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科学论断,正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反映,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社会文明主要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范畴,每一范畴各自包含其丰富的内容.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进步状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无论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是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进行的.作为“文明”内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在其运动过程中,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且其各自要素之间也是融为一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前提,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规定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并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创造手段,两者是互为目的的.两者的区分只在“物质”和“精神”的载体不同.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依靠人对物、对自然界实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人”为对象,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物为对象,是依靠人对物、对自然进行改造,精神文明建设则主要是以人为对象,是引导人对自己主观世界自觉进行改造,并从而提高人改造物、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要以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要实践。在新的世纪,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搞清楚两种文明建设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摆正两种文明建设的位置。在一些论述两种文明建设关系的文章中,有的把两种文明的关系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相提并论,认为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有的则把物质文明同生产力等同起来,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出发,论证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我们认为,上述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是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而人的这种征服自然的能力不仅要借助工具而且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实现的,即生产力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主导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要全面科学地贯彻生产力标准,应着眼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一致,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振兴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吕安兴 《河北学刊》2002,22(3):15-18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入手,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它们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两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勾金华 《理论界》2004,(4):39-39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它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在党的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它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抓手。我们必须探讨什么是政治文明,如何以政治文明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的,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及其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的提出,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的深化。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不仅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而且它以实现社会和人的解放为价值取向。同时,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又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和条件。政治文明是阶级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它以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成基本内容,并落脚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文明整体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动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五月五日至八日,湖北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召集部分哲学工作者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举行了专题讨论会。下面是会上讨论的几个问题。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首先涉及到的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涵义。有的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可以分别纳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范畴,它们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在外延和内涵上,实质是一致的;并且认为凡是能够对精神文明直接或间接发生决定作用的社会现象,都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因此物质文明不仅包括生产力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三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业会 《理论界》2007,1(2):22-23
人是社会的人,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上看,以人为本有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三重视角。三重视角是以人为本的结构化,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三重视角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把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熏使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安涛 《理论界》2005,42(2):15-1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证、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作了全面说明,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表明,我国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生产力、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和人的素质在内的全面的社会现代化;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奠定基础 ;而人的发展又必然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要努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7.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对象,以总结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把握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为宗旨。因此,哲学社会科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因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就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就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滋养,就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既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 ;又是人类社会政治演化的具体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 ,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与桥梁。社会主义以其对旧的政治活动原则与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判勇气和对新的政治文明建构的极大创造精神 ,2 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探索昭示其无限的发展空间。 2 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向 ,应在全面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和建国 5 0多年来政治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 ,以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审美文化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审美文化与科技文化之间社会功能的差异和互补关系。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也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由于其内在机制的局限可能产生某些负面效应。审美文化有助于科技负面效应的克服,从而在社会功能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只有在两者的渗透和交融中才能实现,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的内涵。要从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中全面把握发展的丰富内涵,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是发展的根本内容,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发展的核心内容,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性、协调性、创新性、群众性是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