑问。通过对儒家美德的现代性批判可以论证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也为现代文明难题的化解提供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由此推定的价值形态即社会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是以超验的方式反映"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及其"物质活动"过程、以假定的方式干预和调节社会生活包括人的行为和心态的.这决定了社会道德意识形态必然内含"悖论基因",在其提倡和教化的实践过程中会合乎逻辑地演绎出普遍的道德悖论现象,并相应形成道德悖论直觉和知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道德悖论即所谓"道德失范"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困惑",具有某种"全人类"的性质,它是快速发展的工具理性与传统理性发生激烈冲突的结果.由此建构的"道德模糊性的时代"和"生活在碎片之中"的伦理境遇,要求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构建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纬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基层公务员肩负着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大职责。因而,该群体行政道德状况直接关系政府形象及其执行力,关系党群关系和政群关系,进而直接关系着地区社会经济秩序与社会政治稳定。本研究从道德意识、道德实践、道德评价以及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状况等几个基本维度提出问题和设想,并据此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总体状况良好,但是,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曰君 《中州学刊》2005,(3):146-150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核心是"去私",但由于它未能正确处理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传统的人治体制又使道德教化缺乏坚实的制度基础,从而导致理论观念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差距,致使传统道德在很大程度上畸变成为一种伪道德.传统的公民人格教育和传统义利观指导道德实践的努力总体上是失败的.在道德重建的当代中国,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应成为道德建设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界是依照"伦理就是道德"的认知范式理解和把握伦理学的对象的,这实则是一种误解.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两个相互联系又存在重要区别的基本概念.伦理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道德属于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两者之间,伦理是本,道德是末,伦理是体,道德是用,道德因建构和维护一定的伦理关系而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形式,因此"伦理就是道德"的流行看法是不正确的.伦理学应当以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为对象,社会道德建设和人的道德修身都应当以构建与当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伦理关系为宗旨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