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眸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化进程 ,已有很多人把起点定在王国维那里。对王氏的价值重估 ,是带着对本世纪中国文学的反思和重建的自觉的。王国维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堪与传统划清界限的新质 ,以至于可以把他算作文学现代性的起点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国几千年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挞伐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对文学独立价值的强调。如果说梁启超只是掀开了现代性文学观念帷幕的一角 ,那么到了王国维 ,这个帷幕便开始在徐徐地拉开了。梁启超提倡“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和戏剧改良 ,虽然涉及到了汉语现代性和体裁的现代性问…  相似文献   

2.
余颖 《阴山学刊》2009,22(1):40-43
王国维是一位融合中西的学术大家,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他的文学研究中。在各西方美学家中,王国维尤好叔本华,因而叔本华的观点也必然渗透于王国维的文学研究中。以《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为例,从“境界”的生成过程、“境界”的形态种类、以及“境界”的艺术表现方式三方面考察,可以见出王国维在中国诗学理论的建构上对以叔本华为代表的西方关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晓兰 《殷都学刊》2013,34(2):59-63
王国维是清末民初的学术大师,他不但在戏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同时也是戏曲“尊体论”的有力推动者,他借用西方之文学观点,论证戏曲为“真正之文学”,戏曲家为“专门之诗人”,并将元曲视为“一代之文学”,使之获得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地位.同时他全方位研究戏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旧曲学的集大成者和新曲学的开山者.王国维通过以上角度不遗余力地推尊曲体,使得戏曲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品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科.  相似文献   

4.
论王国维悲剧观的实质——兼评与之相关的两个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悲剧意识的诞生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构成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变革的一大景观。中国近代悲剧意识标举忧患意识、痛苦意识与抗争精神,冲破了以“中和”为美的古典审美理想,因此,近代悲剧观念在文学上的提倡及表现便更多带有鲜明的冲突性及崇高性特征。但从王国维的悲剧观念中,却看不到鲁迅等人所宣扬的旨在与现实相抗争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昂扬精神,因为王国维的悲剧观念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受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认为悲剧是人生命运的一种“自感”的表露,“人生之命运,固无异于悲剧。”因此,我们称…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一生是充满多种复杂“学案”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 2 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术思想界 ,他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具有现代学术意识的学者。中国现代语境的复杂性使其思想发展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与他的生命存在状态粘连在一起 ,使得其“学术和生存”问题 ,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绕不开的重要“现象”。研究近现代中国思想史 ,王国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镇”。尤其是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与日本学术思想资源的关系 ,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重点。我在研究过程中 ,注意到几个相当紧要的“王国维学术思想现象”。之所以…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王国维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的人物。说他重要,是因为他学贯中西,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文学的修养的深湛与见解的精辟上,不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无与比肩的,就是以后也很少有人能及他。”说他复杂,是因为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深刻与肤浅杂糅,真理与谬误并存,所以,又有待于认真的分析与全面的评价。本文拟从文学创作的动因、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和态度,以及如何创造有境界的文学语言三个方面,对王国维的文学创作思想作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从启蒙到卫道、殉清———王国维的思想变迁及其死因侯著曾论及王国维对顾炎武的继承关系 ,说“只有王国维是最后继承顾炎武的人” ,“王国维……也以继承炎武自居” ,但认为这只是就学术而言 ,如就思想而言 ,则二者并不相同 ,“炎武的经学是和他的社会运动与民族思想不可分离的 ,而王国维……却不能由研究方法的近代意识达到近代的社会理想”①。与侯著不同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王静安先生学行小传》二文认为 ,王国维不仅是一位“纯粹的学者” ,“在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 ,……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而且是一位“时代…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文学语言观念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笔可贵财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王国维是最早具有语言本质论思想的人,他明确地提出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思维方式一体化的观点;他虽然反对文学语言完全由文言变为白话的语言目标,但对白话语言的优势有着清醒地认知;语言建设论层面,王国维认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术语、概念,应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他的这种观念已经非常贴近现代语言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太独特了,独特得超出了时代的理解框架。大半个世纪以来,对王国维一直存在着误读。读一读这些误读,是颇有意味的。对王国维的误读较多,大的方面有两个,两种读法完全不同。一种把他读为封建遗老,一种把他读为启蒙先驱。让我们先看第一种误读。曾把王国维与鲁迅相提并论的郭沫若对王国维至为钦佩,但他同时认为在思想上王国维“中止在了一个阶段上”,王国维任清宫南书房行走,是“俨然以清室遗臣自居”。尽管郭沫若认为是朋友害了王国维,“一层层封建的网便把王封锁了”,但无论如何,郭沫若认为,王国维在思想上毕竟是一位“遗臣”。①著名…  相似文献   

10.
李艳丰 《船山学刊》2009,(1):179-181
文章从悲观主义的理论视点出发,分三个层面追溯了悲观主义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意义踪迹:一是分析从“境界”概念向“意境”概念滑动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二是分析王国维在文本中表现的“忧生”意识:三是分析王国维在文学形式分析中寄寓的审美主义情结。文章认为,王国维带着对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理论前见,由“生命之思”进入“审美之诗”,表达了王国维以审美精神超越生命悲剧意识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11.
站在近代这样的时代峰颠上 ,王国维作为近代著名的学者 ,在他的学术中已经透露出了现代的气息。在美学思想上 ,王国维一反中国传统的“功用”主义思想观 ,提出了他著名的“非功利”美学观念。在王国维看来 ,艺术是超功利的 ,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地位。这无疑提高了艺术的地位 ,为日后中国建立独立的艺术精神提供了先验 ;在美学术语上 ,王国维由传统术语经由阐释而转为现代性和由西方引入美学术语这两条途径 ,提出大量的现代美学术语 ,并且在他的文章中加以应用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性的一个表现。总之 ,王国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得后人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美的性质及范畴的论述。他不仅介绍西方的美学范畴,更论述中国古有的美学范畴,如古雅、嗜好等。二是对中国文学的美学批评。他批评中国的诗词而论述意境范畴;他批评小说《红楼梦》而论述悲剧。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他的美学研究注重人生和启蒙问题 ,在借鉴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创建了具有现代性意义和本土内涵的中国现代美学。这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王国维强调西方现代哲学是“形上之学” ,提出了“学术独立”和“审美独立”的观点 ,赋予中国美学以现代哲学的思维品格 ;第二 ,王国维把“人生”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提出了审美“无用之用”说 ,创建了具有现代人本主义意义的人生论美学 ;第三 ,王国维以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学术视野 ,沟通中西、古今之美学思想 ,创立了独特的“阐发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先生所标举的“意境说”,是他运用当时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传统的抒情文学的本质特征所进行的一次重新认识,也是他对传统文学理论关于这方面认识的一个总结和发展.下面分三点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情《人间词话》为什么要冠以“人间”二字,陈鸿祥同志认为,这一方面是承袭了其词集的名称,另一方面也是他此时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直接反映和表现,《词话》正是他对诗词中所表现的“人生之问题”所做的艺术的、美学的考察.这一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更确切一点,应该说这一用语深刻地体现了王氏要求文学必须回到“人间”,写人言情,反映“人生之问题”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15.
论王国维与朱光潜的“境界”观杨立民中国传统诗学非常重视文学的本体存在方式,往往都着眼于从文学之言尽意不尽的审美蕴涵方面立论,所谓“意境”、“境界”概念是对文学本体存在方式的一种现象学式的描述与概括,将现代西方美学着重于审美活动中美感经验分析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王国维继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并吸收了叔本华美学思想中“理念”的概念,形成了他的“意境”美学范畴;在“天才观”上,王国维既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又有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史学上的贡献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他在史学各个领域内创造的研究业绩;其二是他考据史学的方法论.郭沫若对王国维遗留下的“知识产品”,给了很高的评价:“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方法是近代式的”.王国维治史的方法,概括起来在于他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论,确实具有治学的科学因素.现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希望引入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角度:即从情感政治的取径,重探王国维对文学意义的寄托与对文学转型的思考。抒情传统对于王国维的影响相当深远。如果把王国维所思所行也看作20世纪中国经验的内在组成部分,那么王国维及他对于情感政治的关注,会为我们反思置身其间的现代世界和知识状况提供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庚在大百科全书和叶长海在《中国戏剧学史稿》中都认为,“戏曲”定名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一词更能体现中国戏剧文学的高度综合性特征”,这是“从近代王国维开始”的,从此戏曲这一名词获得了新的概念,并逐渐被普遍接受。从现代和当代学者的一些权威性著作,例如卢前的  相似文献   

20.
成也痛苦,败也痛苦;为痛苦而生,为痛苦而死,这就是王国维。在王国维看来,“解脱之事,终无可能”。他没有意识到,痛苦就是人生。他承认个人痛苦之“可信”,但无法承认个人痛苦之“可爱”。他拼命去寻找痛苦之源,遍寻不着,便陷入悲观主义。王国维找不到一个可以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天涯之路也难以望尽,投水自尽是他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