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如果发现家里的铁锅掉黑渣,且反复清洗还能发现黑色的踪迹,应该把锅换掉。因为黑渣是高温后产生的铁的氧化物质,长期撮入可能危害健康。  相似文献   

2.
交友要真诚,但不能只讲义气而不考虑现实情况。铁锅和瓦罐成了好朋友。虽然铁锅的出身要比瓦罐高贵,可是作为朋友,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铁锅保护罐不被别人欺负,瓦罐发誓不离开铁锅,两个好朋友从早到晚都站在一起。一天,铁锅邀请瓦罐乘车外出旅行。瓦罐欣然同意。它跳上货车,开心地坐在铁锅的身边。前力一是高低不平的石子路,车子嘎吱嘎吱地跑着,两个好朋友扑通扑通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07,(9)
这些天来,"黑砖窑事件"一直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最强烈的感觉,是一种无所逃遁于天地之间的极度的压抑。从电视画面上看,这些被卖进山西黑砖窑的孩子,满身泥土,干活的时候手脚并用,头发长得像野人一样,他们有的已经整整和外界隔绝七年,有的因逃跑未遂被打致残。  相似文献   

4.
<民国人物传·刘文典>说:"1943年刘曾一度离开西南联大,到磨黑中学(即普洱中学)任校长,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非议.半年后返回昆明,被西南联大解聘.后到云南大学文史系任教."[1](P310-311)笔者对此作了考订,认为这未必是刘文典磨黑之行的全部事实,未必揭示了历史的真象,未必反映了刘文典磨黑之行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生活小窍门     
《社区》2007,(24)
新买铁锅煸煸肥肉铁锅很容易生锈,因此刚买回来的铁锅,应该做些防锈处理,比如煸煸肥肉。具体方法是:把铁锅烧热,再把一大块带皮的肥肉放进锅里。一直保持小火,把肥肉里的油煸出来,并不断用肥肉在锅内涂抹,直到肥肉变黑,再把锅洗净。这样铁锅  相似文献   

6.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主题中对"黑"的揭露表现得相当充分。文中笔者通过对这种黑的本质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答案:本篇小说中的"黑"并不在与战争之黑,而在与社会制度之"黑",是那些制度的统治者,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将这种比战争本身还可怕的"黑"推向了极致,使小说中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地成了这一制度的俘虏,而对这些小人物的代表人物尤索林的分析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无力的个体在如此之黑的社会中所经历的肉体之痛、精神之苦。黑色幽默的作品让我们通过表层的滑稽可笑,去领会其后意味深长的主题思想,感受这种荒诞背后的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黎明"一词,因取用古代旧注误训,至今辞书释义甚乱。该词当指将明未明时。《汉书》颜注所见"邌明"异本不足据,《史记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也"是误训。但《索隐》"黎,黑也,天将明而犹黑也"是为确诂。"黎明"之"黎(或作犂)",当为黑义,因黑义是其常用义,且"黎明"类复词的反义语素并列结构决定了前词必须为与后词相反的黑义。  相似文献   

8.
简康 《百姓生活》2013,(10):51-51
莲藕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单宁,义称鞣质。鞣质遇金属会生成深色的鞣质盐,如遇铁后变成暗蓝色或暗绿色。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炒藕时切忌用铁锅,用砂锅为宜,而且切藕时最好用不锈钢刀。  相似文献   

9.
△用鲜韭菜一千克(切碎),猪油二百五十克,食盐五十克,用铁锅烧火炒熟,加温开水二千克,让牛一次吃喝下去,隔日一次,共用五次。△甘草五十克,白术五十克,红枣一千克,白糖一百克,先将甘草煎汤去渣,再将红枣、白糖、白术加入甘草汤中煮熟,并去掉枣核,给牛一次喂服下去,连用五天,效果特别明显。△大米五百克,黄豆五百克,麦芽八十克,加水磨烂后煮熟,  相似文献   

10.
(1)取红高粱0.5-1市斤放在铁锅内炒糊(以外壳有黑糊花为度),放人食槽中任猪自由采食,不必加水,一般一次即可治愈。病情较重,可连续饲喂2-3次,可完全康复。本法对成年猪、仔猪不明原因的突发性拉稀具有独特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新铁锅使用前要先除去铁锅的怪味,可以在锅里加上盐,将盐炒成黄色,然后在锅内加水和油再煮开,这样可以在铁锅表面形成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要除掉腥味,可在锅内放少许茶叶,加水煮一下。如要除铁味,则可放些山芋皮煮一下。铁锅容易生锈,不宜盛食物过夜同时,尽量不要用铁锅煮汤  相似文献   

12.
为隔绝蒙汉交往,清初在长城沿线的陕西内蒙交界地区设立了"禁留地"。至康熙末年始允许汉民进入蒙地开垦"伙盘地",随之设立"黑界地"限制汉民向北开垦。但是,私垦的趋势无法阻挡,伙盘地在清中期开始向北一直扩展,突破了"黑界地"的限制,至清末贻谷放垦最终确立了陕蒙交界土地利用的格局。研究"黑界地"的由来及范围,对于研究清代陕蒙交界地区的土地利用与人地关系,意义十分重大。"黑界地"(黑牌子地)出现在乾隆八年(1743年)之后。黑牌地出现的原因是蒙人农耕的结果,其性质是区分蒙汉各自耕种农地的界限。"黑界地"出现后,长期没有设定北界,同时蒙人对"黑界地"的范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谁是还乡团?     
"四人帮"惯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电影《反击》便是他们的这种杰作之一.野心家,反革命被打扮成英雄;革命干部、工人、贫下中农被丑化得不象样子.尤其是韩凌的形象被抹得黑而又黑,直到把还乡团的帽子也给他戴上.提起还乡团,贫下中农无不切齿痛恨,他们的累累罪行,笔笔血债,革命人民记忆犹新."四人帮"明白,只要把这顶帽子扣上,打倒,搞臭甚至杀头问罪都有了理由.  相似文献   

14.
女儿眼中的父亲是个很酷的人,作为传统艺术京剧大师的时尚一面在多年后被家人讲述打开后人为著名京剧"麒派"老生周信芳设立的网站,纯黑底色中显出一铺方正的朱红,"周信芳"这个名字被刷成了三个朴拙的汉字,视觉冲击力是够了,但对这个"书法"却生了些好奇。这幅红地黑字其实是波普艺术大师埃德·拉斯查(Ed Ruscha)的作品——若非特定机缘,"周信芳"3个中国字对这个美国人并无意义,但这个超现实画家于1982年创作这幅画时,有了某种向遥远的东方英灵  相似文献   

15.
菜的艺术照     
《可乐》2006,(11)
公公从乡下过来,我们全家正好借此打牙祭,去附近一家新开张的酒店吃饭。"不错啊!这些菜看上去赏心悦目……"拿起精美的菜谱,老公首先赞不绝口。"这些菜很贵吧?"菜谱传到公公手里,他显然也被那些菜的照片镇住了,怯生生地问。不过看了价钱,大多数和小餐厅也差不多,于是我们满怀期待地准备饱餐一顿。"这就是蒙古牛肉?"望着盘子里比包青天的脸还黑的肉疙瘩,我们猜了老半天才猜出来。"这是……"接下来的两道菜基本上无从猜起。"你们菜谱上的照片怎么和实际的菜大不一样?"我们问服务员。  相似文献   

16.
周一海 《社区》2012,(2):31
我国有句俗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因为眼睛能真实地记录外在信息,也能真实地反映心灵活动。但是,有时候眼睛也会闹"情绪",看到一些"幻象"。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些"幻象"能提醒我们:身体的状况已开始变差了。如常常眼前发黑、头晕眼花,或许就是血压出现了异常。一旦发现这些眼前的"幻象",我们就可以酌情对身体进行"检修"了。眼前一黑:应警惕血管的病变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起床过猛,或是下蹲的时间太久,突然站起来后,就会眼前发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青、赤、黑、白、黄"五色"中,"白"与"黑"的象征意蕴较为突出,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小说的白肌黑肤描写潜蕴着更多的文化表征。首先,古代小说描写的白肌黑肤总是隐喻着某种德性,并拥有了褒贬符码意义。大体上说,黑色肌肤指向了尊贵、刚直、邪恶三个层面;而白色肌肤则容易使人联想到男子的光明磊落、女性的白璧无瑕。其次,白肌黑肤暗寓着美丑判断,其中的德貌错位现象对"以貌取人"的观念构成挑战。再次,在描写过程中,白肌黑肤还被注入了特定的性征和非性征,从而为故事的打开作了趣味性的铺垫,成为孕育故事、推进情节的结构张力场。  相似文献   

18.
刘志华 《社区》2013,(8):60
"补锑锅铁锅……"补锅匠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是"老成都"们最熟悉的声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补锅这一行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成都城西的荣光巷,一位九旬的补锅老人却仍坚持干老本行。"我92岁了!"老人得意地说。年轻时,这位叫曾运发的老人是烧锅炉的,1970年从西藏回到成都后就开始学补锅。"补锅其实很简单,我站在边上看了几次就学会了。"曾大爷说,那时他为了供养7个儿女,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骑着自  相似文献   

19.
说不清是颜料"煮黑" 出了问题,还是母亲 染布的手艺差了一点,李子身上的 棉袄穿上才三天,就开始往下掉颜 色。初看不出来,掉着掉着,那黑 色就只剩下十之五六了,临到上学 报到的那一天,黑棉袄便不是黑棉 袄了,说黑不黑,说黄不黄,中间 还泛着一种暗红的颜色。 这还在其次,最令李子难堪 的,是背上那两朵大大的牡丹花。袄 面是被面改造而成的。那两朵牡丹, 经了煮染,变得既红且黑,特别地 醒目,一左一右,分别挂在肩背的 两侧,妖艳无比,成为校园里一道  相似文献   

20.
在《铸剑》中,"红"与"黑"作为两种能被明显感知到的色调,始终贯穿于小说中,它们不仅构成了小说奇诡而瑰丽的美学风格,也包含了鲁迅深邃的复仇思想;而从叙述语调来看,"红"与"黑"又正好构成了小说亦喜亦悲、庄谐杂糅的艺术风格,两者的有机融合给作品的复仇主题蒙上了一层悲哀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