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的责任     
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凝练得只有一句话:人,必须履行此生的责任。为此,不要空谈,要珍惜光阴。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都是不同的,于是每个人产生了自己对于生命的不同认识与理解。无论是短暂、精彩,还是枯燥。毕竟那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独特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感悟人生     
《北方人》2006,(9)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也是很短暂的。有的时候,这份脆弱的生命由不得我们把握。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应该浪费这份生命。上天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便是对你的恩赐,他给了你这份生命,你就应该好好珍惜。感悟人生,感悟一下自己的生命。你们可曾见过天空中的白云.我们的生命就如此一般.飘浮不定。是人都曾经迷茫过,我曾经很疑惑,自  相似文献   

3.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人的历史,都是在用现实的今天,送去昨天,迎来明天的岁月中度过的。然而,怎样对待今天却各有各的不同。贾文孝二十八年出满勤,就是珍惜今天,在今天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更多的工作,一天一天地坚持下来的。每个人的生命的脚印都留在自己的历史上了。历史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自己生命历程中的时间的留影。  相似文献   

4.
知云微言     
所谓成功的人生,不是高官,不是厚禄,而是退休之日,你觉得职场中的自己是敬业的,值得信任;迟暮之年,你觉得生活中的自己是友善的,值得尊重。一个人,走向完美,修身数十年;走向毁灭,迷失一瞬间。人生是一场没有返程的旅行,只能勇往直前。千里穿越,靠的是勇者无惧的脚步;风雨兼程,凭的是爱无悔的心灵。即使你整天诅咒生活,也改变不了你的人生,因为生活根本听不到你唠叨了些什么。生命,在每个人身上都演绎着不同的意义。在乐观主义者看来,生命是用来奋斗的、绽放的;在享乐主义者看来,生命是用来挥霍的、奢侈的;在悲观主义者看来,生命是用来痛苦的、倒数的。  相似文献   

5.
老人语丝     
《老友》2003,(10)
△仲质让人温饱,精神侠人坚定。 —宜吞·洪哲 △幸福只能从比较中去理解和体味。 —宜吞·洪哲 △人可以忍受不该你受的委屈,但不可以获取并不属于你的荣誉。 —九江.吴文俊 △对于人生来说,弃正可珍贵的是精神的年轻,是对事业的追求和探索,汁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对未来的幢憬和  相似文献   

6.
老人语丝     
《老友》2003,(2)
△伤感使人衰老,牢骚使人不思进取. —宜春·陈宏德 △奉承话是一种伪钞,只能在虚荣的心灵里流通. —宜春·陈宏德 △时间是生命的标尺杆,珍惜时间无异珍惜自己的生命. —宜春·陈宏德 △希望是蜜,滋润着平淡的生命;未来是诗,展现出神奇般的境界.—湖南·陈修生 △人生是一首诗  相似文献   

7.
珍惜     
人生是一条小溪,奔流向前,永不停息,纵然一路掀不起波涛,你也要流淌。珍惜每一分钟,也许会创造出奇迹。人生是一棵树,无限地伸向蓝天,纵然风吹雨打,你也要不断地成长。珍惜每一分钟,蓝天属于你。  相似文献   

8.
阮籍、嵇康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在珍惜生命的同时展开对礼教的批判;对于人生都有悲剧意识,一方面看到人生的虚无背景,却又肯定人生.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形象则简直是嵇、阮狂诞自傲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人之生命本真的问题时,必须联系到人之“生”与“死”两个方面,所以,虽然每个人之人生都显现为生命在时间长河中一维性的流逝,但却内含三重性:一是生理性血缘生命;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三是精神性超越生命,此之谓生命本真。人们只有真正意识到并自觉地从生命的三重性出发安排人生,才能引伸出正确的生命意识,拥有合理的生活态度,减少人生中的痛苦而获得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命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性命。生命作为一种众所周知的概念,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宝贵性这是生命最重要的属性,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明白。人们在遇到威胁的时候,都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命,远离危险。本能的反应就是上帝对生命的无私馈赠,刹那间会爆发出许多连自己都震惊的智慧火花。然而,珍贵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的。有个故事说,一位国王率领一队士兵穿过森林,见树梢之上有许多跳跃的猴子,于是张弓射之,众猴纷纷躲避,片刻间作猢狲散。只有一只聪明伶俐的猴子,自以为动作敏捷,可以同国王玩玩游戏,便不肯逃窜,在树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心灵自由问题,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其构成境域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都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就儒家美学而言,无论是"孔颜乐处"还是"曾点气象",都表现出一种对自身生命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珍惜生命、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其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的构成则都是心灵的自由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赵锐 《金陵瞭望》2007,(22):32-33
“人生是一条河流,我们每个人都是体验者,没有成功,没有失败,有的只是过程。我做生意就是想让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珍惜拥有     
每一个人都拥有时间、生命、尊严和自由;很多人都拥有鲜花、爱情、家庭、事业;还有的人拥有金钱、地位、名誉、权力;更有人拥有艰辛、痛苦、失败和不幸。拥有本是人生的必然。拥有的内容不同,便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任何拥有都是人生汗水和努力的结晶,即便是不幸和痛楚,也是人生的积累,亦可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以成为成功的前奏。对于拥有,本该极为珍惜,但生活之中常常是拥有了却不知其价,一旦失去,才倍感其珍贵。当拥有风华正茂的岁月,却任时间流水般从指间悄悄淌过;当白发一根根默默地爬上两鬓时,或许会幡然悔悟,却已是…  相似文献   

14.
朱成玉 《社区》2010,(2):7-7
上帝阅读着尘世的每一个人,他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了一本书。厚的、薄的、通俗的、经典的,还是无聊的?书是自己写的。对人生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对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每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面孔后面,都会是一段段的传奇经历,一段段的曲折故事,一段段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在用生命撰写着自己的那本书,无论高贵或卑贱、富有或贫穷、幸福或痛苦,就算只有自己一个读者,也值得每天抽出些时间来书写,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生如网,网似人生。你站在网中央,变成一个结点,你在动,网就在动,对面的人动,网也在动。生活在网中,你想接近他,他想靠近你,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愿  相似文献   

16.
读书的甜度     
马未都 《社区》2012,(20):5-5
我们知道读书一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当你真正能够把书读进去的时候,真正获得这种精神享受的时候,你才知道读书的这个乐趣。我们人生有两种乐趣。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物质的乐趣呢,很容易填满,对不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定是有边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边界在哪儿。  相似文献   

17.
选题     
踏出生命的华彩假如人生是海,那么,你只需回荡一圈圈美丽的涟漪即可;假若人生最火,那么你只需给予人们一丝温暖即可;假若人生是蓝天,那么,你只需展现你那个博大的心胸即可。把握心中最真的、最现实,最迫切的欲望,才会让人一步步踏出生命的华彩。——《谈欲望》江双爱  相似文献   

18.
张乾 《社区》2013,(30):52-52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不贪恋人生?每个人在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后,都要跨人人生的暮年。劳累了一生,谁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充分享受—下生活的乐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于各种压力,却厌恶人世,视余生为畏途,心理处于极度压抑、消沉甚至绝望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人生有时会有一种卑微的感觉,不管你是生而富贵,还是生而贫困,都无法逃脱这种感觉。山外有山,任何人都有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仰望苍茫、深邃的星空,任何人都会感到无可奈何的渺小。尽管这种情绪所占的比重,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它终究是人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特大伤亡事故频发,群死众伤后果非常严重,财产损失非常巨大,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警示,同时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其重要原因是尊重人的生存权利,珍惜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意识不强。安全生存原则应该是道德的首要原则。珍惜生命、善待人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