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的产业承接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引资额迅速提高、承接区域较为集中等特点。此过程中,政策支持、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等多方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省份,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规模狭小、高素质劳动力匮乏及政府服务意识淡薄等推力因素却阻碍了相关产业向甘肃省的大规模转移。因此,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承接模式等措施,为甘肃省加快对区外产业的有序、有效承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对口援疆机制背景下,文章选取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存在明显产业转移的东部5个对口援疆省份,分析新疆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和趋势,并结合新疆发展特点分析产生新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特点的原因。为了更准确地量化因素间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影响,用改造的区位商与新疆市场规模、交通运输里程、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产业政策、企业数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其影响顺序依次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里程〉企业数目等,从而找出新疆为承接产业转移改进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运用 SWOT 分析法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对于增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完善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力;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定位,提高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构筑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破除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力瓶颈;审慎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河南可依据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和增长极原则,选择出河南的有色、食品、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建材、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出中原城市群及其产业带以及其他区域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这对于河南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区域转移应围绕重要交通干线由沿海向内陆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扩张,把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资源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基于区域优势,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的中下游产业。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为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区位优势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有用水、能源、自然条件、劳动力、市场、输送、税制等。但广西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产业转移的"错位"、高素质人才欠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广西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此,必须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与产业转出区协调;加强教育资源投入,大力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水平;完善交通网络,促进物流发展,发挥并加强区位优势;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工业转型分析--以东莞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量引进外资,并与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走低成本扩张战略,实现了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但随着土地、劳动力、环保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竞争的加剧,单靠要素扩张已难以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型.本文以东莞为例,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条件、机遇、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承接产业转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区域转移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当前也成为推动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着力点。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之处在于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 ;不利之处在于制度环境不够完善 ,产业规划以及所有制结构均不合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外资企业要作为产业转移的主力 ,其次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 ;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突破点主要应该分布在南昌、九江、上饶、鹰潭和赣州 ;应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9.
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1980—2011年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发现,城镇就业空间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预期收入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相对最小;同时,城镇失业率越低,制度因素越弱,相应劳动力转移的文化技能素养和物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10.
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持续影响,处于国际产业链条末端的加工贸易产业面临产业转型的严峻考验。文章从我国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进行加工贸易的方式入手,分析了垂直一体化投资和外包两种形式下技术外溢的实现途径,并对实现产业升级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对其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产业承接提供借鉴。基于产业梯度理论,首先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市的优势产业,然后根据相对产业梯度系数,针对各市的重点建设产业给出建议。研究表明,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属冶炼、电气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等行业。由于产业承接的重复性要注意协调竞争,同时还要注意承接资源依赖型和高污染型行业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环境急剧恶化,此时,中国结束了加入WTO过渡期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国内外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作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江西省着眼于完善自身产业体系,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应用最新的数据和信息客观分析江西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基于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总结江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对其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产业承接提供借鉴。基于产业梯度理论,首先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市的优势产业,然后根据相对产业梯度系数,针对各市的重点建设产业给出建议。研究表明,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属冶炼、电气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等行业。由于产业承接的重复性要注意协调竞争,同时还要注意承接资源依赖型和高污染型行业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梯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分析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问题。根据该理论,当经济与技术发展存在区域梯度差并且产业技术形成从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扩散的趋势时才发生产业转移。福建省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与台湾的产业发展存在梯度差,生产要素具有比较优势,这使得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具有优势。文中根据推拉力模型讨论了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福建省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引资的技术含量,着重引入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龙头企业,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海西品牌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容量大等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从纺织等轻工业到汽车、化工、能源、机械制造业乃至电子、信息产业,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陆续将工厂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国际资本呈现出从中国向其他国家转移的趋势,从中国制造业撤出的趋势尤为明显,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区域间产业转移往往通过区域间投资表现出来,对环境的影响常常表现为"污染避难所"或"污染光环"两种不同的效应。我国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伴随出现了承接地环境污染相对加剧的趋势,因此各地区在产业转移和承接中要实行有差别的区域环境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7.
将广东省放置于整个国际环境平台中,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原理,分析并指出广东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继续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具相当的局限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方向不吻合,对国际产业转移重要主体利用不足和环境建设不适合国际产业转移新要求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式地提出为优化广东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采取确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明确定位本省发展方向、营造良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环境和积极探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思路及新手段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立宏  马雄光  喜济峰 《学术论坛》2007,30(11):128-131
文章针对广西如何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首先指出了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接着分析了东部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性.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明确广西承接东部产业的中心区、次中心区和外围区.这是广西增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针对性最具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规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心区的产业布局,这是广西增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效性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产业转移和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在引领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主要有:依托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技术承接机制,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承接和配套能力,做好科技招商和引资、引技、引智工作,推动承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加快承接转移,虽然在短期内刺激其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的盲目不当的承接产业转移也会为产业承接地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既要充分发扬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优点,又要矫正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诸多弊端是产业承接地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视角,诠释生态文明理念、特征及其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探索具有引领性和突破性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以促进产业承接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