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普遍语法中邻接原则为例,引述国内外有关实验研究,证实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可及性,并指出普遍语法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以普遍语法为基础的二语习得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中介语表征问题的争论。本文在回顾普遍语法可及性四种假说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涉及普遍语法的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并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在中介语表征方面的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学习水平组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特殊疑问句习得的测试,以普遍语法中邻接原则为理论依据,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可及性以及在特殊疑问句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受到母语知识及第二语言输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邻接原则为例,分别从生成语言学的发展以及涌现论的角度探讨了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在最简方案阶段,邻接原则可及性研究的目的是检验二语学习者能否重设疑问词移位特征参数,且强岛屿与弱岛屿要区别对待;而基于涌现论的研究则显示,所谓的邻接原则知识不过是信息结构和加工因素互动的结果,完全可以通过普遍认知机制习得。  相似文献   

5.
"定冠词+名词"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定冠词 名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介绍了认知语法和心智空间理论对这一结构的研究。指出这一结构的形成源于交际双方的互动,并且在听话者的大脑中有较高的可及性,使其付出较小的认知努力就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同时,这种可及性的程度是不同的,并构成一个连续体。  相似文献   

6.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杨成虎教授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转喻研究是继隐喻研究后的一种认知语言学新理论。这一理论侧重研究人类概念范畴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可及性机制。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转喻的认识尚不一致,转喻的认知机制和理论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语法研究转喻,称为语法转喻。  相似文献   

7.
汉语学界传统的描写性语法一直注重对具体语言现象的论述和分析,而普遍语法原则重在解释语法现象,找到不同语言中不同语言现象的共性。本文试图以深层结构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为出发点,探求将描写性语法和普遍语法原则相结合应用于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普遍语法在反身代词习得中是否具有作用这一论题,在学术界存在一些假设。研究表明,普遍语法的确制约着英语学习者对反身代词的理解,并且在习得英语反身代词的受约束状态时直接发挥作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参数重设是普遍语法、第二语言输入和母语知识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感实质上是一种隐喻,即通感隐喻,通感隐喻反映了各种感官特征的映射过程,这种过程遵循了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这一普遍的认知规律;感官域特征的相似性是基于心理联想的,并且受到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具有一种语言习得的先天机制,它是人类学会和使用语言的内因,这后来又发展成以原则与参数为基础的普遍语法.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普遍语法和集体无意识,得出普遍语法实质上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结论,进而说明普遍语法是外界环境和人的内部机制共同作用于人脑而留下的易于学会语言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评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人脑有一种先天的特定结构或属性,即语言习得机制,它是人类学会使用语言的内因。“普遍语法”是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研究“普遍语法”理论对认知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形成语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概述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完全可及、不可及、部分可及以及间接可及,但这几种观点均无法完全反映二语习得的全部事实。事实上,不存在普遍语法是否可及的问题,普遍语法是恒定的,它在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中以某种方式起作用。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言输入以及某些具体的语法现象和文化知识,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3.
《新著国语文法》的语法体系不仅在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领域影响深远,而且在中文信息处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其普遍语法观念、“句本位”语法体系、句成分语法观念、对字与词的明确区分、对动词的分类等均有助于汉语形式语法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相关程度的实证研究 ,并对这些研究作了分类 ;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论述了普遍语法对克服语言僵化的途径及其理论依据 ,认为普遍语法中“原则与参数”理论、“正面数据”等内容对二语参数的设置具有较强的激活功能 ,并认为“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和“输入假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概念合成理论、主体间性为基础讨论了隐喻的可及性。研究表明:隐喻的延展及建构背景影响着隐喻的可及性;在通感中,隐喻意义既可以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低的概念。也可以从可及性较低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强的概念;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视角、知识结构背景不同,隐喻的可及性亦不同;这说明了认知主体对意义建构和解读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英语报刊标题中指称语的可及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Ariel的可及性理论为基础,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标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可及性标示语在报刊标题中占了很大比例,低可及性标示语和高可及性标示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这与可及性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普遍语法在中介语表征中的地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遍语法对第一语言习得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然而是否对二语习得同样适用,有不同的观点。就普遍语法在中介语中的作用有两种假设:变量-环境模型假设和完全适用假设。  相似文献   

18.
乔姆斯基“天赋”假设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普遍语法存在的坚定信念上。普遍语法是大脑与生俱来的先天属性,是由基因决定。“天赋”假设具有唯物思想和辩证法的合理成分,同时与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也存在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UG讨论语言的核心内容,而二语习得的内容大多是边缘内容。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在习得条件、心理机制和习得对象与表征等方面具有认知差异,因此普遍语法在解释二语习得时具有不充分性。  相似文献   

20.
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针对他们这种状况,仅采用强调读写的语法翻译法已不能满足他们就业时对外语的要求,而仅采用交际法又不能适应他们基本功普遍薄弱的情况。故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交替使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