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春秋列国间的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列国间500多起战事,可分为掠夺性、兼并性、报复性、干涉性和争霸性五类。“春秋无义战”之说是以天子至尊为评价尺度而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从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少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兼并战争,为中华民族高层次的大一统奠定了现实的和社会心理的基础。春秋人并不好战,战争的根源在于国家的严重分裂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气候对于战争的影响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其中南北朝时期又是战争频繁的历史阶段。在分析南北朝能够并立一百七十年的原因中,对于双方互相攻伐的具体战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此期间一些重要战事中的气候因素一直不曾引起学界的注意,例如气温、雨以及风等因素。因此,钩沉每场战事中的气候因素,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许对理解南北朝并立的历史事实会有新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阵雨 《北京纪事》2014,(1):82-84
正据史志记载,沿河城因扼守燕山山脉的几道山口水口曾称"三汊村",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城后,才始称"沿河城"。为何称之为"城",我想就一个缘由:围村建城墙,御敌保京城。这座"城"自从建成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00多年间,经历过的战事虽然没有太多的记录,但作为战争要塞和军事重地,可以想象一定经过大小战事无数,战事也一定给这座"城"带来过无数的创伤。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以及周边地区,曾是八路军平西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寇的重要关隘要所。这里曾有一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固在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军事落后,然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发展局势的茫然无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战事三起三落,中国败而再败,然清政府对战争因何而起,战势如何发展,战争为何失败,却始终处于盲目状态,这种败而不知其因,败后不明其训,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剧。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史学界的结论很明确:政治腐败、军事落后。但是,如果我们今天重新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当时中国对世界的茫然无知,亦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的时期。这既是当时国内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也有处于上升时期的清前期统治集团的运筹之功。然商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清政府平叛和反击外来入侵的战争中 ,他们或驰骋疆场 ,浴血奋战 ;或跋涉千里 ,为大军转运粮饷 ;或不吝巨资 ,踊跃捐输 ,给清政府以财力支持。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征清诗史》是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日本汉诗专集,其以诗歌的方式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完成了对“诗史”的阐释,在甲午日本汉诗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征清诗史》详细记述了甲午战事的经过,表现了战争场面,通过对战争环境与氛围的渲染、对战争场景的多元表现及对参战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建构出了甲午战争影像。在形式方面,其诗、注、评有机结合的叙事特点拓宽了传统“诗史”的表现形式,组诗的叙事方法又强化了其“诗史”特征。另外,《征清诗史》中征引了大量日方战争史料,对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夏战事诗是宋诗中的奇葩,从题材角度可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寄送勉励或自述情志的抒情诗;二是批评边备松弛以及朝廷赏罚不明、英雄埋没的讽喻诗;三是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各种灾难以及揭露官吏不恤百姓、残民害物的种种劣迹;四是记述宋夏战争的惨烈经过;五是描绘边地风光和军营生活的写景、抒情、叙事诗。宋夏战事诗题材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是以前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闪耀着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思想光华,更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有诗共一百零五篇。《诗经)战争诗主要在“大雅”和“小雅”中。二雅战争诗主要包括规、雅》中的《六月》、《出车p、《采  相似文献   

9.
荥阳历来就是军事要地,自先秦以来,此地就是战争频仍之地;楚汉战争中,荥阳地区的战事对战争的最终结局有重要影响;汉朝建立后,荥阳地区在控制关东与保障关中安全方面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态度截然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 素两大方面。前者对战争反省起着极大的强制作用,后者则为战争反省提供了内部动力。  相似文献   

11.
西周金文处于汉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西周铜器铭文中图形文字向方块字体转变,偏旁部首增加并趋于成熟,汉字形体结构日益完善,形声结构迅速增长。对西周金文构形特征的考察能够深入了解文字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有助于探求汉字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的铜器铭文中有“厨”字,由于国别不同其写法也不同,不同写法可以作为判定铜器国别的标准。“厨”是当时的一种职官,其职掌可以通过铜器铭文略知,它是负责制造铜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3.
上古汉语中词义的演变往往表现在文字上的假借和分化,西周金文动词字与词的关系可分为三种:假借关系、同源关系和异体关系。对西周金文动词用字中孳乳和分化现象的考索,既是对西周语言中字与词关系梳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上古汉语动词词义演变脉络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西周金文是西周时期的同时材料,内容丰富且真实可靠。其词汇研究是构建上古汉语词汇必不可少的。西周军事动词由大部分殷商时期的词和一小部分西周产生的新词组成。词的来源主要有继承、借用字形、借用一部分旧有成分和完全创造新词。  相似文献   

15.
上古汉语中词义的演变往往表现在文字上的假借和分化,西周金文动词字与词的关系可分为三种:假借关系、同源关系和异体关系。对西周金文动词用字中孳乳和分化现象的考索,既是对西周语言中字与词关系梳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上古汉语动词词义演变脉络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罗振玉的《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是甲骨文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该书立有560个字头,利用金文的字头有187个,一共引述金文293条次,其中仅言古金文或器物未摹字形者就有69条次,涉及到760个甲骨文形体的考释。罗振玉利用金文考释甲骨文的方法主要有:以金文偏旁或单字证甲骨文、利用金文通律证甲骨文、金文篆文比较以证甲骨文等。罗振玉在考释的同时,还通过甲金文的相互比照,探讨了文字发展演变中的分化、简化、繁化、讹变等现象,追溯了文字的初形初义,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7.
武亿是乾嘉间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经学家和文学家。一生著述宏富 ,著作涉及经学、史学、金石考据、方志、诗文等不同文化层面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本文以经史子集为序 ,略考其著述 ,评其价值 ,述其版流 ,得经学著作 4种 ,金石考据著作 9种 ,方志著作 3种 ,文学著作 2种 ,校补著作一部 5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商代金文中含有量词的21篇铭文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朋、具、珏、年、品等5个量词,词序以“名词+数词+量词”为常态。含有量词的铭文绝大多数是赏赐类铭文,赏赐物不仅有贝,还有玉、璋、积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战国金文大量出土,其研究内容的丰富及研究成果的丰硕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文章从战国金文的著录、字典编纂、分域和断代研究、文字的考释及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战国金文研究做了一个简单梳理,并评介其得失,有益于为今后战国金文的研究辨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金文书法,在整个书法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金文为代表的西周书法被后世奉为大篆的典范。《大盂鼎铭》、《散氏盘铭》和《虢季子白盘铭》是西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正确认识和理解西周金文的笔法、结字和章法是学好大篆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