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雅莉 《城市》2006,(5):19-22
一、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 城市经济学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门经济学,80年代初才由西方传入中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体户从20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经过90年代的平稳发展,进入21世纪后,开始出现了急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爱兰 《城市》2008,(4):53-56
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和进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生态城市研究和建设实践.1984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1986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柴适 《交通与港航》2009,23(6):46-47
燃料电池在公共汽车上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经过不断改进,在少数城市进行载客的运行试验。进入21世纪又在欧洲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  相似文献   

5.
王继洲 《城市》2005,(4):27-29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城市建设高潮,形成了大连、杭州、上海、青岛、桂林等诸多代表性建设模式.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城市政府为主体,以市场化为手段,以各类城市资源为对象,以盘活资源、筹集建设资金为中心,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城市经济学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城市》2004,(1):18-21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  相似文献   

7.
城市色彩设计与色彩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海兰  尚磊 《城市》2004,(1):49-51
城市色彩设计与应用,是将现代色彩学原理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而产生的一门新的色彩规划研究学科."城市色彩"这一用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它的重视和研究是基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展开的.为此,本文拟对城市色彩设计与色彩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城市色彩设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城市: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化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整个世界因此经历了一场深刻转型,而联系世界的一个个节点——城市,首当其冲,遭受了这种转型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中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经济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城市化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大显著特征。然而,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出现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孙连杰 《城市》2004,(6):39-41
城市经营的出现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实现再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出现城市经营思想的萌芽.我国从9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大城市相继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探索出了"以路带房"、"以路带危改"、"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市政设施专营权有期限转让"、"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等做法,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城市经营的理念.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的概念首次在公开的会议上被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经济的高速成长,城市与郊区的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是生物栖息地的减少或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之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城市环境不再是生物理想的生存空间,这是生态系统服务低下的原因之一。但是政府、民间及居民意识的觉醒,促使大家减少环境污染,重新审视城市环境。在此之上,不断推进城市绿化的保护和新建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处于生态金字塔上层的物种鸟类是反映生物多样性状况的一个要素,本文围绕其展开调查,得出是鸟类正在返回城市地区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恢复的城市,其环境的改善使得生物开始回归,生物多样性也逐步提升。但这种结果只能说明目前的现状,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货运共享枢纽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当时的情况是,随着城市间货物运输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城市地区内通过货车进行货物运输的成本却大幅增加。早期研究建议建立城市货运共享枢纽,使货车运输企业能够将零散的货物集中起来。过去几年,一方面为了满足承运商装卸货物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给货车司机在市中心周边提供一个交通高峰期轮候的场所,“城市港”的概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最新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需求的有序概率模型来考察货运公司对此类设施是否感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孟祥林 《城市》2005,(3):21-23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经济便走出了长期的短缺经济阴影,经济发展过程中买方市场逐渐形成,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需求约束明显增强,消费和流通取代生产成为制约经济成长的瓶颈,城市成为经济要素中的"短缺"资源,城市的增长对创造就业机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福军  李秋影 《城市》2003,(4):58-60
西雅图位于美国西北部,是拥有300万人口的大都市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还是一个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城市,渔业、农业、伐木业和木制品加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北美的主要市场很远,各种产品都需要昂贵的运输费用.进入21世纪之后,西雅图却被誉为新经济的首都,是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是多样化、先进技术及科学研究的中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西雅图的命运有如此之大的转变呢?这主要得益于西雅图城市政府实行的"年度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15.
谈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浩 《城市》2008,(11):108-113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质量也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在城市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在这里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吴强 《城市观察》2013,27(5):176-186
19世纪90年代至一战前这一美国历史上的进步时代不仅是美国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的大转折年代,同时也是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的时期。进步时代美国的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源自19世纪下半叶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活动和人们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从结果来看,城市空气污染一方面直接影响和损害民众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引发其他问题的导火索,甚至激起剧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可以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是世纪之交美国社会自身运行状况的真实反映,同时也鲜明体现了美国社会的转型特性,对其进行研究或将助益于省思当下中国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1989,(1)
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比较系统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学术探讨工作。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屠能首先提出了农业区位论,他认为,城市应恰当地配置郊区的副、农、牧、林等产业,以期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德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韦伯在20  相似文献   

18.
开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信息革命完成时达到高潮: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急骤膨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文化趋同,区域差距拉大,则出现了一系列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不协调等问题,自然灾害频繁,灾害给城市经济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在四川,1989年4月20日发生在泸州的风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计11亿元;2001年9月19日发生在绵阳、德阳的暴雨洪涝灾害给两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亿元.灾害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任吉东 《城市》2012,(2):72-74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一时间城市精神成为街头巷尾、传媒网络热议的流行话题.其实城市精神已经不是一个新颖的提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大中城市已经开展了一轮城市精神的大讨论和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所实行的经济改革让所有饿罗斯人都背负起沉重的负担,而其中妇女所遭受的影响较之男性更大。性别、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又让不同阶层的妇女呈现出无法规避的差异,所以现今不少社会学家开始更细致地关注城市贫困家庭中妇女的生活境遇,这一研究视角在以往的饿罗斯社会学界是一直披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