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时十年的清末修律,是中国传统法制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变革的启动,与晚清时期传统法制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之需,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有关,也与国门大开后西方法学不断输入,对传统法律观念形成强烈冲击,进而不断瓦解人们对传统法制的遵从心理有关.西方法学在晚清社会输入所凸显的坎坷,从本质上讲,是它与晚清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凿枘不合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清末巡警部的成因有三:一是警政思想的传播及各地警政的经办,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二是规范各地警政建设,以实现集权中央;三是“吴樾一弹”成为最直接的诱因。巡警部的设立无疑是近代中国警政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它的成立又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意味着一个新机构的诞生,而且也兆现了近代中国特定背景下社会历史的演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以及中央与地方复杂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刘保刚 《中州学刊》2005,(6):180-183
公民教育就是为理想国家塑造理想公民的教育.清末公民教育的兴起,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觉醒的结果.正是由于严重的民族危机,培养适合生存竞争的公民也就成为清末公民教育的特色.爱国、尚武、尊智、贵我,成为清末各政治流派对公民的普遍要求.这一特色适合了时代需要,当时的中国需要这些精神以振奋民心.但是,它也存在着偏颇:过于崇尚铁血强权;缺乏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日甲午战争的刺激,揭开了近代中国学生留学日本的序幕。经费省,距华近,文字易通晓,国情相近易仿行等有利条件,使留学日本成为清政府一种国策。传统价值观的转变与晚清新政的实施,则是形成留日热潮的根本原因。此外,日本政策方面的影响,从事反清活动的革命党人流亡日本,也都对促使留日热潮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7,(1):101-108
清末重庆女子教育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在近代社会变革及外来文明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以女子小学堂、女子师范学堂为主,虽然办学性质仍残留浓厚的封建性与保守性,但是所包含的进步教育的因素占据着突出地位,并且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相统一。清末重庆女子教育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历史缩影,对之加以探析不仅可以深化对清末重庆教育改革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认识近代内陆地区女子教育演变的曲折历程及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日本近代教育成功的经验,推动了中国留日学生速成教育的兴起。速成教育主要有师范科、法政科、工艺科等专业;因学习一年左右即可毕业的较短年限,致使留日学生趋之若鹜,形成20世纪初年的"速成科时代";留日学生速成教育造就了一批新型人才,对晚清社会变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逐渐摆脱了落后的状态并走上了富强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近代日本教育事业之所以发达,是其特殊历史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幕府末期教育中的近代因素,为日本近代教育的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和参与,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物质上的保证,也是教育发达竹关键。  相似文献   

8.
陆文前 《江汉论坛》2003,4(8):110-112
本文从清末法制改革对中国传统法律在法律结构、法学语词以及法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冲击来讨论清末法制改革的历史地位,认为清末法制改革加速了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解体,促使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运动的开端,带来了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现行法学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应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法律人才,着眼于学生的就业来确定办学目标,科学规划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招生规模,合理设定法学教育课程内容.对法学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应以职业化教育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应改革高校法学教学、科研考核的评价机制,重视法学教学实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有助于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需求等,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有助于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需求等,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董说平 《理论界》2003,1(6):71-73
日本顾问是产生于晚清时期的特殊事物。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中日关系的不平衡发展。顾问的作用与普通的外籍雇员不同,它更具有“智囊”性质。晚清时期的日本顾问,不仅在“新政”改革中发挥了作用,同时亦充当日本侵略中国的“先行军”。顾问人数的多少、地区分布情况,还体现了晚清政府与世界各国间的外交关系,以及国内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因此,日本顾问是反映清末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力量兴衰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从其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上看,可视为中国全面现代化启动的开始.其失败可看作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它承前启后,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探究其现代化视角下失败的原因于今颇有借鉴意义.从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应具备的条件看,清末新政败在两点其一,缺乏真正的现代化领导核心;其二,变革时机的错失.结果,变革的主体成了变革的客体,中国早期现代化随之终结,全面现代化的初步努力也遭挫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规模超前、质量滞后甚或滑坡,无论哪种情形均不是法学高等教育应有之态,如此,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法学高等教育差距日益加大.法学高等教育的非良性发展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传统教育模式等诸要素交叉作用的结果,因此,改革法学高等教育并非仅是对教育本身的补正,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学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机制存在着种种问题,以致无法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为此,通过与美国法学教育进行比较,提出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职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管理体制等诸方面进行改革,以完善我国法学教育机制,从而回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认同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的人逐渐增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得到确立。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法学本科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问题讨论,真正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法学本科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年乃中国千古变局之关键时期,兴办新式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实系政府的基本国策和新政枢纽所在.兴学育才效果如何,握有地方实权的督抚有无作为至关重要.清末著名总督岑春煊以教育为政治之先务,所到任处重教不遗余力,开创的新式教育具有层级多、类型全、开风气等特点.在高等、师范、留学、军事、法政、实业、农林、女子等教育方面均有贡献,并与近代中国一批名校的创办,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定向培养、多方宽筹经费、重用新式教育专才等制度建设上,更是多有创举,不失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尤其是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杰出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统论述了中国大陆学界关于清末日本侵台与国人反割台运动研究的学术成果,重点梳理了以1874年牡丹社事件为中心的日本早期侵台史,甲午战争与割台及钓鱼岛问题,以及台湾民主国及反割台斗争等问题研究的学术进展,并在检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指明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法学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有助于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需求等,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清末教育会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金林 《船山学刊》2003,(1):130-133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清末教育会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力图管见所及 ,对其发展概况作一初步的探讨 ,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清朝前期 ,朝廷实行严厉的党禁政策。除秘密结社以外 ,公开的社会团体特别是政治团体很难有立足之地 ,更不用说开展活动了。戊戌维新时期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全国曾经出现了一些社会团体 ,但短暂的维新活动之后则大都消于无形。 1 90 1年以后 ,随着清末新政的不断深入 ,对结社的限制逐渐放松 ,各种教育团体应运而生。各地教育团体的出现与新式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日益高涨的留学热潮是密不可分的。新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