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G曲线——政府与市场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政府与市场具有同一性,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变量关系,且这种关系处在一种不断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二者关系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点(即动态平衡点)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轨迹即动态平衡点轨迹。根据此轨迹本文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探讨。从二个层次展开论述一、主要介绍了此文展开的三个前提假设和二个分析;二、主要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发展轨迹进行了理想构架——MG曲线,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平衡点曲线。论证MG曲线所揭示出来的规律性对现实社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MG曲线──政府与市场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政府与市场具有同一性,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变量关系,且这种关系处在一种不断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二者关系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点(即动态平衡点)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轨迹即动态平衡点轨迹。根据此轨迹本文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探讨。从二个层次展开论述:一、主要介绍了此文展开的三个前提假设和二个分析;二、主要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发展轨迹进行了理想构架── MG曲线,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平衡点曲线。论证 MG曲线所揭示出来的规律性对现实社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资源配置合理化与市场机制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过程与调节机理,包括:一、市场机制促使市场状态形成的过程与机理;二、市场状态调节市场主体行为的过程与机理。二者互为因果,实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作者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揭示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倒U型曲线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翻译活动充满着矛盾。译者与原作者之间,译作与原作之间,译语文化与原语文化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在人本层面、语言层面以及跨文化层面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状态成为翻译研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平衡哲学视阈下,翻译的过程成为在纷繁芜杂的因素与选择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而这一动态平衡状态有利于实现翻译目的并使其效应得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政府与公民关系是我国行政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在政府与公民关系研究中,有以下特点:一是理论研究视角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从行政文化、和谐社会构建、信息公开、行政机构改革、社会发展变迁以及公共危机等角度的展开;二是研究内容的多层性,主要探讨了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多种类型.由于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即厘定政府与公民关系中的核心概念;探析政府与公民关系发展的动力;把握政府与公民关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计划、商品、市场反映的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从建立到改革,乃至党的十四大确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发展轨迹,那么政府、市场、企业,则是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主体地位和政府通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作用的关系。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有无计划和市场,也...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是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外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看,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正当性,即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何以必要;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即二者存在怎样的博弈关系;如何对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管理,即存在哪些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反复选择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凯恩斯和布坎南两种理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识到政府与市场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是均衡和谐、相生相长。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市场发育不成熟,政府与市场和谐关系的确定要解决的是如何促使市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对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认识,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切实地确立二者的关系。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第一点是为第二点服务的,或者说第二点包含了第一点。人们不断地、反复地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为了通过探讨,既在总体上,也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上现实地确立二者的关系,从而使人们不仅只是在思想上认识到,更主要是从实际工作中把握住二者的关系;切实地知道如何通过治理整顿为深化改革清除障碍,创造条件,以及如何依据深化改革来引导把握和治理整顿的方向、重点,选择其手段,确立其措施,以防止治理整顿的偏向或由于采取错误的措施而为  相似文献   

11.
任何经济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说 ,都不是一个“外生”的、由政策的明智程度所决定的政府行为 ,而是一个经济中“内生”的社会过程 ,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 ,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实质上是一种公共选择的过程。政府决策的过程与结果 ,实际上是政府与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社会公众之间的动态平衡与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离轴拖挂轮式移动机器人挂车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基于拖车和挂车运动轨迹的相对曲率关系提出了一种动态跟踪方法。建立离轴拖挂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通过拖车和挂车位置几何关系给出了两车的速度关系,进而得到两车运动轨迹相对曲率之间的关系。基于曲率关系将挂车的运动任务转化为拖车的运动任务,并结合动态跟踪方法设计比例积分反馈控制器完成拖车的运动任务。最后通过模拟仿真实现了挂车精确的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提控制器的作用下,挂车在拖车的拉拽下可精确地跟踪目标轨迹曲线。由于所使用的动态跟踪方法引入了目标轨迹曲线的相对曲率,极大地提高了跟踪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基本目标。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服务导向的政府管理模式,它重新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基本关系,并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体交往的制度平台。这一制度平台是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的一个制度结构。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充分重视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合理处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章士钊在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经历了由国家优先于个人到个人优先于国家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吸取了卢梭的“总意”理论和边沁的“功利主义”,但是他始终没有把二者中的任何一方放置于绝对的位置上,而是致力于调和二者的关系,以求二者以言论自由为中介在彼此妥协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地方社会治理应当达成三个一脉相承的动态平衡:第一个平衡是最基本的,即在保持地方治理整体有序的前提下,达成地方治理局部有序性与局部无序性的动态平衡;第二个平衡建立在第一个动态平衡之上,即在保持地方治理整体有效性的前提下,达成地方治理局部有效性与局部无效性的动态平衡;第三个平衡则建立在前两个动态平衡之上,即达成地方治理整体有序性与整体有效性的动态平衡,它也是地方治理中最高层次的动态平衡。地方社会治理中的“三个平衡”,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身份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传播学领域的学者们认为身份的基本特点是社会构建的、相互的、可协商的和关系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身份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双方不断协商的过程,身份认同是一种动态平衡,它会随着交际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身份、跨文化交际和认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中国现行宪法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规定,在政府治理理念革新前提下,展开对地方政府权力法治创新的研究。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得以展开:一是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权力法治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内容及其意义;二是联邦制与单一制典型国家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经验借鉴;三是地方政府创新与权力法治的宏观要求与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