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力 《兰州学刊》2007,9(4):28-31,157
本文主要考察美国开发西部地区(即"西进运动")过程中,在区域关系发展的背景下的制度变迁.本文认为,在美国开放多元利益博弈的宪政秩序下,开发落后地区使得美国西部成为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重要的区域性力量主体.随着西部地区性力量的崛起,它参与到了与美国北部工业力量以及南部奴隶主力量的制度博弈中.这样,制度博弈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制度变迁,进而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制度变迁;而且对于美国全国性制度的制度变迁以及美国整体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和其面临的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出现了"制度反哺"的情况.本文认为这是开发落后地区所导致的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案例,对揭示开发落后地区制度变迁的模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本文对于区域关系下制度博弈发生的环境作了分析;对于制度博弈的具体内容和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对于制度变迁的机制要素进行了阐述;并在此三方面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是近年来国家农村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农村税费问题的实质 ,是农村各利益主体动态链式博弈的结果。本文借助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构建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 ,并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 ,揭示了我国农村税费问题的根源 ,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区域公共管理实质上是政府治理方式上的制度变迁,即打破原有行政区行政的制度安排,重塑利益格局的制度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从而最终形成新的制度——相关因素充分博弈后的契约格局。这些博弈关系主要包括治理理念的"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在这些博弈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博弈困境提出树立合作的"重复博弈"思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以及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斩断地方政府与社会经济主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建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有效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状况的动态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江苏省委统战部2007年7-8月在江苏省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各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状况的动态认知评价.研究发现:(1)越是经济收入高的人群越能意识到贫富差距的严重社会后果,可又不认为当前的贫富差距状况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社会不公平程度成为影响人们对贫富差距动态认知态度的最核心变量,充分说明合理制度安排是影响人们认知评价的关键因素;(3)特别是那些在利益格局变动中利益受损的群体,那些一直身处社会底层的群体,那些对社会发展问题有敏锐判断力的群体,那些预期社会声望得不到提高的群体,他们对于贫富差距的现状和未来影响都有着切肤之痛;(4)通过对整体模型的观察,我们发现,各个阶层在对当前贫富差距的认知研究中呈现显著性差异,而在过去和未来的两个动态模型中,各个阶层的认知界限却表现得非常模糊;(5)培育壮大中间阶层对构建和谐阶层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实施的分级诊疗制度关涉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医院、患者及其家属、社会组织等多个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为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暗中博弈,从而导致分级诊疗制度的整体实施步履维艰。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看,只有建立互利、共赢的协调机制来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才能化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从而促成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利益博弈与政府缺位--以H省D市旅游汽车市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各种利益主体利益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的逐利行为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章结合个案,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现有制度下,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如何围绕各自的利益进行复杂的相互博弈。这里既有企业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的无奈,也有政府部门的权力寻租和规避责任的消极作为。由于显性博弈与隐性博弈相交织,使D市旅游汽车市场处于无序的非正常状态,给各个利益主体带来大量资源上的浪费和福利损失,暴露出政府在制度、监管、责任、服务和理念多方面的缺位。为了使这种利益博弈规范化和有序化,并达到动态平衡,有必要调整现有制度设计,并弥补政府的多方面缺位。  相似文献   

7.
农地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的过程中由于自然、人工和制度等原因产生增值。以原用途和年产值为核心制定的征地补偿方式分配征地增值收益的"显"分配规则在实践中的可执行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村委会以及土地使用者等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增值收益的分配,在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下,形成了扭曲增值收益分配的"潜"规则,刺激了利益相关者对土地增值收益的非理性追逐。但是"潜"规则背离了社会公正与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在不同层面对"显"规则进行系统设计,以缩小或杜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8.
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 ,在最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下 ,博弈才能产生最优的均衡解 ,企业制度创新才能产生最佳效果。本文通过对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博弈分析 ,指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制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缺陷 ,要实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获得更有效的、稳定的博弈均衡结果 ,就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整阶层关系是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调整这一关系的难度,并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对显性社会矛盾和三对隐性社会矛盾。四对显性矛盾是:各高收入阶层与各低收入阶层的矛盾、各高收入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各低低入阶层中的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某些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三对隐性矛盾是:社会经济利益差别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对现行体制和政策满意程度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与贫富差距造成的观念情感"壁垒"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实现,都包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此要在现代化和改革的旗帜下建立各阶层巩固的政治联盟。同时,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即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要采用过渡性的方法;对于新型社会矛盾要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要超前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接连发生的多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巨亏事件,给世界经济以重创.尚未结束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源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失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会计监管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竞争的先天性缺陷--个体利益膨胀导致整体利益无法实现最优而建立的一种让利益各方进行有效博弈的制度.会计监管的实质就是博弈双方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的过程.因此,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纯策略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的分析,综合地提出要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效率必须从会计监管的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和环境优化等方面来采取对策,使违规者不敢为、不必为和不愿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制度变迁、经济增长与利益分配三者的互动关系着手,构建了一个解释制度变迁过程的"三角螺旋"模型。这一模型将整个制度变迁过程分为六个动态的步骤,不仅说明了制度变迁如何带来经济增长和利益分配,而且对经济增长和利益分配对制度变迁的反作用进行了解释,从而为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就与困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6):80-87
从旅游商品及导游雇佣两大市场入手,利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以及演进动态博弈模型分别对"游客—导游"以及"导游—旅行社"间的行为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导游诱骗成本、旅行社和导游群体的长、短期利益等变量的取值水平在维系两个市场的长期稳定均衡中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强化旅游主体长期价值观念、加大经营者短期行为成本约束、积极推动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旅游市场长效利益体系等相关举措以促进旅游市场机制的良性回归。  相似文献   

13.
本文出于对博弈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满,从中国文化理念出发,对博弈论的基本前提假设--"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剖析和校正,提出了更具有现实性的人性假设.进而从中国文化理念的角度对博弈分析以及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基于中国文化理念探讨了宗教、道德对于促成合作博弈、无限次博弈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益冲突的理念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面临日趋表面化的利益冲突。社会主体利益观念膨胀、逐利行为不规范、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不合理是造成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利益冲突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产物,它促成了各利益主体在"改革———多元利益———利益冲突———利益协调———制度创新"的利益关系模式中的博弈,具有两面性。利益冲突的负面效益要求用制度化手段特别是用法律手段进行控制,用立法防范和司法裁判两种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社会协同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博弈评价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协同治理范式中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活动强调的是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合作与竞争、共享与共治。这种互动的过程对于利益相对独立的各治理主体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博弈的思维搭建起社会协同治理的利益博弈模型,具体分析在静态和动态的博弈过程中,社会组织的成本—收益趋向及其策略选择,进而寻求阻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深层次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潇 《理论界》2013,(9):23-2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集体劳动关系中各主体的行为,在一定的博弈假设前提下,首先将简单的劳资博弈纳什均衡静态博弈模型进行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劳资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威胁下的策略性行动以及嵌入其他因素时引起的博弈行为变化,不仅考虑博弈主体的经济利益,还考虑心理效用和制度因素等对行动策略的影响,从而探究我国现阶段集体劳动关系行为博弈的特点,并提出促使劳资双方从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环境保护: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能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其中,中央与地方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博弈具有代表性。中央的全局与长远利益与地方政府的局部利益博弃的结果必然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中央与地方只有通过制度与法律方面对其关系进行调整,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自己才能实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使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小产权房中的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产权房由来已久,建设部的“风险提示”使“小产权房”骤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透过对小产权房的解读,我们不仅看到其对高房价市场的对抗和对住房保障体系苍白无力的反衬,更看到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对以土地、房产为代表的社会资源的人为分割。“小产权房”问题涉及众多主体,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基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对小产权房的内质予以厘定,从利益驱动角度分析小产权房的成因,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尝试性地提出几种平衡小产权房利益博弈问题的具体制度安排,对于“小产权房”问题或许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借鉴或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领域,当事人会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采用诉讼等方式,但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只考虑个人成本和自身利益,忽略社会成本和收益,往往会造成非暴力抗法等非理性状态。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当事人按照社会意愿进行诉讼或者设计怎样的"兼容性"制度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法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旨在探讨非暴力抗法的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20.
利益诉求与社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人们的利益诉求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泄愤式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信访规模居高不下、劳动纠纷的利益诉求从"底线型"向"增长型"转变等特征。要正确评价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认识到化解社会矛盾不仅需要建立公平的利益诉求机制,更需要培育进入利益博弈场域中的弱者的博弈能力。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必须以保障民生、保障民权、培育社会组织的自组织能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