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文化”释义的可能性——与建构主义对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了中西“文化”概念的古义及其演变 ,阐释了建构主义的文化概念 ,分析了文化存在的三种形式 ,揭示了“文化史的妄想”,指出了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擒”字辨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代常用汉字中的“擒”字,是个古今字,它的古字是“禽”,本义是“斩获”(杀死),后起义是“擒获”(活捉);前者可称“古义”,后者可称“今义”。很久以来,人们就忘却了“擒”字的古义,而只用它的今义来解释古代典籍,结果常常弄得生死不分,人鬼莫辨,往往把无头死尸当活人来俘虏。因此,有必要对“擒”字的字义予以辨析,这对研究古文字字义,清理古代文化遗产,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3.
释“关”     
宁夏方言词“关”的基本意义是:将一物插入另一物中使之不易脱出。这是“关”的古义的保留。“关”和“管”、“贯”等是同源词。“关”和“弯”在“开弓”的意义上是词义引申形成的同义词,不是通假字。宁夏方言词“关”的本字应是“关”。  相似文献   

4.
新月 《百姓生活》2013,(8):43-44
“激情吻照”搅乱夫妻平静生活 陆茵今年29岁,是河南郑州市一家移动通信公司的职员。平时,她酷爱户外运动,经常和驴友游走于崇山峻岭之间。 2012年9月初的一天,陆茵在家里收拾行囊,准备和驴友一起外出爬山,女儿在书房里看画书,丈夫赵斌忙着上网。突然,书房里传出赵斌气急败坏的叫声:“陆茵,你过来!”陆茵一进书房,就被丈夫一把拽了过去。赵斌指着屏幕上的照片大吼:“你给我说说,这照片是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5.
《诗经》“副笄六珈”古义钩沉丛文俊(吉林大学古籍所副教授长春130023)关键词诗经副笄六珈首饰制度文化《诗经·君子偕老》是“庸阝风”中的名篇,名物制度的特点突出,并有较多的文化色彩。遗憾的是,从汉儒注经至今,对该诗的解释尽管众说纷纭,却无一达诂。其...  相似文献   

6.
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有的学生学有所成 ,而有的知之甚少呢 ?悟性不一。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 ,接受父母遗传信息不同 ,自身心理素质不同 ,自然接受同一道理的悟性高下不同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学的思考。通常语文教学中的“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在我们看来 ,它应该是说阅读主体直觉力、想象力、理解力瞬时性的三位一体 ,是阅读主体感性经验的突然升华和飞跃。“悟”的古义为觉醒、理解。读书要讲究“悟” ,其实古已有之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思”…  相似文献   

7.
逄春阶 《社区》2011,(35):15-16
见过许多书房。绝对没有见过比贾平凹书房更奇特更“另类”的。我们进门的时候,恍惚是进了一个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释“成”     
许慎认为“成”的本义为“就”。然从“成”字的古文字字形结构、“成”字古义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及“成”的词义引中线索等方面来考察,“成”的本义当为“城”,即用兵器守卫着的、能容纳民众的聚居地。另外,经过对“成”在其基本义基础上 乳形成的一族同族字的考察,也发现这些同族字的意义都与“城邑”义有关,这又进一步证明“成”之本义非“城邑”义莫属。  相似文献   

9.
《诗经》成词流布于当时的“民间” ,在当时是“常言”。因为是上古村社时代特定的社会组织 ,生活风习和物质文化的记录。“稼穑”颇有今所谓“自食其力”的味道。“耦耕”指三代“二牛三人”举家协耕的耕作方式。“清明”是春耕时节天雨转晴的天象征兆。“辰告”即关于“农时”的“诏诰”。“农郊”有“娶女”之古义  相似文献   

10.
芦雅 《社区》2013,(3):44-44
2012年,红梅街道深入推进“家文化”建设理念,以群众性文化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规定动作”加上“自选动作”,围绕主题开展“大家”活动,结合实际丰富“小家”特色。典型聚共识 在翠园世家蒋经亚的书房内,除了各类藏书外,有5本厚厚的没有书名的“秘籍”。打开一看,原来是夫妻俩坚持看报积累下的内容精华。十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把喜欢的文章和文化常识剪下粘贴在本子上,并在每本的封面上标明类别,如今,已涵盖了字画诗词、文物收藏、花卉奇石、名胜古迹等15类内容。凭借着坚持学习的劲头,蒋经亚一家被社区居民评选为“书香家庭”。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遵循现象学阐释学原则,面对海德格尔思想文本自身,解读海德格尔诗学言论的意旨。作者认为,海德格尔界说“诗的本质”乃存在之创建、通向存在之近处和神圣,以及界说“诗人的使命”在于道说神圣、还乡和期待上帝,都表达了对现代主体形而上学所导致的“贫困时代”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思考,指示着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切问,体现了海德格尔“反主体形而上学”之思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教师在回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中“推”与“敲”的优劣时,往往以故事的演进、情节的展开为依据,他们认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只不过在叙述着贾岛自己一段拜访友人的经历,情节之外所有的诗性因子就这样被他们一一抹杀。其实,《题李凝幽居》的主题应该是突出李凝居所远离尘嚣的岑寂,在创作方式上存在着“妄想揣摩”的可能性,并非一定是其行程的实录。  相似文献   

17.
"譬"、"喻"因含义相近常被人们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名辩思想和因明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它们在缘起、论证方法、悟他目的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从推理的结构、形式的稳定性等方面来看,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名辩学之"譬"是一种独立的推论形式,而因明学之"喻"只是推论中前提的一部分;形式上名辩学之"譬"相对稳定,因明学之"喻"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别;方法上名辩学之"譬"大多使用类比、比喻说明问题并且例证详尽,因明学之"喻"与"譬"大致类似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也并不相同。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主义同时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在其演变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初的情感认同过渡到与国家根本属性的理性认识相结合的现代涵义,呈现出以地域意识为核心、民族自决和民族利益为表现形式、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三大特征,并形成了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利益认同三个层面的互相叠加、互相包容的语义特征。全面认识和理解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