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文学文本中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造境抒情,其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亭意象的审美意蕴可以在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方面体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相似文献   

2.
月亮与中国文学有着与生俱来的缘份,以月入诗是文化积淀的自然表现.中国文人墨客对月亮有一种独特情感,在浩若烟海的诗词作品中,月亮意象以其独特的方式进入诗词使诗词增色,它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打上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印记,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和、中庸、含蓄的文化特质融为一体,进而演化出内涵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相似文献   

3.
刘静 《学术界》2015,(2):171-177
意象是我国独特的审美范畴,体现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傩面具强烈的意象美特征,传递着大众质朴的情感及信仰的演绎轨迹,积淀了从远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信息。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结构、传统的人文思想、独特的宗族文化是傩面具的精神本源。傩面具以五色为主的意象色彩反映了传统的五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伦理与道德痕迹;在造型上傩面具根据意象的需要注重概括取舍,对所刻划的形象进行大胆想象与夸张,傩面具隐藏着博大精深的历史内容和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神话艺术特征的概括和提炼,应从中国神话本身出发,将其置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中,避免既定的理论前见和历史成见.从华夏民族尚象的思维传统和以意象为中心的审美艺术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神话在表现形式、意象体系和记述方式等方面具有以神怪形象(神话意象)为核心的基本特点,是意象化的存在方式.中国神话的片段性、非系统性、原始性浓厚及叙事性弱化等特点均与此相关.中国神话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华夏先民以“象”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3,24(6):93-97
"荒原"意象是鲁迅小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艺术现象。这一现象表现着鲁迅的文化心态,即鲁迅在理性上倾向于新文化的价值立场,而在心理深处对传统文化仍然有着一定的价值认同。以往的鲁迅研究认为"荒原"意象来自鲁迅作为新文化的觉醒者面对传统文化的包围所形成的孤独感,本文认为不仅如此,"荒原"意象还来自于鲁迅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袭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失落的痛惜感以及鲁迅对于新、旧文化价值选择的独特认识。这种心态表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刻性与独到性。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选择及视角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参 《中州学刊》2005,(1):179-183
张爱玲小说意象选择的特征是:着意于自然意象、家居习俗意象,排斥社会意象,消解神话意象;具有鲜艳强烈的色彩感、对照感;以华美的"象"与凄怆的"意"相融合;极其开阔的"情"、"理"空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看取生命的视角创新.张爱玲小说中意象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展示了作家主体对于生命、社会及存在的思索和悲凉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其艺术个性和审美风格的体现与凝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荷马史诗>中"战场"意象和<圣经>中"园"意象的分析可以探究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异同,"战场"意象是古希腊人善武崇战的民族性格的必然选择;"园"意象凝结了希伯来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战场之开放性与园之封闭性、战场之二元对抗与园之一元和谐、战场之人欲呐喊与园之神域向往构成了"战场"意象和"园"意象的特性差异,这反映了双希文化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8.
马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有重要的实用功能,还被古人开发出诸多的审美功能。先秦时期马的文化意蕴,主要以"骐骥"为代表,围绕着人才的使用而展开,并由此生发出治人和治国之道以及不拘一格招纳各类人才的理念。到了汉代,随着张骞的出使西域,"天马"就逐渐取代了"骐骥"的地位而成为汉代人心中骏马的代表。在唐代,"骏马"又被赋予了最具时代特点的审美意义。在冶游生活中,它成为唐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出塞、畋猎等生活中,成为一种显示民族豪情和气势的文化符号;在送别的场合中,成为显示男子翩翩风度的一种文化标志。此外,唐人还频繁使用"瘦马"与"胡马"这一意象,瘦马意象比较集中在中晚唐时期,反映了这一时期士人豪情渐减、气骨渐衰的心态。"胡马"则带有地域色彩,在安史之乱时期,"胡马"成为叛军的代词。  相似文献   

9.
莫先武 《社会科学家》2012,(2):137-140,144
意象不仅是传统美学的重要命题,也是现代美学的核心范畴。从王国维的境界说开始,经过朱光潜的情趣说与宗白华艺术境界的阐释,以及蒋孔阳先生的"美在创造中""多层累的突创"等实践创造论美学,汪裕雄的审美意象学,夏之放的艺术意象元范畴说,顾祖钊、童庆炳的文学形象三至境之一论的发展,至朱志荣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意象创构论美学。意象创构论美学由表层的本体论、构成论、创构论、特征论、风格论五大板块与深层的生命论构成,并通过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超感性的思维方式,将表层的意象创造与内在的生命价值进行了有效沟通,既使得意象的艺术创构有了生命的灵动而有了价值的根基,又使得生命意识因艺术意象的介入而获得了感性的形式,使得意象的感形式与生命意识获得了统一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树"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小说中"树"的意象大致有生命之"树"、苦难之"树"、拯救之"树"三种.托妮·莫里森试图通过这种"树"的意象以及超自然的表现手法,对抗白人主流叙述对黑人文化与历史的歪曲,对父权制、奴隶制、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与反思,以唤起黑人民族被湮没的种族记忆和民族自豪感,拯救黑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呼唤人类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不同民族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1.
朱志荣 《东岳论丛》2019,40(1):102-110
人类早期意象的含义是混沌的,审美意象的范畴是在审美活动诞生和变迁的历程中生成的。"意象"一词被专门用作文艺评论后,审美活动的成果大体固定表述为"意象"。"艺术形象"可以统一用"意象"来表述。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也体现了意象特征。意象中包含着感悟、判断和创造的统一。只是在艺术意象中,才会有意象的创造和意象的欣赏问题。意境是指体现在意象本体中的境界。中国传统的意象思想,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贡献。从古到今的审美现象和艺术现象,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意象"范畴从古代一直沿用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意象理论从出现开始,就不是封闭僵化的,而是开放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因而包含着现代价值的因子。  相似文献   

12.
"白雁"因"至则霜降"的自然属性,在唐宋诗歌中多被赋予思乡念国的情感意蕴。宋亡之际,江南广泛流传的政治谶谣《江南谣》,隐喻南宋江山将陷落于元军统帅伯颜之手,"白雁"意象发生改变。元初,刘因等人在诗歌中赋予"白雁"意象以慨叹历史兴衰的文化意蕴。此后,经元、明、清三代诗人的沿用,更延展为哀吊忠臣烈士、寄寓黍离之悲。文章推演"白雁"意象内涵的变化历程,钩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形成与社会史实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根植于民俗文化中,在传承本土文化的过程中溶入了移民的审美理想和意念,是心象、意象、形象的体现,是世俗化、民俗化的个性文化现象。其色彩是一种"超感性"的体悟,它以特有的地缘文化,彰显着鲜明的移民区域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地域性,是历史的积淀和民众和谐图语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徐蔚 《北方论丛》2021,(2):112-117
"意象"是中国美学、艺术学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其萌芽于中国原始思维中的"感物—象数"传统,"数"与"德"构成了"象"所承载的原型意义;魏晋至唐代是哲学意象论向审美意象论滑移的过渡时期,"境象不一"由艺术领域的泛化所指,向文学领域的确定所指靠拢;文学意象论完成于明清,意象在文学批评和理论言说中被普遍使用,对其主客统一、情景交融的认知已经全面渗入日常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明中叶以后叙事文学中"形象"的凸显,以及西方话语的冲击,导致五四以后学界一度以西方视角审视意象。辩证地看,也为这一范畴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黄开发 《江淮论坛》2004,(2):122-128
本文探讨了"十七年"文学中的三个问题个性色彩淡化,非理性的被压抑,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试图对这些重要的文学现象与主流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特别是与新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以海洋意象为立足点,探讨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中具有崭新文化意义的海洋意象的形成与流变,力图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近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海意象呈现出与古典文学海上仙话传统截然不同的思想蕴含,它一方面体现了创作主体感时忧国的现实意识,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近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精神.从主题史角度看,近现代文学中海意象的多元流变昭示着文学"现代性"的复杂特征.  相似文献   

17.
“红色”的中外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在色彩世界中,"红色"是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的色彩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中,"红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各民族语言中,"红色"具有比其他色彩更多的文化内涵."红色"的超自然能量给了幼年人类以精神的鼓励,形成了原始人的尚红意识;中国传统的"五色五行"理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儒家的"比德"思想对东方民族的色彩现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外"红色"文化的联想及象征意义同中有异,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国际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发的本土化进程,从而加剧了本土电影必须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紧迫性.本土电影对传统文化故事的讲述,应着重解决"讲谁的故事"、"给谁讲故事"、"讲哪些故事"和"怎么讲好故事"四个问题,即在讲述中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立足本土并面向国际,通过精彩的故事创意与影像意象的成功营造,辅之以高新技术和对先前经验的借鉴,讲述出拥有广泛受众基础与蕴含普世价值,且与时代审美精神相对接的传统文化好故事.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江河"作为普通物象,经过历代诗人不断地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源远流长的"江河"意象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崇拜与个人离愁的抒怀,滚滚东去的"江河"意象体现着雄浑劲健的壮美与逝者如斯的哀愁,惊涛骇浪与清澈澄明的"江河"意象分别喻指动荡浑浊的世道与宁静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基石 ,对文学意象营构的重要影响在于消减了人类原始文化固有的宿命、神秘因素 ,加强着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理性倾向。《论语》不仅以大量的形象化语言对后世文学的意象营构起到范例的作用 ,还由于其中隐含的文学性质体认对后世意象营构有着理论性启迪。其影响具体表现为注目实景、撷取实物的构象方式 ,情随景生、感发衍生的意象思维 ,重视修德、伦理泛化的意象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