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语言、文化、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导致了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或同一理论性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有时甚至引起误解。在翻译工作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移植的问题。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qeneNida)曾经对翻译有过这样的定义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这里所说的最切近和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那么文化因素对翻译…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用一种语文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辞源)“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荣达论翻译)尽管说法不同,但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一样的。即翻译的最基本的任务不是语言间的转换,而是意义、信息的传达。奈达在上述的那句话中,不但提出了翻译的最基本任务,还指明了翻译的方法,即“用最切近面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而不是用绝对的,完全的对等语)来再现原文的信息。这里的“对等”涉及到了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要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对等原则,首先应该对“对等”有一个客观的认…  相似文献   

3.
谈谈文学翻译的对等问题——读杨必译《名利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利场》(Vanity Fair)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杨先生的译本堪称一部与原著同样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品。他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了原语的信息和风韵。他那大手笔,高技法是值得我们借签的。本文拟结合杨译《名利场》的学习,谈谈文学翻译中的对等问题。 (一)对等而非同— 奈达认为“要达到理想翻译,不仅要在译语中找到顺乎自然的对等语,而且还要找到最切近的对等语。”(一)从这种意义上讲,对等并不是同一。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规律不同,两种文化的背景又相去甚远,怎么能做到字字对应,句句相同呢?杨先生在对应词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所追求的是深层意义的对等,也就是结合原语境去寻找传神达意的对等语。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也日益增多,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对外宣传目的的实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译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找到与原文最自然且最切近的对等语是外宣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实践中,公认的准则是“准确、通顺”。其理论性、权威性出自《辞源》“用一种语文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所谓翻译,是指从语文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尤金、奈达的理论)“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文必须流畅(外文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翻译家奈达说翻译是"源语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真是再贴切不过的阐述。首先,翻译需要"对等",但是,词语和词组的对等只是低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角度,引用大量实例评析《飞屋环游记》的字幕翻译。译者采用意译、替代、增补及异化多种翻译策略,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了源发语的信息。译出了易于理解、形式恰当,吸引观众的电影字幕。  相似文献   

8.
<正>一、翻译等值理论概述翻译等值理论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兼翻译家奈达(Nida),他将语义成分、信息论、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标准。奈达指出翻译是接受语复制源语信息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即翻译是用最恰当、最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相似反应"为前提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最切近、自然的对等,为传统翻译理论"直译"与"意译"的争论找到了满意答案。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旅游资料英译方法有增译法、删减法、改写法、转译法。  相似文献   

10.
周开鑫先生认为奈达的翻译理论中存在明显的偏颇和不足,集中反映在其“动态对等”、“读者反应”、“翻译即交际”等新概念上。笔者认为,周先生对奈达理论的批评是不正确的;而他作如此站不住脚的批评的原因在于他没有真正理解奈达的著作。作者在本文中就周先生对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的批评做了一些辩驳。  相似文献   

11.
周开鑫先生认为奈达的翻译理论中存在明显的偏颇和不足,集中反映在其“动态对等”、“读者反应”、“翻译即交际”等新概念上。笔者认为,周先生对奈达理论的批评是不正确的;而他作如此站不住脚的批评的原因在于他没有真正理解奈达的著作。作者在本文中就周先生对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的批评做了一些辩驳。  相似文献   

12.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重要的翻译指导原则,并被广泛应用.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译语接受者对于译语文本的反应等同于原语读者对于原语文本的反应,与幽默语翻译要达到的功效异曲同工.本文拟用《人人都爱雷蒙德》中的例子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幽默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解决翻译的问题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一个特点。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标准便是将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而提出的。语域分析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动态对等”论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交际中的文化动物词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动物词是指由于社会文化的附着而产生的意义。不同的民族文化环境、传统以及心理差异 ,使得动物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各自独特的意义 ,导致“形”与“用”的融合与交差 ,从而引起交际上的冲突。在翻译中 ,采用语用翻译原则 ,即“最切近目的语的自然对等” ,决定动物词在译文中的“再现” ,“取代”或“替代” ,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内容、形式对等问题初探——以文学作品翻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对等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原语与译入语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译者应尽可能选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因此仅注意形式对应是不够的。运用奈达的部分理论,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差异的特征入手,则有可能在文学翻译中化解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奈达的语言文化观,从"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三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了翻译界对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种种反应以及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认为将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应用于中英双语新闻翻译中,将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奈达关于翻译的动态对等理论主张为了内容的表达需要,必须对源语的表达形式在某些情况下做出适当的改变,从而实现翻译内容上的动态对等,使得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相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奈达翻译理论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信奉和遵循“信、达、雅”。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翻译理论界不少翻译理论和标准 ,其中最为国人称道的就是当代声名显赫的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翻译信息论”、“读者反映论”等翻译理论和原则。这些原则和理论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 ,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的上述理论。  相似文献   

20.
翻译对等是翻译的最终目标。本文试图从奈达的等效翻译论角度切入,通过译例分析,探讨在汉英/英汉翻译过程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把源语信息对等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