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隋唐是社会统一繁荣的时期,编辑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晚唐时,开始了书籍的雕版印刷,这对以后编辑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时,国家中央政府机关中常设的编辑出版队伍就非常可观。据《唐书·职官志》记载,当时秘书省有正字四人,楷书手八十人;弘文馆有令史二人,楷书手三人,拓书手三人,熟纸装潢匠九人;集贤院有直书写御书一百人,拓书手六人,画直八人,装书直十四人;史馆有楷书手二十五人,装潢直一人,“熟纸匠六人。中央政府专门开设史馆始于唐朝。史馆专修国史,并由宰相任监修,负责领导,又别调他官兼任纂修,下设修撰、司直,从事编纂工作,号曰史官。所修诸史,每部皆派定一人为主修,如魏征主修《隋书》,李百药主修《北齐书》等。隋唐以前,中国史书大都出于私家著述,虽有官修,也只不过是个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声乐体裁是音乐史中的中流砥柱。借鉴既有史学成果,对古代歌谣、戏曲与曲艺及文人音乐中的词调歌曲进行了历史发展与形态特点的评述。不仅对各体裁有了宏观认识,还对体裁间的发展影响予以了分析。这对认识古代声乐体裁的历史成就及其传承发展有所帮助,也对当下民间音乐的传承创新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编辑活动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著述合一”,编辑活动作为书籍成书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编纂、校雠和注释。他们的产生和特点是具古典形态的,与我们现代的编辑过程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4.
1978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里 ,我国的古代音乐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资料的整理和史的研究 ;有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探讨。重点阐发了儒、道两大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还进行了中、西比较。这些研究 ,从内容和体系两方面为建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分布在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等等不尽相同,所以各民族的发展很不平衡。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由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所以,发展走在少数民族的前面。而在过去,少数民族有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的还处在奴隶社会本期。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亦保证不了,更谈不上受教育、读书了。封建地主、牧主、奴隶主只顾拼命榨取人民血汗,而根本不顾人民的文化需要。中华大地寺庙林立,而标志国家文明程度的图书馆事业却无人过问,长期空白…  相似文献   

6.
陕西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作了述评,包括办馆条件、综合评估、队伍建设、基础业务、网上信息服务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书装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书装史研究成果有近百种,其中最集中的是图书装帧形式,视角较为独特、新颖的,有文化、对现实的影响、装帧与时代的关联等。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界存在不少重复介绍古书装帧形制的作品,具体内容、理论方法、认知模式、资料整理、研究队伍与结构等亦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古代编辑的产生是和古代正式书籍的出现连在一起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编辑家。古代编辑的工作特点 ,囿于历史的局限和社会的分工 ,表现为编纂、校雠和注释 ,且三者紧密相连 ,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学界提出民族关系思想概念后,近30年来,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民族关系思想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对中国古代或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关系思想的宏观探讨,也有对某个朝代或民族的某个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总结,既有助于专家学者全面了解研究概况,又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更将有助于民族学和思想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官制度的研究,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正史中的《选举志》,即专门记述选官制度的篇章。按现代社会科学的分类,此项研究一般则被划归“政治学”的范畴之内。不过,许多其他学科,如“人才学”、“行政管理学”等等,也都要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建国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作两个阶段:一是文革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女曲家活跃在元、明、清三代,她们中的大部分从事曲的创作,小部分从事曲作批评活动。同她们丰富的创作实践一样,女曲家们的批评实践也洋洋大观———其批评的重点在于女性创作的散曲、剧曲和男性曲家表现女性生活和心态的作品。中国古代女性曲评家的批评实践风格细腻,有女性独到的视角和见解,是古代文学批评史和妇女文学批评史、女性曲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编辑     
我国历史上把编辑称之为“校雠”。汉代著名学者刘向在他的《别录》中说:“校雠者,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者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古代的校雠,实际上类似于今天古籍出版单位的编辑工作。现在出版古籍的工作,也是先确定要出版的书籍,然后委托某些作者去搜集各种版本来进门校勘。校定以后,写一篇出版说明,对其书的时代、内容、篇章的变化以及评价来一个总的概括介绍和提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是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已有的研究在界定概念、厘清问题和提出思路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仍有许多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形成社会事业概念共识;二是具体地调查研究社会事业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表现和根源;三是在基础创新思路的同时,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四是跟踪研究社会事业改革的实践;五是研究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在长期的文献辨伪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从文献作者、文本内容以及文献流传三个方面入手考辨文献真伪的方法体系。从文献作者角度辨伪,主要考查书籍与撰作者的行迹、思想、学术水平、生卒年代等方面的矛盾,进而发现问题,做出判断。从文献文本出发辨伪,主要从文本中的文体、风格、语词、史实、称谓、制度、地理沿革等内容来考察是否与事实相符,继之判断文献真伪。从文献流传角度辨伪,主要考察文献在社会上流传时是否见之于目录记载、是否被别人征引以及是否有佚文流传等,依靠文献流传时存留下的印痕来辨其真伪。古代文献学家围绕文献的产生、内容和流传所形成的辨伪方法体系,是中国历史文献学极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事业中活跃着多种民间力量,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成为政府保障的重要辅助。考察中国古代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整体情形、社会条件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不锈钢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不锈钢发展形势,对我国2000年及2010年不锈钢需求总量及品种进行了预测,阐述了其设想.  相似文献   

17.
别集、总集均属于古代集。它们的编辑,尤其是别集的编辑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先秦时期章多以单篇流传;两汉之际,史家录作品由依类分别记录,到逐类记录;东汉末至建安时,别集雏形已形成。魏晋以降,出现以姓氏标明为集的《诸葛氏集》。最早的总集是晋挚虞的《章流别集》,而不是刘向所编的《楚辞》。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不少彝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特别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包括彝族本身在内的彝学家们,经过认真挖掘和搜索,发现了许多用老彝文抄写的诗文论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与《文心雕龙》、《诗品》同时期出现的举奢哲《彝族诗文论》和与沈约《四声谱》同时期的女诗人阿买妮《彝族诗律论》,唐代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诗歌的创作》、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还有宋代的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布阿洪的《彝诗例话》及轶名的《彝族诗话》。  相似文献   

19.
两汉是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为了考察两汉编辑事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有必要对汉代之前的中国编辑事业作初步考察。汉代之前,中国的编辑事业经历了两个形成强烈反差的历史期:先秦——中国古代编辑事业的形成期;秦代——中国古代编辑事业的“死亡谷”。中国古代编辑事业形成的标志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正式书籍形式的出现。从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刻符(距今约六千年左右)到殷商甲骨文及至商周青铜铭文,我国的文字经历了从单个的巫术符号到连缀成句的表意文字的演变。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后,就需要找到一种赖以依着的物质实体,这些实体先有甲骨、  相似文献   

20.
古代希腊修辞演讲术极具影响 ,后世罗马、中世纪及至近现代演讲艺术乃至历史著作均不同程度的能在古代希腊演讲术中寻找到原始模型。对古代希腊演讲术概况探析 ,初步缕清古代希腊修辞演讲艺术的发展线索 ,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古代希腊修辞演讲艺术在历史著作中的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