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语中的结构歧义是一种常见的歧义现象。结构歧义的出现是因为句子的表层结构相同,但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深层结构。引起结构歧义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讨论因定语和状语修饰关系不明而引起的结构歧义,并提出了排除这些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歧义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源的概念丰富了歧义成因分析中的微观描写手段 ,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歧义和歧义结构。歧义源是歧义的生发点 ,是触发歧义的最根本的动因。歧义源首先可二分为成分源和关系源。成分源为实体源 ,分为实词源、虚词源和兼类词源。关系源为非实体源 ,分为句法关系源和语义关系源。确定歧义源 ,以下三条优先性原则可以先行确立 :成分源优先于关系源 ,实词源优先于虚词源 ,语义关系源优先于句法关系源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语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本文主要以施受同形的歧义结构为例阐述歧义的潜在性及其自动消解。文章结尾指出 ,要使计算机准确地判断出这些潜在歧义格式的施受关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4.
英语歧义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歧义可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语用歧义。词汇歧义由一词多义引起,修饰指代不明与省略则产生结构歧义,语境不明则出现语用歧义。翻译时可通过语境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消除歧义,对作者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故意使用的歧义则要保留。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虽然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交际者往往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停顿、语言环境以及对歧义语言现象作出词语、句式上的增换、变换这样一些方法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6.
李学军 《殷都学刊》2010,31(2):98-102
结构主义语法学在分析歧义现象的成因时,将着眼点放在了语言结构内部成分的层次及其关系上。毋庸置疑,这种视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也有益于歧义类型的划分。然而用它来解释歧义产生的原因,则有循环论证之嫌。同时也不能预测某一歧义格式实例化后歧义的有无。  相似文献   

7.
歧义容忍度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容忍度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碰到不确定心理上的容忍程度,它成为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歧义容忍度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差异,说明歧义容忍确实是影响学生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英语歧义谈     
借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定义歧义,进而分析了语言交际中产生歧义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消除歧义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英语有意真实歧义的语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英语歧义分为无意真实歧义和有意真实歧义 ,着重从语用角度探讨了作为一种重要修辞手段和独特言语技巧的有意真实歧义被运用于文学作品及日常交际中所产生的积极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歧义谬误的语用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语用中, 谬误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其中歧义谬误的存在最为普遍。从语用学视角出发, 我们把歧义谬误界定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 在言语交际中, 如果某歧义现象成为交际双方理解的障碍, 那么该歧义现象便造成了歧义谬误。歧义谬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语言自身, 而在于语言使用者———交际主体。歧义谬误就是交际主体在对交际语言、交际语境和交际方式等因素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据此我们把歧义谬误分为语言歧义谬误、语境歧义谬误和交际方式歧义谬误等。在交际过程中, 歧义谬误的责任人可能是言语表达者, 也可能是理解者。避免歧义谬误的有效措施就是针对谬误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歧义研究的历史,过去几十年来的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可概括为四方面,即歧义的定义类型、分类方法及认知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歧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回顾的同时,重纠正前人的缺失,完成理论研究创新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讲语言歧义不仅是一种交际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而广告语很好地运用了语言中的歧义.本文运用认知理论来研究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找出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特点和倾向,并阐释出认知在广告语歧义消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整体性思维模式影响下的汉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模糊品格,这一品格使汉语诗歌的话语建构获得了极大的表现自由。汉语的模糊品格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两个层面,其模糊效应为汉语诗歌开拓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在诗歌创作中,汉语的模糊品格造就了多种多样的模糊话语方式,以语序错综造成的诗意凸显和浓缩、多义互生造成的诗意丰富和深厚、词语曲达造成的诗意含蓄和隐喻,都直接参与了汉语诗歌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14.
歧义容忍度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风格,又是一种情感,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早已受到英语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不同歧义容忍度的学〉--j者阅读的效率不尽相同,歧义容忍度过低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速度,歧义容忍度过高又将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准确性。适度的歧义容忍度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效率。英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另一方面也要传授消除歧义的方法和策略,提醒学生在阅读中保持适度的歧义容忍度。  相似文献   

15.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的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给英语教学和言语交际带来许多问题。结构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从图形一背景理论视角,通过言语交际中实例的分析,对结构歧义进行认知理解,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6.
徐艳 《河北学刊》2012,32(3):99-104
朦胧既非政治策略,更非修辞技巧,而是文学本体的重要特征。朦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语言按照独特的情感逻辑加以组织,而并不遵守现实逻辑。情感逻辑与现实逻辑间的张力构筑了美妙的朦胧场,这从肌理上模拟了情感之弥散特质。综观宋前诗歌发展史,存在着一条不断超越现实逻辑而创造情感逻辑的主要脉络:意象是语言离开现实逻辑而创造情感逻辑的最重要凭借;与之一脉,"无题诗"是更大范围的朦胧追求,在其失去题旨的同时也失去了诗歌总体旨意与现实所指的确切相关性。对有关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反省中国现代诗的朦胧与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庆红 《云梦学刊》2005,26(1):134-137
运用“生成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可揭示词语结构元素的内在特征和元素的组织方式及其规律,并解析交际英语中连读、同音异义及句法结构等引起的歧义问题。生成音位学重音规则对指导交际英语和处理语音歧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二语使用者处理交际语言歧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