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真正建立,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重要标志。要通过法治观念的增强、行政法律体系的健全、行政执法的严格规范、行政行为监督的加强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行政法治建设,加强各级政府的行政法治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各级政府的行政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法是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法的精神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体现。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条件,是人类理想的不懈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把和谐社会的关系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将法治政府建设简单等同于推进依法行政、试图通过依法行政的"单兵独进"来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战略构想,需要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中进行整体性思考和顶层设计,要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基本方针为指导,建立健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加强依法执政的制度建设,规范党组织的执政行为;完善立法体制和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推进行政审判制度改革,强化司法监督功能;扩大公民的有效参与,优化依法行政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5.
法治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我国的法治精神形成路径是自上而下政府推进的,所以政府在培养法治精神中居于重要地位。本文认为,政府本身应培养和树立法治精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改革干部选拔体制,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6.
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化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通过专门法的形式将人大权力机关对政府执行机关的监督加以法律化。因此,人大权力机关积极、主动、有效行使法律赋予监督政府的权力和政府执行机关积极、主动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二者有效结合,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突破以往从形式上的监督向实质上的转变。必将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实 《阴山学刊》2005,18(4):125-12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稳定的社会、人本的社会、利益协调的社会,更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和运转需要法治机制支撑。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通过立法、守法和司法等重要环节,加强法治建设,彰显法治精神,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理解,对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的认识,拟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机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三大核心机制,分别是动力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三大机制的运行环境,以及在此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等6个市县创建法治政府示范活动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建设法治政府的路径作探索。  相似文献   

10.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命题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置于同一体系之中。一体建设可以从逻辑前提、运行机理和路径选择三方面展开,一体建设的逻辑前提是在同一体系下厘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一体建设的运行机理需要探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的逻辑关联和重心定位,一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1.
法治政府的思想滥觞于古希腊的理想主义和自然法观念,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发展而日臻完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建设怎样的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琪 《南方论刊》2007,3(9):19-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呈现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面对日益复杂的新问题和社会风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阶段,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的历史任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充分发挥法律在保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谐”与“法治”密不可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要构建一个法治社会,而构建法治社会之前提则又在于培育法治精神,因为没有法治精神的法治社会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法制社会,根本没有和谐可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长期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和依法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当在全社会加强法治教育,并在发展民主制度、推进立法、完善权力监督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仁爱礼让的和谐世界,它以经济建设为物质基础,以法治建设为制度保障,以文化建设为精神支撑,以可持续生存、发展、健康、和谐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将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同倡并举,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宁金和 《天府新论》2005,(Z1):141-143
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以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策有其必然性.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对现行的司法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边双燕 《河北学刊》2007,27(5):70-72
"责任政府"是指依法行政和依法承担责任的政府。建设"责任政府",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政府及其公务员树立"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理念;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在当代中国,建设"责任政府"是建设法治政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内含政府能力建设的命题。政府能力包括政府要求能力和政府支持能力。政府要求能力体现了政府的强制性和规序性;政府支持能力则体现了政府的开放性、包容性、整合性、回应性及服务性等。政府要求能力和支持能力是政府能力的一体两面,具有紧密相关性。政府要求能力是政府支持能力的基础,而政府支持能力是政府要求能力的保障,且有助于政府要求能力的增强与实现。但两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表现的程度却是存在差异的。现代民主社会要求政府更倾向于政府支持能力建设,政府支持能力的指向就在于通过政府的自觉与自律,培育社会能力,服务社会成员。建设服务型政府正是政府支持能力的外在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既离不开政治制度保障,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这种政治文化以社会成员正义的政治感情、合理的政治动机、宽容的政治态度、忠诚的政治信仰以及领导阶层的公正无私的政治情怀、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依法办事的政治行为倾向和对民负责的政治信念为主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