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初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不是外在赋予的政治形式,而是历史形成的、人们追求平等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民情是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在自我完善中推进民主建设,相应的,民主又促进、影响并改变着人们自身的发展.在平等中,人们径自独立,可能陷入无政府状态,可能陷入被奴役的状态,也可能逐渐摆脱外物束缚,实现最终的个体解放,因此以追求平等为核心的民主,必须依靠必要的自由对它进行有效限制.  相似文献   

2.
工业社会是建立在自由以及平等的基石上的,工业社会中的人们把对自由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不过,在风险社会中,关于自由的主张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却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必须看到自由及其追求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不存在抽象的、绝对性的自由。在工业社会中,关于人的自由的话语有着非常强势的地位,但在民主政治中,对自由的追求却也陷入了某种矛盾的境地。同样,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对自由的追求还会与社会控制之间产生冲突,即便是福利国家中的福利依赖,也对自由追求构成了否定。尽管如此,自由及其追求在工业社会中还是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风险社会中,需要实现对自由追求的超越,其中,首先要实现的就是用自主的话语代替自由的话语。  相似文献   

3.
司法的本真     
司法的意义源于法律的价值,法律是基于人性中自由、安全与平等的价值追求,应然意义上的司法必然是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在现代意义上,本真的法律与司法不仅是社会秩序的调整,还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以此才能保证人的尊严和目的不会发生严重偏离。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政治与司法有着明显的价值分野,政治权力必须保证司法的本真状态,而不是介入司法的内在活动。本真的司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也是法律实施的应然追求。鉴于司法在现代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人们追求法治、自由、民主、平等和社会正义的今天,有必要首先让司法回归它的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蒲俊华 《天府新论》2007,(Z1):141-142
保护人权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只有政府确认并保护人权,才能有效地研究和实施反就业歧视政策。平等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平等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平等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社会就能够维持一种良好和谐的发展状态。反就业歧视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促进人民的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主席曾在会见黄炎培先生时说过,克服以往旧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匆焉"的办法是民主.解放后,中国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而赢得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发展,也曾因民主的不完善而使国家陷入空前的动乱.今天,中国又面临来自民主建设中政治稳定问题的困惑,如何在建设完善民主政治的同时,保证政治稳定并继续推动民主建设,成为人们迫切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民主建设与政治稳定的有关问题.一、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物质文明共睹,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公认,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有目集中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和方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也成绩斐然。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人们道德意识的新觉醒,人们在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产生、接受了诸如自主、竞争、创新、平等、效率、民主、开放等一系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观念,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蔚然成风。但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现实生活中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核心价值追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与建设的核心理念。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主要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件大事,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民主”,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平等”,改革开放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发展、共享”。这四个核心价值追求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革命和建设实践之中,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四条主线,也逻辑地反映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平等、发展、共享”。  相似文献   

8.
当前政治哲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由之于民主、平等的优先性自由、民主、平等是近现代历史上的三大口号,然而三者之间存在的张力也显而易见。政治哲学应从逻辑上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它们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维度的追求,且自由逻辑地先于后两者。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源于对人自身属性的高扬,对自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承继了早期启蒙思想家对自由和平等的理想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追求是三种民主观共同的价值关怀和思想基础。但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不同,从而导引出不同逻辑顺序的民主观和政治道路。三种民主观的论争,其实质是两种性质民主的差异——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民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民主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美好理想.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民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它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师生关系平等、推动学生自主性的形成,而且有利于调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教育生活,因而能够为教育走向民主创造条件.政府、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促进我国教育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两种重要形式,二者在我国的实践和运用,形成有四川选举民主模式与浙江协商民主模式。前者以自由、公开、竞争的选举为主要特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协商民主作为有效补充,其发展前景堪忧;后者为民众搭建了一个与政府平等、自由、自愿进行沟通、交流、协商的公共对话平台,拓展了基层民主,但由于缺乏选举民主的作前提保障,其也陷入了发展困境。协商民主是选举民主的必要补充,而选举民主是协商民主的前提保证,二者共生发展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应有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2.
浅议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具有合法性、理性、公开性、责任性特征。协商民主制度的实施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决策的合法化、培养了公共精神、促进了不同文化问的理解。协商民主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达成共识、关注公共利益已成为现实的政治目标,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与制度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由和平等是自由主义民主、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马克思主义民主共同的价值关怀和理想追求。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对自由主义民主进行了批判,但并没有超越自由主义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框架;马克思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现实物质基础上的自由和平等的真正统一,是对自由主义民主、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超越,实现了民主性质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人文基础,但一直以来,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健全自我意识的缺乏,是阻碍现代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桎梏。积极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普遍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会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必须正视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困难,不能急于求成;在改革开放中必须注意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不追求形式上的民主,从而在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密尔相信,民主的价值既体现在它能够促进公民的公共精神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上,又体现在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上。然而,他对民主价值的论证中又凸显了平等与精英之间的抉择困境,这种困境背后其实隐藏着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之间的张力问题。其实,民主不是万能钥匙,不能解决社会中的一切问题,其真正价值就在于它自身蕴含着的平等价值。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晶辉 《北方论丛》2003,3(2):41-44
古代希腊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古斯巴达城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古斯巴达的统治,出于维护城邦强大与秩序稳定的目的,在立法和改革中制定了一些平等民主的措施。但在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制约下,是不可能实现城邦公民各阶层之间真正的平等与民主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是企业管理体制、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民主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的民主情感与民主观念的统一体。它对社会现实的统摄范围非常广博,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发展过程。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主政治已成为人们追求和议论的“热点”。人们不仅在言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去追求,去创造民主和谐的环境,去维护和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9.
消费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是进入到富裕、自由、民主的千禧王国,还是陷入新一轮发展困厄的开始?消费社会中的消费仅仅是对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工作中缺乏获取尊重和自我实现途径的补偿,因此,消费社会的富裕、平等、民主仅仅只是表象而已,消费社会并不是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同样,消费社会中,个体通过对广大媒体的认同来履行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奉行一种重视外在形式、不看重内在实质的表现主义价值观,如何更好地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建立一种与富裕社会相适应的消费文化,创建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社会,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传统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最基本关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能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对话状态,真正实现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只有摆脱了这种文化传统消极思想的束缚,师生关系才可能走向民主、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