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旭 《科学咨询》2005,(20):13-14
2002年底,在市区有关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完成了<重庆市兼善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建设申报>以及<重庆市兼善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建设规划>,开始了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在近三年的创建过程中,我们边探索边实践,在专家的引领下,明确提出了"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重庆,面向世界的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兼善中学由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930年创办。是重庆市首批示范高中创建学校、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0.5亩,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区分布合理、布局科学美观。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标准的塑胶篮球场、游泳池和足球场,现代化的学生公寓等设施设备。共有教职工240人,其中研究员2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2人,“名师工作室”2个(北碚区中学组共3个“名师工作室”),各级学科带头人45人。兼善中学秉承“舍得干、读兼善”,…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兼善中学,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于1930年创建,"合得干,读兼善"的兼善精神曾经激励了无数代兼善学子为着自己的理想实现而努力学习,完善品格,获得成功.在跨入21世纪的进程中,学校认真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办学经验,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为依据,以"三个代表"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府关于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指示,紧紧抓住重庆市重组优化高中教育资源这一重要契机,积极创造条件,跨入重庆市首批创建示范高中学校的行列,以期全面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兼善广场是重庆市兼善中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场地。这一场地的营造,是在市级示范高中建设过程中,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发扬兼善精神,构建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的结果。今年暑假,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周长奎等先后到学校视察工作,对集北碚地域文化和兼善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兼善广场给与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兼善中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着力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兼善教育新文化,凸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兼善中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着力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兼善教育新文化,凸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兼善中学,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于1930年创建,“舍得干, 读兼善”的兼善精神曾经激励了无数代兼善学子为着自己的理想实现而努力学习,完善品格,获得成功。在跨入21世纪的进程中,学校认真回顾和总结过去  相似文献   

8.
罗统碧 《科学咨询》2005,(24):11-12
兼善广场是重庆市兼善中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场地.这一场地的营造,是在市级示范高中建设过程中,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发扬兼善精神,构建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的结果.今年暑假,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周长奎等先后到学校视察工作,对集北碚地域文化和兼善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兼善广场给与了高度评价,周济部长称兼善中学"用先进文化育人,真正是一所好学校".现在,来校参观、指导和访问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教育界许多同仁,只要到兼善广场一站,便会切身感受学校的历史文化厚重,就会深深为广场所散发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和浓郁的时代特色所震动:广场是简约的,而简约中流露出一种大气;广场是古朴的,而古朴中闪耀着关注现实、影响未来的民族气质、文化性格和时代精神;广场是物质的,而这物质场景给人一种厚德载物的精神熏陶和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了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中有所作为,学校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的过程中,把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朝阳精神”升华为了“朝阳树人”的发展办学理念。对  相似文献   

10.
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在‘人文至善、科学求真,让学生创造生命的精彩”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积极争创“重庆市示范高中”,努力跻身于“中华千所名校”。在示范高中的创建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科研兴名校,科研出名师”的重  相似文献   

11.
璧山师范学校·璧山实验中学创建于1925年。近年来,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行政领导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职工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等。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50余人次,承担了8个市级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撰写论文400余篇,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的200余人次,每  相似文献   

12.
荣昌中学创建于1902年,是一所享誉巴蜀大地,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学校原系四川省重点中学,“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现为重庆直辖后的38所首批重点中学之一。近年来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学校体育先进集体”、“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和重庆市首批“德  相似文献   

13.
12月1日下午,重庆市“十五”重点课题《重庆市示范高中学校建设研究》子课题《“朝阳树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朝阳中学多功能室开题。市教委巡视员钟型泰、基教处处长万力,北碚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宝权、副区长黎德龙、区教委工委书记罗民、区教  相似文献   

14.
临江镇中学地处重庆市重点小集镇临江镇,是全国“创新学习”实验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永川市最佳文明单位和永川市德育示范学校。学校基础设施齐备,现办有25个教学班,学生1600余人,教师92人,平均年龄33岁,大学本科合格率88.8%,重庆市级骨干教师2人,永川级市级以上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16人。近年来,学校在“开拓创新争创名校”的目标指引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持以“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育人”之路,以严治校、以情育人、全面进行素质教…  相似文献   

15.
重庆兼善中学,是由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办于1930年。早在办学之初,就确立了“艰苦诚朴,奋发进取、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育人理念,其开明的办学思想,兼善天下的理想启迪,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青年。朱琳(李鹏夫人)、杨益言、刘德斌(《红岩》作者)、肖秧(原重庆市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咨询》2009,(6):F0004-F0004
重庆市朝阳中学,位于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重庆市北碚区。学校创办于1962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建设英才。重庆市直辖以来,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是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示范高中创建学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成为拥有教学班级66个,在校学生4300余人的大型完全中学。学校占地6.2万平方米,校园宽阔静美,四季鸟语花香,是求知求真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7.
一、示范高中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是重点中学进一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综观全国示范高中和我市示范高中的评审,其目的和重点都不是结果的认定,而在于通过示范高中的争创,使学校在重新审视现状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凸现示范性,凸现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综合办学效应,并带动我市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22日下午,重庆市渝西中学独立承担的两个市级课题“新课程体系中中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和“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研究”在该校多功能室开题。重庆市教科院发展所所长龚春燕、规划办胡芳,重庆市教仪处陈德光以及九龙  相似文献   

19.
一、示范高中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是重点中学进一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综观全国示范高中和我市示范高中的评审,其目的和重点都不是结果的认定,而在于通过示范高中的争创,使学校在重新审视现状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凸现示范性,凸现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综合办学效应,并带动我市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我校在努力争创示范高中的过程中,不断深刻内省,仔  相似文献   

20.
武隆县2000年“两基”验收以后,武隆中学便开始了创建市级重点高中的目标,在市教委、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县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克服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武中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经过历时五年的努力,于11月通过了市政府的评估验收,树立了武隆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悠悠岁月累累硕果武隆中学1942年创办于古老的羊角镇。在60多年的历程中,武隆中学以“尚德、睿智、求实、创新”为校训,努力实践,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优良传统,培养了一大批英才俊杰。刘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