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香港呆久的人,慢慢会对“体制内”的一些做法感到不适,而刚刚踏入香港的内地同胞,也往往会觉得香港“过分自由”而有所不适。  相似文献   

2.
我爱香港,是因为我父亲的经历;我根香港,是因为我自己的遭遇。与香港结下这爱恨交织的情意结,要从我的上一代讲起……我的家乡是与香港毗邻的大亚湾。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仅一水之隔的香港就成为当年东江游击队的一个重要据点。抗日英雄刘黑仔与我父亲叶锋,经常出生人死於香港。父亲出生在大鹏城一个富裕的封建式家庭,5兄弟中排行第四。除了三哥勇敢地独自跑到广州岭南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前身)读书外,其它几个都安份地满足於继承祖父的小生意。唯独父亲背叛家庭,离家与刘黑仔一起,睡山头、吃野莱,明刀暗抢地参加了抗日战争。那一…  相似文献   

3.
股民们只要抓住常识和避开不懂的东西(或者专业性太强的东西),就可以跑赢专家或者基金经理 有几句大实话我不能不说,虽然我的直言会让有些人不舒服。过去的16年,我在香港被宠坏了:这里的股票便宜,而且我还可以随便买任何其他国家的股票。另外,衍生工具也很多。这里,跌破净资产,跌破发行价,甚至跌破每股净值,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4.
秦鸥 《社区》2009,(19):62-62
香港回归已经有十多年了,在我看来,十多年间香港最明显的改变是港人真正地“当家做主”了。公民意识增强,在香港可谓无孔不入,更不是中产的专利。也许,我妈妈的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事实。我妈妈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妇女,她过去一直在工厂做纺织女工,至我高中时,香港的工厂都北移了,她没有工作,就留在家烧菜做饭。和绝大多数的家庭妇女一样,从前她眼里只有我爸爸、我和我哥哥三个人,顶多再关心一下街市菜价的变化,然后和隔邻家蔡太太聊一下街坊是非。  相似文献   

5.
师闻 《今日南国》2009,(8):29-29
我有一位同乡朋友在香港工作,今夏,他的父亲从杭州赶到香港去看望他。香港的天气很热,而他家的旧空调坏了,于是从商场订购了一台,让安装工人来安装。朋友的父亲到香港时,正赶上安装工人到家。  相似文献   

6.
王若梅 《21世纪》2000,(1):47-49
前一段时间在香港,我碰到了从北京来的两位学者杨乃乔与陈保亚博士。他们二位都曾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来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对香港的文化与学术有着切身的体验。我这次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够通过北京学者的文化视野来透视香港文化,寻找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7.
香港政党酝酿于殖民统治时期,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香港回归后迅速发展,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对香港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目前,香港政党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未来将会继续分化整合,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过去人们常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说香港空虚,是从生存意义角度上说。对于底层社会来讲,边缘劳工想的很简单,就是生存。这样的人,偶尔会抱一种幻想,就是往上流动。如果我在果栏打工,我就知道我再怎么流动,也流动不到半山去,但是可以把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将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个将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但是,也有人担心,香港回归后,香港的经济就会倒退,就会衰败,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从香港近些年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政府的政策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分析,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经济不但不会衰败,而是更加繁荣、更加灿烂。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其附属岛屿组成,总面积109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3O多万。香港,是亚洲东部的一颗明珠,是港煤的经济明珠。但是,第二次…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香港在回归之前,仍属英殖民统治时期,当年轻人被问到自己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时,会认为自己是骄傲的英国人。而在香港回归之后,尤其是已经回归十四年的今天,香港人再被问及此问题时,他们又会怎么回答?香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如何?香港政府、教育部门又将怎样在学校推行国民教育?香港市民又有何反应?  相似文献   

11.
易立竞 《可乐》2008,(11):52-52
陈可辛说:"在香港演艺圈,我只会管一个人叫大哥,这个人就是曾志伟。今天的香港电影圈,起码有一半比他年轻的导演是他帮过的。我觉得电影圈没有一个人会比他更无条件地去帮人。他是一个永远不计较自己会得到什么的人。不论什么人找他,他都会帮忙。他就是为了帮别人而生的。"  相似文献   

12.
陈晓楠 《社区》2008,(17):9-9
在香港直播室的时候.每一次连线记者,我都下意识地身体前倾.直到有人提醒.“你怎么老趴着.都快钻到监视器里了!” 香港太远了,演播室太豪华了,我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香港浮世绘     
廖伟棠 《市民》2007,(6):28-31
1997年7月,香港回归没几天,我正式成为香港居民。那一年,正如陈果的电影名称:《去年烟花特别多》,我住在九龙的老区红北拱街某公寓25楼,小窗远眺,恰能越过维多利亚港窥见港岛上空一角,时有烟火璀璨。当时既失业,又怀念故乡,心中甚是寂寥,看着那远处的烟花和霓虹,只觉得那个香港并非我的香港。  相似文献   

14.
雷达     
《中国农村》2009,(10):5-5
我一直都希望有个小孩,而高龄更是不变的事实;医生提议依靠医学方法成功率会高一点,那好,照着办吧!无奈去年香港更改法例,注册夫妻才能进行……我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跟她(朱丽情)在美国注册……——台湾媒体查出刘德华与朱丽倩早于去年就登记结婚。面对如山铁证,刘德华被迫承认。他这一句话挽救了许多女青年。  相似文献   

15.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是大年初三“赤口”见面很答易吵架。这几年视旅游业为新的生命线的香港,接连发生旅客和导游的冲突事件,许多人因此打消了来港旅游的意愿。恶导游会毁了香港的“购物天堂”美称,不过从现在发展的态势来看,香港旅游业离“自毁长城”并不太远。为何香港的导游会如此没有素质?事实上这是其经济结构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维持香港过渡时期繁荣稳定的四个架构钱世年作者在香港《经济与法律》1995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指出,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已经是不争之事实,一切企图改变这种事实的幻想,将会随时间的转移而消逝。要完成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和顺利过渡,作为香港居民,应当深入了解一切有...  相似文献   

17.
香港是不是英国人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会给香港带来什么影响?董建华先生是否会竞选下一届特首?百年盛事香港回归,然而回归不久香港就遇上了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的激烈动荡。香港政府如何去应对这场纷繁复杂的局面?面临21世纪的到来,香港在全球如何定位?前不久香港行政长官特别顾问、港府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先生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看法.问:香港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是不是指中国政府不干预香港事务的"一国两府制"?叶:我看香港人并没有去研究什么"一国两府"的问题一总的感觉是没有干预,我们现在自由了。可…  相似文献   

18.
金圣华(以下简称金):为什么那么年轻就开始创作? 自先勇(以下简称自):王院长、金教授,还有海洋大学老师们同学们午安。本来去年就该来这的,王蒙院长在香港的时候已经跟我说了,常常到青岛来。青岛是我很向往的地方,我早就知道青岛很美,夏天很凉,还有很美的风景,最令我高兴的是路两旁都是花,开得那么美,我喜欢花,我觉得世界上没有花不可思议,花是上天送给人间最美的礼物,会有这么美的颜色和形状,  相似文献   

19.
香港特有的内外部条件,中国、亚太和世界的发展铸就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对中国、亚太和世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九七后的香港,尽管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因素,但由于形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保持不变,中国因素的强大影响以及亚太经济强劲发展的带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梁文道 《市民》2007,(6):27-27
过去人们常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说香港空虚.是从生存意义角度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