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乡村自然村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环境问题是农业生产环境衰败、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和现代工业污染。尽管农村自然村落的环境状况有严重恶化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目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尚未在国家层面上获得法律的支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尚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同时,现行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力度不足。改善自然村落的环境保护必须尽快起草通过一部针对农村环境资源保护的综合性法律规范,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从重惩治环境污染行为。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东北地区环境资源保护法制机制的举措:转变环境保护立法的理念,完善地方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建立地方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加强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边疆安全。西部民族地区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原生态恶化和污染严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相对贫困、人口的增长以及自然资源的产权不清等是造成西部生态环境不好的重要原因,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立法、完善刑法中关于破坏环境的相关规定、规范生态环境的执法行为、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才能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必着力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城市缺水及水质恶化、城市垃圾、大气污染是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解决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应从切实加强环境立法、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面强化环境法律监督这三个方面来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的持续改善、农村持续改善、城乡联系紧密且差异逐步缩小三个必要条件。结合通辽地区特点,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通达指数和差异系数共同表征的协调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论显示:通辽地区城市整体在持续改善,其中经济是主要拉动因子,社会和环境子系统对整体改善贡献较小;农村整体呈微弱改善趋势,其中环境子系统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城乡间通达程度较低,城乡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因此,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农村,加强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头等重要的。因此,应该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为支撑,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实现通辽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变荒漠为绿原,还要为参与国内外环境革命和旅游业竞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确立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在世界东方展开卓有成效的环境革命。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染工业和生活垃圾向农村的转移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使农村承受了自身和城市发展的双重环境代价。现行法律规定和环境保护制度不足以遏制这种趋势,不利于保护农村环境,因而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具体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依据新疆历年经济和环境指标的官方数据,文章对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是:新疆经济结构与环境质量是良好协调发展型;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环境质量还略有滞后,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程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管理,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使环境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是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苏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加强苏南地区城市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研究,实现各城市立法的协调一致,从而为苏南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创业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创业、适于居住的环境.围绕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