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贵州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贵州城镇化水平在2010年越过了低速发展和高速发展的"分水岭",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贵州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贵州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谐有序的发展,不断完善城镇体系是战略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组是内在动力;吸引外资和技术流入是外部动力;推进制度创新,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推进可持续的发展是长远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亦是当前摆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等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小康”概念的历史性、时代性、发展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要在不断发展、完 善的过程中来理解“小康”及“小康社会”的概念,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 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4.
充分就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核心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全面提升,是一种比较均衡的小康,它只能建立在以人为本、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过程,是这一过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贵州城镇化面临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综合承载力低、城镇化体制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加强规划的引领,促进城市群发展,实施“五个100工程”等举措,贵州城镇化建设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原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制约。其中 ,城镇化水平的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从战略层面对当前中国农村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作了辨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突破的几个关键方面;最后阐述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动态概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文化地位的提升、功能的扩展和作用的凸现,是“小康”走向“全面”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内含的文化兼有先进性和广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过程与实现建设目标、发挥文化作用与积累文化成果的统一。建设上,文化的主导思想必须鲜明,民族精神应深刻蕴涵,科技和教育要紧紧依托,整合与创新亟待实现。而文化要做大,惟有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在对“小康社会”科学内涵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统计局指标体系为基准,构建陕西省各地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5-2014年间陕西省及其各地市的小康实现程度。结合陕西省新常态经济发展环境,预测陕西省各地市“十三五”期间的小康社会进程,预测结果显示陕西省小康社会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各区域差距较大,阶段性特征明显。因此,应通过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步够格地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小康的这一转型过程是在区域环境差异极大和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中进行的,这就注定了我国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中国自己的突出特色,即要与消除区域性贫困联系在一起,建设全面小康和消除区域贫困成为现阶段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具有其结构的消长性、演进的阶段性、分布的区域性.以湖南省为例,区域性贫困的致贫因子大凡有5种类型,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消除贫困县为指标之一,2050年前要以消除贫困乡为指标之一,具体举措有转变观念、环境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继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它从内容、发展阶段及实现步骤等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验教训的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确立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深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促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部门与办学机构相互扶持、均衡发展,使职业教育向以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终身教育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道路、结果和过程、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具体体现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交互作用 ,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统一;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上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党执政的55年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有卓越执政能力和丰富执政经验的党;论证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要在认识道德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加强道德理论、制度建设,强化道德教育,健全内外机制,推进道德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