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粮油统销顺利出台后。粮食市场是稳定的。但在这个稳定的粮食经济平衡状态中,粮食市场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显著特点:一是平价供应减少,市场调节扩大;二是计划内的粮食市场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化,粮食消费者的购买主动权得到强化;三是粮食买卖场所发生转移,销售全过程的服务向高层次发展。四是粮食消费需求多层次化,粮食市场容量具有可扩充性。由此可见,粮食“价改”推动了粮食经济运行机制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江南成为全国商品粮需求最大的地区,执商界牛耳的徽商在利润的刺激下,积极从事粮食的转运、销售活动,成为江南粮食市场的主力军,徽商的经营活动,满足了人民对粮食的需要,稳定了江南的粮价,促进了江南粮食市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陕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何炼成,许崇正,张兴茂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粮食流通体制由国营企业一统天下,粮食供应带福利分配性质的流通格局转化为国有、集体、个体一齐进入粮食市场,按市场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运行的新格局。如何使粮食市场有效率地...  相似文献   

4.
美国《1996年农业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取消了60多年来的农业产品价格和收入政策,必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之一。要在美国挑战的压力下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缓解粮食进口压力;寻求有效的粮食贸易保护,减少粮食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收购工作,1998年6月专门颁布了《粮食收购条例》,制定了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旨在加强粮食收购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障粮食供应,保护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影响了该政策的有效性。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炒作、生物能源对粮食的消耗和一些国家对粮食贸易的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炒作则是关健性因素,对不同粮食品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稻米的价格波动"异峰突起",远超过其他粮食种类,国际贸易形势相对严峻得多.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底部已明显抬高,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将很有可能长期在高位波动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我国迫切需要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包括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规模,尽快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粮食储备调节体系,规范地方储备粮管理,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特点,灵活调节粮食进出口数童,扩大粮食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粮食大市场构建及运行研究吴一平(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和调出省之一。但是,粮食大市场目前在构建及运行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本文着重研究省粮食大市场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河南省粮食市场的现状1....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的 30年里 ,保证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 ,是我们始终需要重视的战略问题。国际粮食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形成和强化将对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粮食进口、政府对粮食流通的调控等产生影响。我们必须从提高粮食生产和利用效率、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适时适量增加进口等方面做好工作 ,以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粮食经济研究会和连云港市粮食经济研究会,于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连云港市联合召开了内容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粮食定购合同,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如何搞好粮食综合经营,发展横向经济联系,把粮食市场搞活”的专题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如何完善粮食定购合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保护粮农利益”这一基本目标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粮食流通体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 ,近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 ,促进粮食流通。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足,天下稳。粮食市场的放开必将有力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这对于粮食企业来说是机遇。同时,粮食企业的这种压力,对银行信贷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粮食信贷的风险,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里以鹰潭市粮食企业为例,在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必须加快粮价改革步子,本课题报告提出“八五”期间粮价改革的目标、时机、条件及配套改革措施。一、粮价改革的目标和时机1、“八五”末期粮价改革的目标本课题研究报告认为,“八五”末期粮食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或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价格模式”,即在国家对粮食供求、价格有效调控的基础上,粮食放开经营,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价格模式,其操作运行可作如下设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国际粮食危机与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交织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受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我国近年粮食供给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粮价上涨较快,粮食质量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2009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以  相似文献   

14.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针对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问题进行的战略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对于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地制度变迁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紧密相关,粮食核心区建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增强土地大范围、跨行业流转,充分盘活土地要素资源。本文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关系,并在对核心区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及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大胆探索与稳步推进的关系;必须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处理好放开市场与加强调控监管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和促进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处理好“主渠道”和“多元化”的关系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自取消粮食定购合同和平价供应,粮食市场逐步放开以来,粮食价格几经波动.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的相对涨跌是正常和必然的,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粮食价格波动更难避免,但波动幅度不能过大.由于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性.如其价格攀升过高,或跌幅过大,会引起粮食生产的剧烈波动,进一步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国家采取适当政策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把粮食价格波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幅度之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论金代的粮食生产与粮食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朝建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政府制定的有利于粮食生产的举措收到了很大成效:粮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粮食成为重要的交易商品。金代不同地区粮食的供应能力和交易价格差距较大。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政府以设立常平仓、开展和籴等方式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市场的国门打开 ,粮食流通体制将难以应对入世挑战。而中国特殊的国情又决定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基本自给。因此 ,如何在WTO规则下 ,重构中国粮食流通新体制 ,营造一个有序的开放型市场格局环境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认为组建粮食银行 ,通过行政性管理、商业化经营 ,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上上之选。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省份).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安全问题更加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尤为重要和紧迫.课题报告联系浙江"三个增加,五个减少"的粮食产需状况,对浙江粮食生产和供给形势做了科学的判断,对浙江粮食供需平衡作了三条路径分析,提出了我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畅 《东岳论丛》2011,32(11):60-69
近代中国粮食流通格局的多层级性、长距离性和量大值低性,决定了粮食市场具有重叠性、寄生性和不成熟性;粮食运输方式的缺乏系统性、新旧并呈性和线路曲折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粮食流通成本高昂;粮食流通的高成本,又导致了流通的低效率,限制了国内粮食自我调剂的能力,从而为外国粮食进口创造有利条件;粮食流通只是近代中国经济的一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没有得到改造之前,单纯的粮食流通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