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5月26日.“清华-伯克利周”在清华大学正式拉开帷幕。两校在一周的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这是清华大学首次与美国高校举办大学周活动。伯克利是加州大学分校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所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学术声望,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自1939年以来,该校共有20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5月27日,前来参加“清华-伯克利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柏嗣乐(George Breslauer)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办学理念、本科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师资引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八月里的喜事儿说不完,周总理来到了清华园。天上的太阳格外暖,地上的花儿格外鲜。总理参观咱展览,满面春风笑开颜。总理拉住咱的手,千言万语说不完……”这是40年前流行在清华园中的一首歌,它生动地表达了清华人对周恩来总理的尊敬、爱戴之情。周恩来生前曾多次亲临清华大学,与清华的很多师生、校友有过交往。他自己并没有读过大学,可是对大学师生、对知识分子却爱护倍至。因此,虽然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已逝去二十多年,但他关心清华大学、关怀清华师生的许多佳话,在清华园中传颂至今。“我向你们订货”1958年8月,清华大学19…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了2016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位列榜单前三甲,应该是最有国际范儿的中国大学了。
  北大、清华的实力,也同样受到世界认可。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的2015-2016世界大学排行榜TOP800,北大、清华进入前50名;QS世界大学排行榜,清华首次进入25强。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报告,北大、清华还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外交之行的首选高等学府。其中,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到访中国高校次数最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最青睐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4.
清华的魅力     
编者按:一直被誉为东方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华大学几十年来不仅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科学技术、工程、教育英才,还培养出了一批举足轻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清华现象”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本刊特邀清华大学毕业的教育史专家吕文浩、黄延复撰写“清华的魅力”一文,他们对清华的育才之道自有比他人更深的理解。0此生有幸,在清华园里读了几年书,此后一直在母校工作了几十年。开阔的地面,庄严凝重的建筑,错落有致的满园花木,如茵如席的草坪,映照垂柳的婉蜒小河,这一切秀丽的绝的景色仿佛在向人无声的诉说:大学就是应该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与12所美国高校联合开展的”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22日正式启动,来自清华大学和12所美国大学的师生共计52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中外师生在清华集中后分组奔赴52个贫困县,以当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为依托.深入农村为当地中小学师生进行英语培训、计算机辅导、举办专题讲座等。  相似文献   

6.
100年来,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清华17万毕业生中,很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世界上首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也曾在清华学习。在清华培养的人才中,还有钱学森、朱光亚、钱三强等著名学者,他们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耶鲁以清华大学为荣,因为耶鲁从清华大学建校初期就与清华有紧密联系,清华的前5任校长有4位部曾在耶鲁学习过。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一项对中国若干个大城市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关于对新世纪的畅想与愿望的调查中,许多孩子不约而同地表示,新世纪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考上像清华这样一流的大学。的确,考上清华是无数孩子心中一个金色的梦,能成为这所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更是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清华大学是荣誉而辉煌的,作为其骨干院系之一的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无疑是这辉煌中分外亮丽的组成部分。该院以其专业设置完善、成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吸引了清华乃至全国的优秀学子、业界人才在此学习深造。数千名本科生,1000多名MBA从这…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于2007年9月开设了“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在国内高校中首次尝试将海外名师资源纳入全校选修课体系,这成为清华大学探索学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9.
目前清华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中理工专业领域的约占50%,人文领域的约占43%,法律和医学的约占7%,外专学科分布日趋合理。这一过程也正好印证了清华大学从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高校引进海外知名教授的热浪推动下,美国高盛集团的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John Thomton)宣布辞去公司现职并接受清华大学邀请,从今年7月1日起就任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全职教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接受清华大学全职教授的非中国籍人士,也是世界顶级企业家首次来中国任教,其意义非同一般。去年年薪达1120万美元的桑顿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顶级公司主管,他在高盛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中国经济的研究,有浓厚的中国情结,2001年在朱基总理的当面要求下,桑顿促成在清华大学启动高级管理人士培训项目,这是他与清华的最初的合作,也促成他最终来清华…  相似文献   

11.
报载,现任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教授曾对人说过自己的一个感受,他做清华大学校长,时时刻刻觉得思想压力很大,非常内疚,总是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学生。为什么? 他说,到清华来的孩子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孩子,优中选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清华门毕业出去的时候,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口径,缺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5,(3):78-79
人力资源经理(2005年),整体薪酬方案的设计与员工激励,2005清华大学经理人领导力实战课程班,清华经理人领导力再造-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专题,有效沟通与影响力-领导魅力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清华大学、耶鲁大学强强联手,共同开展一项旨在提高中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环境意识和综合决策能力的长远培训项目。来自地方人民政府、国企、高等院校及环保系统的20多名国家干部、企业高层管理者、教师参加了“清华-耶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干部培训项目”(简称ESDLP项目)开幕式,开始接受为期三周的境内外培训。据介绍,ESDLP将结合讲座、论坛、案例分析与实地考察等方式,通过系统阐述城市人口、资源、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结构以及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的挑战与对策,为高级干部提供城市发…  相似文献   

14.
王静 《人才瞭望》2011,(11):20-21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对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其中第一条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同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14,(1):38-39
2013年12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泰王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第6届“中泰一家亲”音乐歌舞晚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泰国公主朱拉蓬亲自登台演奏了《满月》、《春江花月夜》等古筝曲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清华学堂前举行,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有290名优秀学生入选,聘请丘成桐、施一公等一流学者担任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  相似文献   

17.
一个清华博士到外企工作,老板派给他的活竟是打扫工地──当清洁工。 朱荣辉,6岁时是一个放牛娃,13岁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16岁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所在地区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27岁清华博士毕业后进入跨国公司,1997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2000年初,他在上海创业大厦创建“美髯公科技发展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用网络在政府与社会间搭起桥梁。  相似文献   

18.
清华百年,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从清华大学走出的不仅有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有许多国家领导人。在清华校友中,担任省部级及以上职务的干部就有300多位。他们在中国的政坛上大放异彩,也为清华续写了更多佳话。  相似文献   

19.
10月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根植清华,耕耘六载"的联谊会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讲席教授团组首席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外籍院士何毓琦教授无比激动,他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他与自动化系赵千川教授、贾庆山讲师合作并于最近出版的国际上第一本序优化(Ordinal Optimization)方法国际学术专著(英文).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上市企业第一把手(社长)的毕业母校排名榜同10年前相比有较大变化。10年前第一位还是东京大学,第三位是京都大学,但这次相继被庆应和早稻田大学超过。这种“私”高“国”低(即私立大学高、国立大学低)的现象已在许多领域出现。日本上市企业第一把手的毕业母校排名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