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黑格尔明确区分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开启了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向。自由理念的实现依次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三个环节。市民社会的成员既相互独立,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又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以他人为手段。国家超越并提升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内含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三个环节。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颠倒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对两者的区分存在不彻底性,忽视了文化批判领域,存在着国家至上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廉清 《晋阳学刊》2007,(5):64-68
市民社会观是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终结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等同的观念,开创了对市民社会的现代理解。在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进程中,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明晰当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完善社会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蒋俊杰 《学术论坛》2001,1(5):138-141
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及近代,市民社会一脉相承的传统含义是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的同一.黑格尔则彻底颠覆了传统市民社会的哲学含义,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市民社会的三个层面需要体系、司法制度和外部秩序.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终结了传统哲学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等同的理论观念,第一次将市民社会范畴从政治国家的概念中剥离出来,成为市民社会学说史上的转捩点,他“向我们暗中指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成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切入点。马克思由此出发。基于市民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变往”,进而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世界观由早期黑格尔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有着直接的关联。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主要集中为:市民社会是“伦理理念”发展的中间环节;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则主要集中表现于:市民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是第一个在经济意义上界定市民社会的人,马克思赞同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经济学特性,却质疑其关于解决市民社会内在矛盾的出路,在系统地接触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学说之后,马克思分别从理论上、经验上以及法哲学上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黑格尔的作为规范和标准的"真正的自由"概念,建立在互主体性哲学模式之上,是一个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在这一自由概念中,黑格尔完成了古代伦理实体与近代道德主体之间的综合,并把它表现为概念各个环节的辩证发展,从"家庭"经过"市民社会"到"国家",体现着自由意识的发展."市民社会"对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正是在伦理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市民社会"表现出了深刻的辩证性质,黑格尔结合古代与现代熔于一炉的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才真正是可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市民社会的含义特点及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黑格尔和克思在以上诸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观察分析问题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角度及其在社会历史方面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民社会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是各种矛盾多发期,如何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是当代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它对市民社会内部矛盾的揭露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能提供深刻而独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黑格尔是西方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自此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现代人包括哲学家再也不能掌握全世界的知识了.而黑格尔正好处在那样一个古代和现代的分界点上,通过运用一个"市民社会"的概念,他彻底终结了古典时代,为未来的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伊梅 《学术研究》2000,1(9):68-71
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市民社会的逻辑起点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市民社会能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是政治制度化、制度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马克思问题"是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关键线索。该问题的核心内涵是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问题,黑格尔首先洞见到了市民社会的反伦理倾向,并把它看作现代社会的根本难题。马克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分两步对该问题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他先通过分析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明确断定市民社会并不同时具有伦理功能,而只有反伦理倾向;接着,又通过对市民社会内部权力关系的分析,在阶级统治的理论框架之下对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阐释。通过把市民社会概念转化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把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的判断转化为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趋势的断定,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政治"的发展模式注定无法持存。从"黑格尔-马克思问题"出发来具体阐发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康之  张乾友 《文史哲》2011,(1):144-154
近代以来,在政治领域中的一切理论探讨和实践方案设计都可以说是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入手的,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据市民社会的要求去规划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是近代以来全部政治学研究的重心。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分析中,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是从市民社会中的"市民"出发还是"社会"出发。黑格尔提出的是另一个方案,他把市民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然后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寻找中介因素和环节。但是,黑格尔的理论与现实相去甚远,他所发现的中介因素是不可靠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阐发了一种通过消除市民社会中的异化去建构国家的设想。20世纪后期开始的新市民社会运动证实了马克思的设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徐文华 《齐鲁学刊》2003,1(5):121-123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理论过程中,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从"市民社会"出发,开始步入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的真实面目,寻找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新的、科学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窦梓绮 《学术界》2023,(12):23-30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确定为资产阶级社会,青年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受到黑格尔的影响,通过否定黑格尔的国家方案将现代社会的症结进一步锁定在市民社会之中。随着市民社会批判的深入,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第一,揭示了黑格尔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不彻底性并清算了其资产阶级的立场;第二,通过广义市民社会概念创立了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理论。重新检视这一思想历程,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市民社会发生在伦理阶段中家庭解体之后。家庭的解体使伦理精神丧失,从而使个人的任性获得了自由,特殊性原则成为普遍的原则。市民社会是有限性和偶然性的领域,各种冲动、任性和情欲作为需要的形式充斥其中。因此,需要的体系就成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值得我们给予其特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金延 《文史哲》2007,(4):47-52
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及其途径问题是黑格尔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近代社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生活所内含的伦理原则及其意义是黑格尔社会批判理论关注的核心主题。对不同伦理原则意义的分析使黑格尔得出国家对社会的超越性、优先性、制约性的逻辑结论。超越契约论解读模式,致力于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统一问题的研究,是黑格尔留给当代人类社会的可贵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民社会并非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现代社会形式。西方的市民社会概念有一个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近代所形成的“天赋人权”、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以及社会独立于国家而存在等重要观念,是市民社会理论的前提性观念,是现代市民社会概念得以建立的基础。黑格尔第一次区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涵义的市民社会概念,但是,他过分地抬高国家而贬低市民社会,从而建立了一个“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构架。马克思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并深化和发展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在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主要在于他们把握住了作为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一直是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其意义多次发生变化。自黑格尔开始,市民社会观念准确地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同时也反映出入们对市场经济社会日益凸现出来的内在矛盾的焦虑。可以说,马克思对旧市民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有着深入的研究,那么,马克思是否认为社会主义也存在着市民社会?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