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鹿洞书院与世界文化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撰述白鹿洞书院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最佳之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化景观作为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和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认可。文化景观的保护、开发、利用日渐被社会关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强自然环境和农业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青海门源县自然环境和农业文化景观作为典型案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生动地展现出在特定的农村地域、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文化景观开展遗产保护的宝贵探索。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与庐山社会及其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及西方文化植入庐山社会及其历史背景、西方文化对庐山社会的影响、西方文化与庐山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4.
山志编纂与古代庐山旅游活动的关联十分密切。山志作者多抱有明确的服务游人意识,因而山志的旅行导览功能十分突出。旅游需求不仅推动了山志的编纂与重修,还促进了山志的发展演变。为了更好地满足游人需要,古代庐山志曾一度向着图文并茂、考订周详的方向发展。但浩繁厚重的山志最终成为旅游的负累,因此山志转而变得简明精要,逐渐具备现代旅游手册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史上,庐山是民国名人的聚居胜地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一个政治中心.其间发生的政治活动,性质并不一致,内容丰富多彩,但都与庐山这一特定地域相联结,常常表达出民国历史的时代主题和中心思考,在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相当独特的作用,成为民国一定时期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景、运作空间乃至话语表达,形成了独特的"山缘政治"现象.这一现象,由民国政治特色、政治需求、环境条件和个人喜爱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庐山众多佛教寺庙在山区广泛发展寺院经济.寺院经济的扩张往往导致地区土地兼并加剧,寺庙通过租佃关系剥削无地或少地的地方百姓,对其生计造成一定程度的挤迫,因而时常引发社会冲突.但当寺庙衰落时,其田产又往往遭到地方百姓的侵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山区大量土地的开发经营常常是在寺庙与地方百姓的交替掌控中不断展开的.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60-166
中国山水画滥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庐山隐逸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东晋画家顾恺之和南宋画家宗炳是中国山水画滥觞的两位至关重要人物,二者均与庐山隐逸文化有关。顾恺之崇尚魏晋玄学思想,是画史记载最早的山水画家之一,其爱画庐山,画史记载绘有《庐山图》和《雪霁望五老峰图》,曾著《画云台山记》,对研究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有重要意义。宗炳不仅崇尚庄学思想,还崇尚儒家思想和佛学思想,是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所著《画山水序》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古庐山隐风与后代遗民诗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宋之际“浔阳三隐”与慧远莲社的存在,突显出庐山作为隐逸德镇的卓越地位,也代表了中古隐逸风潮的思想成就。他们在乱世政治废兴之际,坚持独立不迁的高蹈风概,其实是为儒士的节义传统贯注了精神血脉,从而以“晋时村”的情境,深深植入后世遗民诗人的记忆。中古庐山隐风与后世遗民诗境之间的关系,值得作跨时段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青海高原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原汉族文化和高原藏族文化的交汇区,历来是多民族、多元文化汇集之地,因此,本地区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复杂而又多元。本文通过对青海文化景观要素的定量分析得出,青海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呈现从东部复杂多样性景观向西部简单单一性景观演变排列。  相似文献   

10.
庐山文化是以庐山为地标,以"和"为精神内核,"和合"、"中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为其基本表现形式,"和谐"为其最高境界的文化系统.书院教育文化、建筑园林文化、山水记游文化、宗教文化、隐逸文化等元素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庐山文化的核心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由于暑气和热病的困扰,近代长江流域外国侨民避暑度假需求旺盛.庐山以其优良的资源、区位条件而备受青昧.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时势国运不济,英国人李德立利用清政府的软弱惧外心理来此成功进行商业化避暑地开发,自此引发了庐山租地、开发风潮.近代庐山避暑地开发不仅对外国人在中国其他地区进行避暑地开发起到了引导与示范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殖民性的行为也促成了庐山多元文化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韩国境内世界文化遗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来看,到目前为止,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韩国境内的文化遗产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种是列入《世界纪录遗产》的世界文献遗产,第三种是人类口传和无形遗产杰作。韩国这些文化遗产及其历史文化特征和价值,其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门岿 《殷都学刊》2002,(2):58-61
元代文化从广义上讲 ,则从成吉思汗时论起 ,实际则包括了金代后期的文化内容。那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流行一场又一场瘟疫 ,特定的时代环境 ,就使那一时期的文学和医学紧密结合起来 ,文学家业医或论医 ,医学家吟诗论文 ,就成为元代独特的文学和医学密切交融的文化景观。那一时代的医学文化多姿多彩 ,为中国文化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1980年版《庐山恋》和《庐山恋2010》两部影片是如何嫁接旅游点(城市)的?如何从影视旅游景点移植的角度对比评价影视反映的价值观和旅游切入途径?以这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对比新旧《庐山恋》如何植入旅游点:1980年版《庐山恋》是自然植入旅游点,表现为三种形态;《庐山恋2010》简单串联植入旅游点,缺失古都文脉与自然韵味。因此,文章特别指出影视景点移植把握好"度"是关键,并提出几个后期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关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研究中为史学界所忽视的几点新看法 :一、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 ,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为了全面“围剿”红军 ,以达其所谓“安内”目的 ,其次还有“攘外” ,即抗日准备的成分掺杂其间 ;三、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一方面是由于中共内部军事路线的错误 ,一方面也与国民党庐山集训的成效有着不可低估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关系 ;三、庐山军官训练团对抗日战争的酝酿、准备、发动和抗日战略战术的演成、运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诗中描写庐山景观有两种描写方法:或从总体上把握对象的地理方位与形势,再逐渐细化到某一处或几处;或在纪游过程中描写景观高远、深远与平远之美。描写山峰与瀑泉往往运用夸张、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题咏寺庙诗有一点扩散法与铺垫中点出法。庐山景物诗中生发议论,表现了宋诗好发议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庄璐 《学术探索》2012,(7):114-116
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作为世界遗产的新类别,文化景观更是一种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方法论,对我国古城的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梳理文化景观方法论要点,分析我国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文化景观视野下古城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文化景观分类及其系统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文化景观是新的遗产类型--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借鉴文化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基于海洋历史文化的空间和地域特征,将中国海洋文化景观分为海洋遗址遗迹景观、海洋历史场所景观、海洋乡土景观、海洋聚落景观、海洋关联性文化景观和海洋文化线路景观等6种类型.并通过自然和人文因素对海洋文化景观形成的作用分析,将海洋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划分为自然地理基底、具象质料和非具象质料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名山中,庐山是一座地域文化显著、影响颇为深远的名山。以词数量而论,只有天台山词可与其比肩。宋代庐山词的兴盛,是在词学观念嬗变的背景下,庐山地域文化影响所致。由于创作观念、时代背景的不同,两宋词对庐山文化的接受经历了一个变迁过程。这主要体现为对庐山题材、意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词旨内涵及风格呈现出差异性。在宋型文化与庐山地域文化的双重作用下,庐山词体现出与其他名山词不同的风貌,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东晋高僧道安信仰弥勒净土,而其弟子庐山慧远却信仰了西方净土。论文从慧远的佛教活动的性质、政治态度、经历和性格志趣,以及他对禅法的自觉探求和思想上深信无常说、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等方面,分析了慧远信仰西方净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