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城镇体系的形成与特点,从重化工业建设与重化工业型城镇体系的形成、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镇体系的形成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体系的特点,为推进东北地区城镇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的城镇经济 ,是在康熙中叶以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的 ,主要的城镇小工业是酒坊与油坊 ,貂皮、人参等山货的贸易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东北城镇发展的特点是 ,它首先是在八旗军驻地的基础上 ,才逐渐发展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所以它的城镇经济的经营者主要是关内迁徙东北汉族流民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部旅游城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旅游城镇体系应该等级规模适合、职能互补、空间结构合理。本文运用城镇体系理论分析旅游城市的特点,提出了旅游城镇体系的概念和辽宁中部旅游城镇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期为区域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但近年来该地区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严重、大中城市带动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是推动东北振兴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应该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大中城市优先和优化发展、小城镇适度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快大中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和区域行政管理协调等措施,推进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城镇网络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城镇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互补性差等问题,还需要积极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西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西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和平解放后城镇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藏城镇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城镇建设不可能照搬内地的模式;西藏的城镇建设既有制约因素又有发展优势,基本的思路是把全区的城镇建设规划为四大城镇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的发展与原有城镇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相对薄弱的矛盾,欠发达地区城镇现行的街居体系急需改革。改革必须以构建城镇基层民主为核心,确实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来展开。改革主要通过对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建设来完成,目标是建设适应欠发达地区城镇基层社会管理需要、以扩大城镇基层民主为核心的街居体系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东北地区振兴、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极为不利.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用较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最终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 ,青海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青海省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对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蒙古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存在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口岸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区域城镇空间布局松散等问题,导致边境地区人口大量流失,不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有利于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调整边境地区的城镇布局、推进边境口岸城镇提质增效、促进边境地区城镇与腹地之间的要素流动,加快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老",在同时面对人才流失、城市收缩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时,如何实现从"老"向"现代化"、从"传统型增长"向"系统性发展"的转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产业—空间—创新环境三维分析框架下,测度东北地区多组结构性数据发现:辽宁省表现为外向型的双循环格局,且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但其空间体系存在明显不足;吉林省的现有经济体系表现较一般;黑龙江省表现较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应从东北地区产业关联体系再造、空间布局体系重塑和动力支撑体系优化三个方面入手,寻找东北地区方向型、结构型和动能型转变与调整的突破口,为东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整体思路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发展在水平、速度、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域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东、中、东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自身的地理、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完全不同.因此,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质量.东北地区要注意提高主要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城市群和城市圈.注意城乡统筹发展.西北地区要促进人口向城市主要是大城市集中,同时注意能源城市和边贸城市建设.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少量的城市密集区,对于边缘区域要大力发展特色城镇.  相似文献   

13.
一、对二元城镇体系的基本认识 我国的城镇体系总的来讲,是由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镇、乡组成的。但在这一体系中,却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特点,即城市和乡镇在不同的轨道发展,形成城市和乡镇二元城镇系统。 在城市这一极,包括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演变趋势是由小到大呈台阶式发展。在乡镇这一极包括一般集镇、建制镇和县城。其成长趋势也是呈梯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与进行国际经济协作的良好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经济特点与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经济特点、南朝鲜的经济特点、日本的经济特点的分析比较,论证了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和稳定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城市形成的漫长前夜是中东铁路修建前哈尔滨区域城镇体系形成的过程。哈尔滨区域城镇体系孕育了哈尔滨城市从荒芜沃野到渔村再到城市的突变模式,哈尔滨城市的形成没有经历过城镇阶段,但却在区域城镇体系中表现出城镇边缘地带的特征。通过历史沿革的考察,哈尔滨城市形成经历了区域母体的形成,城市个体的孵化,区域母体的衰落与城镇个体的出现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以及历史上人口迁移流动情况的复杂,导致了东北地区语言接触现象十分频繁.本文从语言接触类型与演化机制的角度对东北地区的语言生活状况加以研究和探索.运用语言接触的理论,从东北地区语言接触概况入手,分析东北地区语言接触的三种类型,即文化交流性接触,治化教育性接触和地缘性接触,指出了这三种接触类型的特点.同时提出东北语言接触演化机制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语言借用和语言转用.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60年代初,系统信息控制理论与城市科学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城镇体系”(urban system)这一科学概念。其内涵可概括为:(1)任何城镇体系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相对完整统一和相对独立的区域内;(2)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城镇是体系的主体;(3)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是健全和有序的;(4)城镇间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联系与作用是构成体系的纽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成为国家行政体系的主要形式。随着郡县制行政制度的设立,全国形成了若干个层级明晰、规模差异的各级行政中心城市,由国家政治制度主导的郡县制城镇体系至此产生。郡县制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城镇体系建设融入国家政治制度,共同推动着国家对地方政治、经济控制的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对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无论从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还是从城镇住房保障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都需要对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应该是系统性的,需根据高公平、高统一和高效率的基本原则,按照整体设计、整体推进的思路,以破解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为重点,明确城市地方政府的责任,确立公共租赁住房的主导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坚持租售并举、配补并举、阶段递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起分层、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最终构建起公平、统一、高效的新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  相似文献   

20.
澧水流域是湘西北一个相对独立、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包括桑植、永定区、慈利、石门、临澧、澧县和津市五县一区一市.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常德市和张家界市。以张家界为中心的上游旅游经济走廊,以石门、慈利为中心的中游能源、建材基地和以津市、澧州为中心的下游综合经济区域已基本形成,井分别形成颇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对流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流域城镇经济体系概貌 澧水流域城镇较为发达,在地域上形成明显的三类城镇体系.即上游旅游城镇体系,中游资源(能源、建材、矿产和土特产)城镇体系,下游商贸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