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不平等是消费社会中最大的政治。回顾消费革命和消费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消费曾被当作重要的政治问题而讨论过,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的、文化的或社会的行为,更是一种政治实践的行动策略和社会控制的治理技术。然而,在私人化和浪漫化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冲击下,消费渐渐疏离了政治,个体化差异成为不平等的华丽外衣,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被掩盖。但不平等的政治从来都是无法隐藏的,所有的消费不平等问题最终都将以政治问题的形式爆发出来。重返消费政治的分析框架,让个人消费与解放政治再续良缘,不仅是基于历史的发掘,也是对全球化时代日趋扩大的消费不平等现象的一种理论回应和学术关怀,因而有着必然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2.
从集体消费研究当今城市社会的分化与不平等是新都市社会学的立场之一。集体消费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生产社会化与劳动剩余价值私有化矛盾的产物,政府对集体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导致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和市场,还取决于获得集体消费品的途径和能力,生产和消费的双重政治逻辑影响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府对消费领域的干预使日常生活领域政治化,消费成为城市政治动员的基础,围绕着集体消费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不同于阶级斗争的城市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3.
居民消费不平等既是结果的不平等,也是起点不平等的部分影响因素。利用广东城镇居民1986~2009年的住户调查数据集,首次对较长时间段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基尼系数测算,并对各大类消费构成进行分解,结果发现:消费基尼系数一直攀升并长期高于收入基尼系数。各类别消费差距随消费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公共或半公共产品领域的消费不平等显著加大。服务性消费差距也在急速拉大,并对居民的全部消费不平等产生了促进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助力市场主体经济自由权的平等化,推动市场空间扩大化,促进生产和消费主体交换直接化,催生数据要素及其产品市场化,在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也面临着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和数据要素设施基础不完善,数据要素生成和交易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产权制度,加强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数据要素交易、管理、监管以及安全制度,构建高标准数据及其赋能产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1632个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融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消费,且有助于提升消费结构。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或本地农民工,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外来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更显著。此外,城市融入和收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负向交互效应,表明城市融入对低收入农民工家庭的影响更大。文章的重要启示在于,社会政策的发展对消费社会的建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教育、住房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而挖掘消费的城市融入效应。  相似文献   

6.
黎春娴 《北方论丛》2007,4(6):132-135
消费或大量消费是当今社会颇为常见的现象。消费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表现个性、表现区隔的重要工具,成为消费者表达其意愿、炫耀其地位、展示其身份的重要方式:消费社会物质的丰富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平等,而是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消费不仅仅是需求的满足,也体现了对消费物品符号功能的运用;消费是一张无所不在的网,文化、身体、性等等都成了它蚕食的对象。因此,一方面,消费领域是一个富有结构的社会领域,另一方面消费也反映了现代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数据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个人数据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动的全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情形。透视个人数据在生产、使用与获益全过程中的不平等现状,有利于探索如何让数据要素更好地在构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当前,在个人数据生产环节,存在着生产组织的马太效应、产业不均衡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以及相关理念藩篱等不平等现象;在数据使用中出现效率为王、单向失衡以及相关理念鸿沟等不平等现象;在数据获益环节则存在着多主体间经济权利的不平等与个人数据获益在立法、司法与行政上关注议题的不均衡等情形。要通过明确分配理念原则解决权属争议、构建司法保障与探索流通体系建设等,进而探明一条个人数据与社会可持续耦合的恰切之道,促进数据流动全过程中的科学化和合理性运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CHFS2017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收入不平等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收入不平等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基尼系数每下降0.1,选择创业的家庭比例上升3.2个百分点。第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可以通过减少消费、降低社会信任对创业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收入不平等还可以通过促进融资对创业活动产生正面影响。第三,调节效应表明收入不平等对低收入群体创业活动的负面影响更大。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发展首店经济能促进消费模式创新、激发消费活力,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推进首店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重庆首店经济发展为个案分析,并考察分析北京、上海、成都等首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经验做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从首店经济的内涵及其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寻找发展差距、总结经验借鉴,认为推进首店经济发展应在出台专项文件、充实支持政策、引领首店集聚、打造载体与发挥其作用、培育专业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财富不平等程度十分严重,收入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而财富基尼系数则高达0.7左右。财富不平等的形成机制错综复杂,从制度因素、政策因素、资产泡沫以及市场机制四个方面对财富不平等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显示:在制度因素方面,私有制经济的发展、价格双轨制、中小国有企业产权私有化改革、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部分政府官员与国企高管利用公共权力设租寻租等制度因素都导致财富向少数群体集聚,扩大了财富不平等;在政策因素方面,政府的资本、东部与城市偏向型政策造成财富向资本所有者、东部以及城市集聚的趋势,扩大了财富不平等;在资产泡沫方面,房地产、股市以及资源泡沫使少数群体利用金融杠杆或政策漏洞完成原始积累,占有巨额财富,扩大了财富不平等;在市场机制方面,金融悖论使资金流向富人,而远离穷人,出现财富分化。为了缩小财富不平等,建议:制度方面,要防止国有资产内部人控制,需加大反腐力度;政策方面,使政府的资本偏向型政策向劳动偏向型政策转变;资产泡沫方面,要防止脱实向虚;市场机制方面,政府需对财富分配进行干预,避免社会财富过分集中。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城市消费革命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背景下发生的,它导致了消费分化与个性化消费的出现、私密空间的产生、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转化、整个社会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社会的来临。消费革命使得原来隐匿在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内涵充分表现出来,而现代消费中蕴含的符号与表征、分化与区隔、异质性与不平等也在消费社会到来的背景下投射出新的社会逻辑,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不平等与贫困的变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了解贫困的变化机制,对贫困消减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增长和社会不平等状况对贫困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其决定机制并非简单。通过对贫困指数进行分解,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社会各阶层实际经济增长的差异、社会不平等程度与社会各阶层人口变动对贫困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后发现,促进社会平等与社会成员自由流动的社会改革对贫困的消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可以实现的,有效的贫困消减策略需要一整套系统协调的社会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3.
聂辉华  林佳妮 《社会科学》2024,(2):110-125+25
有效的环境治理最终需要落实到企业间的排污额度分配,因此企业间的环境不平等问题至关重要,但这一问题尚缺乏学者们的关注。文章首次对中国企业间的环境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度和分解,运用微观企业数据及基尼系数测度企业间环境不平等程度,并基于回归方程对不平等进行夏普里值分解,进而考察企业间环境不平等的来源。研究发现:企业间的污染排放高度不平等,并且这种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同一城市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其次才是不同城市之间;分组来看,中西部地区、轻污染行业、私营企业的环境不平等程度偏高;造成企业间环境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能源资源用量、企业固有特征和企业规模。机制分析发现,能源的环境后果更多受到企业资源集约度的影响,而非由“先赋”的行业类型决定;大企业的排污强度低于小企业,是源于“抓大放小”的规模歧视,而非禀赋差异。因此,关注企业间污染分配公平、以节能促减排和政府“抓大不放小”可能是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78-2006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由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增长也是单向的能源消费的Granger因,但第二、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还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即节能政策在中国是可行的,在长期内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本 《理论界》2000,(4):39-40
城市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既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又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产业在产值、利税、就业等方面日益成为社会支柱产业 ,其经济性日益凸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到来 ,文化消费将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因此 ,加强辽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对于振兴辽宁经济、促进辽宁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深入开展城市文化产业调研 ,制订辽宁城市文化发展合理规划文化产业调研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制订合理规划的前提。通过深入调研 ,在对世界文化产业、其他兄弟省市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李骏  吴晓刚 《中国社会科学》2012,(3):114-128,207
通过分析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发现,教育的启蒙性质能够使人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从而对不平等持更加批判的态度;国有部门就业者和老年人所认可的不平等程度较低,体现了平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地区实际的不平等程度越大,人们对不平等的认可程度越低。本研究既指出人们在减少收入不平等程度方面的普遍共识,又分析了人们认可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差异模式,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民众如何感知和评价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回族两性的家庭经济地位是前人尚未量化研究过的一个问题。家庭经济对回族两性地位影响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本文从经济收入、家庭经济管理和消费决策三个方面描述了回族两性地位 ,表明回族女性的经济地位已有很大的提高 ,两性的家庭经济地位的主导已经是两性平权型 ,女性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 ,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们的收入地位、管理地位和消费地位并不同步 ,在推进两性经济收入平等的同时 ,要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激活民间投资 拓展就业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赖于充分就业的实现,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促进经济增长,拓宽就业空间。就此而言,个体、私营经济力量不可忽视。(一)民间投资,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以往经济政策的着眼点多放到如何刺激消费、拉动需求方面。而近年来的数据表明,随着市场物价持续下跌、消费需求不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降低。相比之下,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成为最具潜力的亮点,对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提供就业机会越来越重要。实践表明,近年来在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和集体…  相似文献   

19.
赵卫华 《人文杂志》2006,(5):138-143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探讨,这一阶段明显受经济学消费研究的影响,但与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不同,该视角强调非经济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如消费制度与社会不平等、消费文化、消费与社会阶层的关系等成为消费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出现了一些理论和争论。  相似文献   

20.
赵忠良 《湖南社会科学》2006,(6):105-107,123
研究经济增长、社会不平等和公共支出的相关关系,有助于我们解决经济增长及不平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经济增长、社会不平等和公共支出之间两两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增长与不平等相关关系不显著,但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增长与不平等具有相关性,而第二或第三产业的增长与不平等并无相关性。尽管公共支出对增长有正效应,但公共支出不能使不平等收敛,反而增加了不平等。基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第二部分提出了改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社会不平等关系的政策建议,进而提出了我国财政支出工作的重点应从重视效率转向社会公平、改善公共教育支出结构、加强低收入群的医疗保健支出、增加失业救济等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