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复射线展开法,将入射到目标上的声纳波分解为一组复源点波束场入射,利用复射线近轴近似法计算目标局部结构对单个复源点波束场的反射,叠加各复源点场的反射波贡献,便可求出水声目标的反向散射面积,并可由此求出距目标声学中心1m处的目标强度。文中将潜艇散射模型简化为旋转椭球体与椭圆柱体的组合,利用上述方法完成了复射线轨迹追踪和反射声强计算,给出了潜艇模型目标强度随入射方向变化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复射线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复射线近轴近似法实际分析了带有吸波涂层的二面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给出了90°涂层二面角反射器的 RCS 数值分析结果。该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复射线分析法完全适合于对复杂涂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实际分析。  相似文献   

3.
复空间惠更斯原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将惠更斯原理推广到复数空间,即将给定的初始波源展开为复数形式的惠更斯子波源,利用复射线追踪法或复射线近轴近似法,求解并叠加各复源点场的贡献,从而求得初始波源的场分布。由于复源点场的凋落波特性,使这种展开方法大大简化了场的积分运算。这一方法既可用于正则区域的场,又可用于奇点场,既可用于远区场,又可用于近区场,既可用于时谐场,又可用于瞬变场。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分析高频电磁散射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入射波展开为一组用复源点表示的高斯波束,用复射线近轴近似计算每个波束在散射体局部表面上产生的散射场,并经过相位求和而获得散射体的总散射场。本文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以及某些典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提出并系统研究了一种利用高斯波束进行天线方向图模拟的新方法。大量数值结果表明了波瓣匹配法(LMT)的有效性。该法不但能与复射线法(CRM)结合用于解决复杂媒质环境下的高频电磁场问题,而且也是一种优良的方向图综合算法。文中还首次将基于盖博表达式的高斯波束展开用于方向图综合。  相似文献   

6.
凹槽散射是开口腔结构的一种典型代表。用复射线方法十分简便地实现了凹槽结构散射宽度的预估,并用GTD理论对复射线场在入射口面边缘上的绕射场贡献作了简化处理,计算结果与射线模式法所得结果吻合较好,但简化算法却可节省大量计算机时间。  相似文献   

7.
应用复射线瞬态谱理论分析了复点源脉冲波束在理想导电圆柱腔内和理想导电平面上的散射,讨论了复点源脉冲波束在理想导电平面和理想导电圆柱腔内凹曲面上的反射和散射情况。复杂的多界面导体散射体,如二面、三面角反射器与飞行器圆筒进气道等大多可由以上两种界面组成。  相似文献   

8.
将平面波的二维复射线场拟合理论推广到三维情况,以便计算实用的三维目标的雷达截面.导出了复射线场拟合的权函数,分析了复源点间距和波束宽度参量等对拟合精度的影响,讨论了口径平面上及口径平面外的拟合误差。  相似文献   

9.
根据几何光学近似和小扰动理论,推导了高斯光束热晕效应的解析公式,据此解析公式对准直高斯波束的热晕效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热畸变参数越大,热晕效应越强,但是,随着热畸变参数的增大,上述解析公式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的近似法研究了热膨胀对超静定轴固有横振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非傍轴光线光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光学元件列阵的成像特性,得到了普适的成像特性变换矩阵,该结论自动地包含了傍轴近似的情形。进一步证明了平面列阵的成像特性具有近似的相位共轭特性,且只有在傍轴近似下,才是较完善的相位共轭成像。利用圆锥形角反射列阵作为准相位共轭器,进行了补偿位相畸变的实验,验证了非傍轴理论所导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衍射理论,在高阶近似下计算了大尺度球形光学列阵和平面光学列阵的综合成像特性,给出了成像条件和成像公式,并与傍轴近似下的理论结果作了比较。最后用计算机绘制了列阵成像系统中各观察面上的场强分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旁轴近似光学坐标变换系统的正确计算公式和适用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用面向对象的编程(OOP)技术实现了复杂腔体结构电磁散射复射线分析的通用程序设计。该程序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文中所定义的基本数据结构在其他射线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中亦可适用。给出的计算实例表明了该软件对腔体结构RCS预估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复射线理论将惠更斯原理推广到复空间,给出一种波场计算的简便方法。本文以均匀柱面地震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为例,计算了在部分反射、全反射和临界角过渡区的场分布,并与平面波谱积分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复惠更斯原理可以自动平滑过渡区反射场的奇异性,因而该方法可直接处理焦点、焦散线和全反射过渡区等复杂的波场分析与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复射线ABCD定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复变函数解析开拓原理提出了复射线的ABCD定律,并用它说明了高斯光束复参数的ABCD定律与几何先学ABCD定律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