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葛金田 《东岳论丛》2004,25(2):80-83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滞后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下岗职工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要彻底清除限制农民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政策和规定 ,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
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农民工呈现出不同的就业取向,特别是两代农民工间的代际差异与代际转移现象共存.本文在分析两代农民工代际差异与代际转移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代际分流机制,其主要包括回流、截流和畅流机制,这三种机制是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障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流动就业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连续性特征,要求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能够随之进行转移。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以及社会保障网络在全国还做不到对接和流通,全国缺乏较高层次上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机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还存在诸多障碍。这些障碍的化解,有赖于提高统筹层次,规范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转移机制,建立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做实个人账户,提高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手段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青海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和自身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海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存在的带有区域性特点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从六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建立城乡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注重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反复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是多种原因所致,由于传统管理制度的制约与就业政策覆盖面所限,优化就业环境的相关政策出现了效应滞后性,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农民工转移就业面临着多种风险。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三种类型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制度与政策变化风险、实际收入变化风险、合法权益受损与社会保障缺失风险是农民工跨地区转移就业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也是导致用工短缺的深层原因。体制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应对跨地区转移就业风险并且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就业机会有重要影响,也有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就业的稳定。这一分析结果可为解释刘易斯拐点与劳动力短缺现象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6.
俞贺楠 《兰州学刊》2014,(5):170-174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带动下,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也正逐步发展,我国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就业的比例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加之经济下行、劳动力素质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凸显。比如,经济下行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产业转型升级与社会建设不同步导致就业问题仍然突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影响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农民工就业培训资金缺位影响其就业质量并加大不公等,这些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并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的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其在转移就业的过程中具有就业方式非正规化、性别歧视、就业层次报酬双低化以及就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突出特点。究其原因,主与女性农民工自身所具有的的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缺失有关。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和新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及早关注女性农民工,并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女性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8.
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对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年农民工和城市青年就业质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与城市青年相比,青年农民工在工作特征上表现出收入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就业稳定性差的特点;在工作保障上,表现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小等特点;在职业发展上,表现为技能培训比例低和发展空间小等特点。提高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应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提高青年农民工的基础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提高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障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青年农民工创业。  相似文献   

9.
若以年龄为标准.目前农民工群体可以粗略分为中老年农民工和青少年农民工两个亚群体.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两者表现出了明显的代际差异:中老年农民工倾向于兼业型就业与回流,呈现出"去城市化",进而"去市民化"的倾向,而青少年农民工则大多采取"完全离农型"的劳动力转移方式,非农就业和"市民化"特征突出.农民工的市民化应该是个代际实现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是青少年农民工.但是,由于现实的种种约束,当前的青少年农民工只能被称作"准市民",青少年农民工完全市民化的实现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和多维度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同时,实现1亿人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需要提高进城农民就业的质量,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而就业是市民化之本,基于就业转型的农民工市民化才是城镇化题中之意,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是实现农民的稳定就业。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存在着大量的就业形式分散性、就业收益非规模化、劳动权益保护非组织化和劳动关系不稳定性等非组织化特点的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农民工被动选择的结果,非组织化就业对农民工收入、人力资本投资、职业安全防护和城市社会融合形成约束,以致农民工被社会政策和组织文化边缘化。建议加强灵活就业者权益法律保障,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双挂钩和社会组织协调工作机制,推进进城农民工职业管理和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回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回流是2008年的热点,它将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为了积极应对农民工回流,必须以正确认识它为前提.为此,笔者从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有效需求不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及"推-拉"理论五个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经济生活、受教育状况、权益保障、政治参与等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情况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程度较低,农民工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急需进一步提升和培养,当前的制度设计仍然存在严重缺陷,影响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实行分层分类的差别化战略、分类型实行差别化的推进战略、积极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的总体思路;指出增强就业服务、实行制度创新、加强教育提升、加大社会融合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看,其就业类型各不相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信贷杠杆作用,加强金融服务,建立健全信贷支持的长效机制,为返乡农民工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  相似文献   

14.
徐芳维  邓元时 《东岳论丛》2015,36(1):128-132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体,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而言,有着明显的特征,其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强烈,能力更为完备。农村存量资产转移和资产建设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和意义。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却没有农村资产。这个问题只能通过资产代际转移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资产代际转移是以农村资产流转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只要进行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允许和促进农民工土地、林地林木、宅基地、房屋等资产流转,扩大流转范围,规范支持资产流转,自然而然地就会转移到新生代农民工身上。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新型劳动大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运用进化博弈模型考察了农民工流动路径变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动路径受就业概率、预期收益、工资弹性和流动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政策累积效应、收入差距缩小、推拉力量重构、利益诉求多元、产业梯度转移和人口红利下降是形成西部地区农民工流动路径变迁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民工就业?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农民工就业趋势预测;并在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民工就业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丽英 《天府新论》2004,(Z1):75-76
在现在社会保障不断得以完善的城市之中,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农民工们却被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所遗弃,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要进行户籍改革、消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使城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应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了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特点.选取27个省市1995-2008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最低工资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就业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数字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增强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因而可以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将2018年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匹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综合评价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该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信息改善效应,可以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人岗匹配、增强社会信任等路径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数字乡村建设对女性农民工、在婚农民工、中青年农民工、学历较高的农民工和已接入互联网的农民工具有更显著的就业质量提升作用。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各种积极效应,并有效缩小城乡间和农村地区内部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乡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相继出台;2010年初,<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也正式出台,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工这个为我国城市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群体终于开始逐步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分割,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没有走到最终解决的地步.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型、发展型和福利型社会保障将是解决广大农民工后顾之忧,使其免受贫、疾、老、苦之忧,获得应有发展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