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刚  黄建安 《浙江社会科学》2015,(1):93-99,159,160
对微观权力的分析是福柯打破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努力,拓展了现代性批判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使我们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对现代性的黑暗、矛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整体上说,福柯的权力概念过于泛化,而且只有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才能避免抽象化。福柯所倡导的微观政治、生存美学忽视了宏观权力在当代社会的统摄作用,它所表达的不过是西方国家在马克思所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希望情况下的一种抗争。  相似文献   

2.
权力与自由——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看待权力与自由的关系?这是理解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关键。与割裂了权力与自由之间关系的传统宏观权力理论不同,福柯强调权力与自由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微观权力理论,前者强调权力的统治关系,后者强调权力的抵制关系,这就为自由留下余地;根据权力与主体、自由之间内在联系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微观权力关系又分为消极权力关系和积极权力关系。福柯推崇一种积极的权力关系,主张过一种生存美学的伦理生活方式,他认为在这样一种权力关系中,主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福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军 《江海学刊》2013,(1):67-71
福柯将马克思的权力理论视为"经济还原论",并力图颠覆、解构传统的宏观统治权理论尤其是国家统治权理论。在此基础上,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探讨国家权力之外的现代微观权力形式及其运行机制。为反抗微观规训权力,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策略。福柯的权力理论,在推进权力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存在若干方面的局限,并引发人们关于马克思和福柯权力理论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权力问题是贯穿福柯思想的核心问题。传统权力理论未能正确理解权力关系与支配关系,导致将权力视为占有之物,将权力分析局限在政治与法律系统内,习惯从宏大性、否定性、压抑性上来理解权力,特别是传统权力理论始终未能将权力从行为关系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网络,未能将权力看作是活生生的多种"力量"的竞争消长过程。福柯通过一种"微观物理学"的权力机制拆散、肢解、分割、打碎、解构和冲毁了传统权力理论,揭下了权力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得以窥视权力真实的面孔。在福柯那里,权力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如何实施和运作;权力关系是一张复杂的、多元的力量关系图,是动态、循环的技术与策略。权力无处不在,不是因为它有特权能把每件事强置在它那无敌的统整之下,而是因为它无时无刻,在每一点上以及点与点之间的每一个关系上被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5.
胡颖峰 《浙江社会科学》2013,(1):114-119,145,159
权力理论是福柯思想的核心,福柯对于疯癫、监狱、性、身体、惩罚、真理与知识等问题的研究并非只是单个问题的研究,而是通过对这些看似边缘问题的深入研究来揭露现代规训社会的本质。在现代规训社会,统治阶级运用规训权力对身体进行监视与规训,针对身体的微观物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福柯认为,现代权力体制的运作离不开性,性是所有的权力都规训、监视的目标。权力不是压制性的,而是生产性的,权力生产知识、生产真理,知识、真理又为权力效力,知识与权力的结盟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福柯和哈马贝斯都论述了权力的创造性。但在创造的对象上,却迥然不同。福柯认为权力创造了主体、社会现象和知识等,哈贝马斯则认为只有交往权力才能产生合法性法律。两者之间的差异除了各自所受的不同思想影响之外,还在于他们各自在权力的创造性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思考理路。  相似文献   

7.
福柯对传统的权力理论进行了批判,坚持认为权力首先并不是压制性的,而是生产性的;同时,知识也是与权力相联的,所谓纯粹的、客观的知识是没有的.福柯选择了"性"作为自己颠倒传统权力理论的重要场所.福柯翻转传统的权力理论,是与他的消解主体地位的理论主旨是一致的,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对个体涉入的具体的制度、场所和机制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空间与权力——福柯空间观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后现代地理学中空间理论的建构却鲜为人知。福柯对于空间问题的直接论述主要出现在他为数不多的讲稿和访谈录中,他的很多理论著作也贯穿了空间的概念。他揭示了空间和权力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成为后现代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本文从空间的着魔、空间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圆形监狱的极致范例三个层面分析福柯的空间观。  相似文献   

9.
福柯对权力的分析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权力思想,而且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微观权力分析模式,认为权力无所不在,微观而无形.权力是生产性的实践,是关系的策略,是匿名非主体的,并是无中心多形态的.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是微观权力的具体运作技术.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认知现代社会的权力实践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米歇尔·福柯通过对西方法权模式权力观的批判,以及对马克思经济决定权力的否认,解构了宏观权力学体系.福柯用后现代技术分析手段建构了无主体性的微观权力体系,其独特的微观权力理论研究视角开创了政治权力学研究的第二维度.当下我国频发的医患事件,其背后便是微观权力的空间博弈.福柯微观权力理论可以对缓解我国医患矛盾提供有益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福柯后现代微观权力言说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在当代西方话语系统中是具有创新性和理论力度的重要角色,这一点在其权力观和权力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对传统权力观专注于国家机器的宏观视野的摒弃,与当年马克思在历史观中超出上层建筑樊篱直指经济基础的锐利眼光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对社会场域中异质权力关系的微观分析方面,他关于散布在诊所、精神病院、监狱及学校各个场域中权力运行的隐秘从而导致反抗权力的斗争的复杂性的阐述,对于我们认识权力的症结与真相是一剂有效的清醒剂,而他对真理与权力间内在关联的精彩谱系分析更是有振聋发聩之功。至于福氏思想囿于后现代正面规范性立场缺失的内在局限性,我们亦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福柯认为,从19世纪开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科学话语为构形本质的真理话语建构了正常与不正常生存的界线。这是一种可以杀人的真理刀。这个新型权力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管理学"的东西,福柯把它叫做"治理的艺术",治理就是新型的积极权力。以知识为装置的规训开始在全社会布展开来。权力的规训技术,在最微细的层面上开始控制人的肉体和灵魂。  相似文献   

13.
14.
福柯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耐人寻味的复杂关系.他基于考古学和谱系学的方法,从历史的矛盾、断裂和缝隙中开掘出了一系列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他对于西方的现代理性、意识形态的质疑和批判,具有惊世骇俗的思想震撼力和理论穿透力,并拓展出一种既与马克思主义相联系、又明显有别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路.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5-13
福柯的新历史研究方法被他指认为考古学,其新颖之处在于,这种研究反对理性主义的目的论和总体性的连续历史描述,而转向断裂性地关注边缘和黑暗处的异类生存。同时,福柯试图在微观层面捕捉权力在日常生存细节中的关系布展,在他看来,通常被人们非反思拥戴的认知真理恰恰是这种新型权力统治的隐性支撑点。真理、权力和个人品行,作为主体的构形,是福柯一生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的小说,尤其是他分别以黄金、白银、青铜和黑铁命名的四部小说,主要表现了作家对福柯权力观思想的理解和化用。而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具有连续性的虚构性文本,展示了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中的处境。  相似文献   

17.
福柯的权力思想,批判性地分析了各种权力理论,在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上,建立起一整套权力理论。他采取片断性、非连续性、多样性的方式,用相对主义的观点解释了权力的内涵,进而科学的论述了权力的运作机制,即通过规训成功的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三个阶段,使权力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是目光的猎物”:福柯与视觉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规训权力的目光与"人文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犯罪学等)是一种共谋和相互支持、相互加强的关系,它们是一起"发生"的:"人"的诞生是他被规训权力的目光所捕获以及相应的知识生产的产物,或者说,"人学"和"人"都是在这种规训权力的目光下、在"被看"中诞生的."人"并不是观看的主体,相反,他是目光的猎物.福柯把其对视觉文化的反思提升到了一种对西方现代文化、现代性、现代权力进行根本性批判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而且我也没有通用的理论框架可以理解它们;如果可能,我就是一个盲目的经验主义者,也就是说我的处境是不可能更糟了。我没有通用的理论框架,也没有一个可信赖的工具。我通过试错来前进,尽我所能制造工具,以期它能使物品被制造出来。这些物品多少得由我所制造的或好或坏的工具决定。如果工具不好,制造出的物品也不会好……(Foucauh,2001,p.404)  相似文献   

20.
权力是福柯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权力渗透于文明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福柯一系列论著的论述中,权力是传播的,从传播的角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从传播的方式来考察,权力通过仪式来传播;从形式来考察,权力通过语符来传播;从媒介来考察,权力则在特定的空间中传播。通过考察权力的传播,可以发现权力是怎样影响社会和人们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