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活动是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本文通过对统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析,说明了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从理论上阐述了作为一级学科的“根”。统计活动是统计目标、统计主体、统计客体、统计手段的有机结合,作者逐一分析了它们与统计学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对目前流行于统计学界关于统计活动由统计主体,统计客体、统计宿体“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不同看法,从实践上说明了统计学的开放性及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中,张之洞是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对晚清末季的历史有相当影响。由于他从政时间长,经营洋务项目多,故对其认识颇有争议。笔者前时曾对其洋务活动的经济效果作过初步探索,如从广泛的意义说,该文只能反映局部情况。为此,本文再就其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活动,进一步作些考察,看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洋务究竟起过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认识,并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引言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哲学的应有本质、特性、功能,以及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它都必须孕育、产生和存在于该社会、该时代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因此,只有深入而系统、科学而理性地研究和把握相应时代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领悟和发现该  相似文献   

4.
论活动方式     
<正> (1)人的活动是人作为一种特定的物质存在的运动.“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的.”人只是活动着,才表明自身的现实存在——“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活动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也是人展现其本质的方式.如马克思所说,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物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人怎样生存,怎样生活,怎样展现其生命,是人的活动方式的基本含义,它包括活动的外显样态、内在模式或格局.在活动的要素、活动的目标、活动的程式、活动的结果等方面,它获得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不能简单的诉诸感性的直观,而必须遵循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路,对历史规律在作客体、直观的把握的同时,还应该从主体的角度去进行把握和理解。这是因为,历史规律虽然与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性趋势,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与自然界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和实现的。在自然界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自然事物和现象在完全自发的状态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相互适应而形成的。因此,自然…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活动的结构与过程刘秀萍科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活动,服从于一般实践活动的规律和特征;但是它有特殊性,其结构要素与过程环节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实践活动的功能与特点,需认真加以甄别,以有助于把握科学活动的内部机制。一、科学活动的结构正如其它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活动与社会时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时空范畴的独特视角是人的活动,这是由人的活动的性质和社会时空本身的 特点决定的。人的活动与社会时空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社会时空是人的活动的存在 形式,具有不同于传统唯物辩证法所阐述的时空的特性。研究社会时空的出发点就是要揭示时空 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联系和作用规律,使之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批评马克思的生产性实践概念是一种源于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生产强制,并且认为人的自我生成过程即历史是一种进步强制,这种进步强制将导致人自身的毁灭。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误解。马克思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质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与成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就大学生业余文化特征和作用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业余文化活动选择原则和方法,旨在使大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学习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的关系,实现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论区际经济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宝贡敏一、定义区域(或称地区,文中为了表达方便,常换用)指同一最高行政、司法、关税管辖范围内的,具有相对独立经济整体利益、整体效应的经济区域。它可以是国际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可以是同一国家内的省、州、市、县、镇,也可以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目的中最根本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权的最充分保障和实现,是发展的要义。人权的现实境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既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本文探讨了一般人权概念。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及其实现的一般条件,人权与发展关系等问题以及认清和处理好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元骧 《文史哲》2001,1(1):38-48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活动”的理论来说 ,活动论文艺观与侧重于从认识的角度研究文艺的反映论文艺观不同 ,它主要从意志的角度 ,把文艺活动看作是作家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在对象世界中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 ,它不仅是自由的 ,也是自觉的。并根据这一基本认识评述了当前我国文艺活动论研究的功过得失 ,在肯定其对于文艺理论发展贡献的同时 ,也指出了有些持艺术活动论观点的学者以强调艺术活动的自发性、自由性来否定艺术活动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的偏颇。表明活动论文艺观与反映论文艺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它们之间不是互相排斥 ,而是相互补充 ,有着理论自身内在而深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政治活动规律是时代赋予政治学的一项现实而迫切的任务。政治活动规律是主体为了利益而在围绕国家政权采取行动的过程中具有内在联系的发展趋势。政治活动的根源和目的是利益,核心是国家政权。在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政治活动的规律基本上是:实力性与组织性的结合,认识发展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互动性与多变性的结合,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结合。掌握政治活动的这一规律,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搞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社会评价活动是与个体评价活动相对应的、主体是群体的评价活动。对社会评价活动具体机制进行研究,是评价论研究深化的一个契合点。 一 社会评价活动形态的历史回顾 了解社会评价活动的历史形态,对于理解社会评价活动的机制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主要从人类历史的三个阶段对社会评价活动的历史形态的具体形式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道德作为与科学、艺术等并列的人类精神领域,有着自身内在的本质、结构与特征。本文从道德是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入手,力图证明道德既是社会意识、规范体系,也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许学夷早弃举业 ,对君王、官吏、科举制度乃至王位世袭制有大胆而深刻的认识与揭露 ,表现出晚明狂士批判现实、追求自适的精神。他一生极力避免卷入政治的漩涡 ,曾拒入东林。晚年好禅 ,以穷理为己任。其文学活动主要有结沧洲诗社 ,参与编定《澄江诗选》,在邑中享有盛名。而三百年后有知于天下 ,则缘其穷一生之主要精力编写的诗学论著《诗源辩体》。  相似文献   

17.
论区域旅游节庆活动与文化产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旭红  辛儒 《河北学刊》2007,27(5):243-246
节庆是一种文化事件,是富有特色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被越来越多地用做促进旅游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手段。本文以河北省旅游节庆活动为例,分析了旅游节庆与文化产业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旅游节庆既依托于文化产业建设,又是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旅游节庆中出现的问题要站在文化产业建设的高度上来考虑,文化产业要为节庆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给养和支撑,同时又要求节庆活动为文化产业建设进行反哺,共同实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逻辑和综合分析法,对远古文化与原始体育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体育的产生是人类生存本能的需要,早期人类在求生存的生产劳动中发明了射箭与投掷等动作,并在生活中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又发明了舞蹈和游戏,这是体育产生的基础;其次,原始社会的战争进一步推进了体育的萌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为着全面、准确、科学地规定主体,本文试图探讨主体的地位、活力与能力。一要对主体做出科学的规定,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就是主体的地位问题。主体的地位是什么?就是支配者的地位。也就是主宰者的地位,主人的地位。人被称为主体,首先就意味着他拥有支配的地位和主宰的权力,当然也就包含着以人为主的意思。相应地,客体就是一种被支配、被主宰的东西,它听命于主体,服从于主体,并为满足主体的需要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带着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震荡了全中国;它唤起了一代知识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推动他们投入时代的激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巴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巴金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他早期的思想探索过程却是曲折和复杂的。他曾经长期信仰无政府主义,由于他独特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