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筱陈 《领导文萃》2008,(23):150-151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在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扬名世界的墓碑,碑上写着这样一些内容:“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的时候,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良多,他说道:“当我以为我什么都懂的时候,学校颁给我学士学位;当我觉得自己一知半解的时候,学校颁给我硕士学位:当我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孤陋寡闻的时候,学校颁给了我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我上班的第一天,早上9点,我坐在播音室里,我开始播放那首优美的主题曲。30秒后,我调低音乐的音量,准备播音。但是什么也没说出来。我的嘴巴感觉像棉花。所以我把音乐调高,然后再调低。我的听众惟一听见的就是时高时低的音乐声。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7,(8):118-118
我与先生的背景、价值观比较相像。他的见识与观点往往出人意料,有时候的那种灵感火花的碰撞,让我特别钦佩。他总是鼓励我尝试新的东西。我这个人过去还是比较中庸的.或者说是比较保守的,害怕有危险性的或者是有失败可能性的事-隋。但是,我觉得我的先生经常鼓励我,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我想这样一个理念是我们俩共同相信的,而且我相信这样一个理念也推动我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李开复 《领导文萃》2007,(1):146-150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我《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来被动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生活!”  相似文献   

6.
苏龙飞 《经理人》2011,(8):98-100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相似文献   

7.
杜艳红 《科学咨询》2007,(18):32-32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有这样两则教学手记: 手记一:2004年9月15日,高一三班语文课,授教内容:诗歌鉴赏。我饱含激情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滔滔不绝地分析着这首词是如何的美,我自己陶醉其中。然而当我扫视台下我的学子们时,我的心凉了大半,因为我发现我自认为精彩的讲课却没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有所领悟,其它的都无动于衷。我的热情冷却了,草草结束了精心准备的这堂课,等下课铃一响,灰溜溜地离开了教室。我不知道,我的讲课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决策者说     
《决策》2009,(9):7-7
网民觉得我学历低也是正常,但我没有必要沽名钓誉,我们实实在在,该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他们怎么炒作我,我有自己的价值观。我有自己的看法和任务。我有信心,学历跟我的工作不划等号。——新任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因大专学历,成为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做了真诚的回应。他坦言要用工作证明自己,不是来混日子,不是来做官的,是来做事的。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0,(16):94-94
可靠的人 有一次我一人坐长途车远行,有一个妙龄女郎问我,她可否坐在我身旁,我不禁开心不已。我们很快就谈得非常投机。她害羞地告诉我,她是第一次一个人远行:“我妈妈吩咐让我坐在我认为可靠的人身旁。我看你长得真像我老爸!所以我很放心。”  相似文献   

10.
北岩 《经营管理者》2009,(11):106-108
2006年,我跟老伴来到美国后,主要是帮女儿照顾两岁的小外孙。因为人生地不熟,外加水土不服,我在纽约的生活整天闷闷不乐,女儿担心我闷出病来,便给我找了份工作在超市抓小偷。我不明白:美国这么发达,这么富裕,怎么也要专门雇人抓小偷?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的小偷不但比中国多,而且手段非常狡猾。这不,我上班不久,就遇见一个美女小偷。  相似文献   

11.
吾儿流浪记     
李落落 《决策探索》2008,(19):92-93
我儿子的流浪要从我的流浪开始,我不流浪,他就不会流浪。 2006年10月,国庆假期结束后,我正式来北京打工,到北京后住在一位朋友那里。朋友也是来打工的,他在六铺炕与人合租了一套房子,他住其中一间,那问房子里有两张床,我占用了其中的一张。半个月后,我离开了。原因是有两次我半夜起床发现他开了电视但没有开声音,一个人看着字幕抽烟。我被感动了。  相似文献   

12.
杨福臣 《领导广角》2001,(10):53-53
也许是我喜欢舞文弄墨的缘故吧,1987年,我在市报上发了一篇消息,只不过有豆腐块那般大小,我们局长却把我当成了人才,硬是把我从企管办调到了办公室,专司局里的大小材料,每每开会需要的发言稿,非得我加工润色一番,否则他自感“底气不足”,让我受宠若惊。  相似文献   

13.
我虽未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可家在农村,常听到村民的呼声和愿望:同时我与当地乡镇领导干部多有接触,了解到农村工作较复杂,乡镇领导不是那么好当的。我想,假如我做乡镇党委书记,我就会迎难而上,努力做好“四种人”,让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4.
顾伟 《决策》2010,(8):101-101
我现在读小说,不会过多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是在意其故事能否打动我。我床头总是放了几本书,每晚睡觉前翻翻,好看的作品让我一夜难眠,不感兴趣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王跃文的新作《黄叶满地》是一篇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吸引我的有四大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王高升 《当代秘书》2001,(11):37-37
秘书职业。凭心而论对我来说再理想不过。大学毕业后三年报社编辑的经历,更是增加了我胜任秘书工作的信心。然而,当我真正成为一名秘书、一名企业秘书的时候,光凭一笔好字和一手好文章亦力不从心,领导只欣赏我的文才,而不怎么认可我的工作。我顿觉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16.
丁佐宏 《经理人》2008,(5):70-70
作为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月星集团的董事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发现,不是我在管理5000人,而是他们在监督我:涉及个人形象,更关注我对于企业未来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1975年5月中旬,我当时手脚烫伤发炎了,肿得很厉害,而且溃烂。那天我带着孩子在协和医院理疗科看病时,系里的工友谢师傅跟我们教学组的另外一个人到家里找我,邻居说我到协和医院去了,他们就一直追到医院。当时我就要做近距离烤电理疗,谢师傅急着把我带走。  相似文献   

18.
洪少霖 《决策探索》2011,(19):86-86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虚荣。 小时候的我是最虚荣的,有什么好东西,都急着想要展示给他人。青年的我也是虚荣的。有一次,有幸与一位知名的长辈坐下来说话,隔一天我在与他人闲聊时,不经意间我就说道:“昨晚,我和名人聊天。”如今的我还是虚荣的,有时发表了文章,就会在微博上公开。  相似文献   

19.
郎咸平 《经理人》2010,(2):63-63
虽然很多人说我经济大预言很准确,但是说实话,我是从来不预言的,我都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合理判断。但是这次我不得不提醒大家,2010年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我之所以这么讲,都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乔新生 《决策》2006,(9):52-52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公民熊伟自费起草法律文件的事迹,读来分外亲切。早在三年前,熊伟同志通过朋友介绍拜访过我,记得当时他拿出几份人大代表的立法建议草案,请我提出修改意见。我依稀记得这些文件中包括制定反浪费罪等内容。后来,熊伟同志曾经带着湖北荆门几个农民兄弟来见我,希望我能代理他们的诉讼。非常遗憾的是,我并没能帮上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