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振贵 《老年人》2005,(2):42-42
问:儿子儿媳感情不和,5岁的孙子长期由我照顾。最近,儿子儿媳准备离婚.都要求孩子随自己共同生活。请问:儿子能以孙子长期由爷爷奶奶照顾为由,优先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吗?  相似文献   

2.
郜桂菊 《老年人》2010,(4):52-52
问: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我住的小区里可谓“狗满为患”,被狗抓伤、咬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请介绍被狗咬伤后的处理知识。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因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孙子出生刚满月即和我一起生活。现孙子5岁多了,我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近儿子和儿媳离婚,孙子被儿媳领走,请问我这个做奶奶的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秋丽秋丽同志:探望权是《婚姻法》赋予当事人的一项实体权利。按《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依法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只能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妹等不能作为行使这一权利的主体。你和孙子共同生活5年余,对孙子的疼爱之…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13,(20):20-20
编辑同志:我今年75岁,5年前我与女儿一起居住生活时,将自己的二居室房屋过户给了女儿。因对我财产分配不满意,与我同住一个城市的儿子几乎每年看望我均未超过两次。特别是我多次提出想念孙子,可儿子没好气地回答说:你给你孙子什么啊,我来看望你已经不错了,想看孙子——没门儿!若我提出要求儿子带孙儿来看望自己,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相似文献   

5.
童言     
老钱 《老人天地》2010,(11):20-20
第三者 孙子上托儿所,接送自然归我这个退休族。接送孙子不仅可锻炼身体,而且听稚子嫩语也是一乐。一天,我去接他,在路上他悄悄告诉我:在他们班上有个"第三者"。我有些吃惊,问:"小孩子哪来的第三者?"孙子解释说:“下午我正在和芳芳玩积木,牛牛硬拉走她去玩小汽车。我是第一,芳芳第二,牛牛是第三者。”听孙子讲完,真是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6.
以画说世     
狠——苦 有部电视剧《我的丑娘》,描写老太太到儿子家当保姆、照看孙子,含辛受辱、苦不堪言。令人发指的不是这不肖儿子和受苦老太.而是这戏的编剧。“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从诸多韩剧里认识了韩国的婆婆妈妈、家长里短。而《我的丑娘》这种并不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戏”.难道不会让外人以为这是我们的婆婆妈妈、家长里短吗?制造这种“苦戏”的人.太狠了。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3日.是丈夫卢正方59岁的生日。然而,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兴奋地唤我:“卡娅,卡娅,你为我准备了什么生日礼物啊?”三年前,丈夫已经成了一个痴呆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一切,都是因为劣质酒把他害了。痴呆前,他是重庆市万州区歌舞团乐队队长、扬琴师。这一天,我依然为丈夫点燃了生日圩烛,儿子儿媳带着不到半岁的孙子也回来了,我噙着热泪为他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他似乎被这支熟悉的歌曲唤里了一点记忆,他捧起我的手亲吻,我突然感到手背上湿润了。天啊,那是他眼角没出的泪水。我对儿子说:“你看,你爸爸流泪了…  相似文献   

8.
抚养子女,谁的责任?黎全兴有一位离休干部,原来老两口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可是两个孙子到身边来以后日子就艰难了。他的大儿子离婚后,外出做生意,把个13岁的,%.交给了老人,由老人管吃管用。二儿子一见,感到吃亏了,也把4岁的崽交给了老人。老人说:“我管不了...  相似文献   

9.
退休回家抱孙子,这是中国大多数老年人的宿命。我也不例外。 宝贝孙子还不满两岁,儿子小两口就以工作忙为由把他撇给了我和老伴。从那以后,我们老两口的“中心工作”就是围着孙子转,以孙子的喜怒哀乐左右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宋超鹏 《公关世界》2010,(10):81-81
我去欧洲拜访客户,有两家公司的老职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65岁的老工程师,他在A公司整整干了39年,他说:我在这家公司经历了三位老板,爷爷、儿子、孙子,我与他们都相处的很好,我打算干到70岁。另外是一位49岁的女职员,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在B公司整整干了27年,  相似文献   

11.
涟漪     
我写过一篇随笔《艺术家的笑话》,说舞蹈大师戴爱莲从小生在外国,汉语说得不好。有一年在乡下搞土改,被狗咬了一口,忙去就诊。医生问怎么回事,情急之中,想不起适合的汉语,于是结结巴巴地说:“一个……大大的……汪汪……医生明白了,知道她说的是狗。医生问,狗怎么了?她说:“狗把我的腿当做了午餐。”我的这篇随笔中只是将这则笑话和另一艺术家的笑话作为例子,来说明艺术家的笑话都很可爱,无损于他们的形象。我还说:“政治家也有很多笑话,哪个国家都有。但是在这一类笑话中政治家的形象大多讨厌,如克林顿、勃列日涅夫的笑话…  相似文献   

12.
开心5分钟     
《伴侣(A版)》2014,(12):63-63
下一曲 今天挤公交,兜里装着手机听歌,听到一首歌结束后,等了一会儿还没有放下一曲。第一反应是没电了,然后伸手往兜里摸,然后发现手机不见了。被狗撵 我走路比较快,哥们儿在后面一直追,实在追不上就大喊:“你走那么快干嘛?有狗撵咋的?”我回头秒回:“还别说,真是!”  相似文献   

13.
王嵩 《当代老年》2013,(4):19-19
有一天下午,我在书房看书,孙子让我榨苹果汁给他喝,我就让孙子先把苹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孙子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了把刀,苹果在他的手上直打转,他拿着刀却无法下手。看着他笨拙的模样,我真是感慨万千:如今的孩子在大人的宠爱下,除了学习,不承担任何家务,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在大人的宠爱下丧失,难怪有许多孩子考上大学之后还需要家长陪读。晚饭前,我终于想出了一个策略。我问孙子:“你想不想在家里赚到你平时的零用钱?”  相似文献   

14.
九月 《老人天地》2014,(3):24-25
“奶奶,哄哄我,哄一次就吃饭……” 小孙子国庆长假前,给我打了个电话:“奶奶,快来接我吧,孙子想您想得,都要晕倒了……”严重夸张的说法逗得我和老伴儿笑得前仰后合,这美丽的谎言让我们幸福得不得了。孙子小天从小就是个能说会道的甜嘴儿,甜言蜜语的煽情本领我家无人能敌,出招必胜,百分百把我们“麻倒”。  相似文献   

15.
爷孙论短长     
正文 《当代老年》2009,(2):31-31
一天,上小学的孙子问我,是尺长还是寸长?我应声答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尺长了。”他又问:“那为什么电视里说‘尺短寸长’呢?”我连忙解释:“尺虽比寸长,但用在不同的地方,一尺也有显得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它用来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孙子听罢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16.
晓陌 《女性天地》2005,(1):48-48
孩子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跑来跑去,不知不觉就长大了,整个成长过程就是家长被无数烦恼纠缠的过程。过程一:6岁~12岁,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俗话说:“三六九,厌似狗。”小鱼儿从小就活泼好动,上幼儿园时经常和小朋友抱成一团在地上滚,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1,(14):13-13
编辑同志: 两年前,我的孙子结婚购买商品房时,向我借去8万元。当时,孙子写了借条并约定两年之内还款。年前,我也想改善一下住房条件,就拿着借条向孙子要钱。没想到,这个没有良心的小子接过借条说:“爷爷,您老也不缺钱,我借的钱您也要啊!”说着就把他写的借条撕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孙盛起 《老年世界》2013,(13):23-23
退休回家抱孙子,这是中国大多数老年人的宿命,我也不例外。但我相信很多老年人并不喜欢这样,因为退休后我们决不是无所事事的,以前无暇顾及的爱好可以重拾,许多利于身心的娱乐也可以尝试……退休后,孙子不满3岁,儿子、儿媳就把小家伙交给我和老伴来带。从那以后,我们老两口的中心工作就是围着孙子转。对我来说,还有一件事颇让我头疼,那就是小家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给他讲一个故事,否则就哭闹不睡。起初还好对付,我买来一摞幼儿故事书,每晚念给他听。  相似文献   

19.
冰玉 《当代老年》2006,(2):48-48
又是一个双休日,5岁的小孙子又拉起奶声奶气的拖音:“老生,花旦上场啊!”于是老伴和我分别拧着麻花步,舞着兰花指“锵、锵、锵……”地进入角色,开始我们“祖孙三口一台戏”的自娱自乐表演。  相似文献   

20.
邱连云 《老年世界》2011,(21):10-10
编辑同志: 73岁的龚大妈从超市购物回家,进到小区院子里不慎跌倒。这时身旁的一条狗猛地扑向老人,紧紧咬住老人的左腿,接着又向老人的面部咬去。龚大妈被这突发事件吓呆了,连呼救命,小区的保安将狗赶走。经医院诊断,龚大妈右耳软骨断裂,构成轻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