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麦佶妍 《探求》2005,(3):38-41
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虽然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全面贯彻和实施这一方略,作为执政党就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作为政府就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行政权力作为看得见的手一直在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但行政权力如何运用才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行政权力之所以被人们所重视,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一种对利益集团有益的特殊资源。我们必须对行政权力的使用进行监督与约束,包括政府在内的组织都不能无限地使用权力,必须从制度设计目标、投入产出比较等方面找出行政权力的边界。行政权力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理想的要求是更好地保障社会总体利益。  相似文献   

3.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观。执政观是依法行政的根本问题 ,从根本上影响着执法水平。必须用权力来自人民 ,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教育全体民政干部 ,纠正各种违背党的宗旨的错误倾向 ,形成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主权在民的权力观、使命感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检查、评价依法行政的时候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准则。始终把确立高效廉洁有序的工作机制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方向和要求。根据民政工作的特点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4.
执政党建设在当代中国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政治发展的水平。从最基本的权力关系——党权、政权和民权的关系出发推演当代中国执政党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及几个核心问题,可以肯定:(1)执政党改革最重要的功能是具备吸纳社会力量的能力;(2)执政党改革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市场规律;(3)执政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途径是民主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卫东 《社科纵横》2003,18(4):15-15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变质的思想根源在于少数国家公职人员缺乏正确的权力观.本文分析了权力扭曲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必须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6.
曹美菊 《探求》2005,(Z1):14-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高"五种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一个政党是否能长期执政,并不完全取决于执政党的主观意愿.任何一个党作为执政党,都有长期执政的强烈愿望.但客观上,各政党执政的实际效果大不相同.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人执政,怎样执政,以及如何认识、尊重和把握执政的基本规律.许多国家的历史表明,执政党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不在于宣称自己多么正确,也不在于为自己执政制定了多么系统的法律依据,而在于是否注重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再认识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党)执政基础问题、 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 共产党执政目标(奋斗目标)问题的再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再认识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再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遵循"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再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的深化就是深化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要充分认识社会基本矛盾不会变化而社会主要矛盾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8.
陶君平  张翼洲 《探求》2005,(Z1):36-37
执政党要提高执政能力,治国理政,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全的执政权力监督机制.这是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宪政关系以及党与法的关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0.
一谈到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学派,人们自然想到汉斯·摩根索;一提到摩根索,人们自然又联想到他那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广为人们阅读的著作《国家间的政治》;而一想到《国家间的政治》,人们头脑里便赫然出现“权力”这一字眼。因此,对摩根索权力观作一评介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摩根索的思想,加深对现实主义学派的了解,进而深化我们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国际社会的认识。一、权力的含义及其地位在摩根索看来,政治领域中的权力不是“人对自然的权力,不是诸如语言、讲演、声音和  相似文献   

11.
我党新执政理念的意蕴与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对全党提出,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在新的历史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全新执政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情为民所系”解决了世界观问题;“权为民所用”解决了权力观问题;“利为民所谋”解决了价值观问题。这种全新的执政理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的概念及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子系统,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它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救助就是公共救助。目前,国内学术界很少使用公共救助的概念,也未对社会救助和公共救助做具体区分。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社会救助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以“三个代表”为纲领全面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主化建设的执政党 ,必须首先实现自身建设的现代化。这是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和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 2 1世纪 ,怎样把我们党建设成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问题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根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 ,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那些不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习惯和做法 ,大胆探索与“三个代表”要求相适应的途径和措施 ,进一步实现党的队伍素质的时代化、党内生活民主化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赖南波 《探求》2006,(Z1):4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目标的客观要求.国家政权中的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主要由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来行使.各级领导干部个体能力的提高,构成了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提高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任务,党的执政能力才有最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依法执政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的过程,是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依法执政方面还存在党法关系处理不当、党政不分等问题,通过将执政党的领导纳入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范畴,完善对执政党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制度,提高其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其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娟 《社科纵横》2008,23(1):27-29
我们党对党风问题和作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在历次党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革命时期党章对作风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指出优良作风是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执政初期党章对作风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认为作风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党章对作风问题高度重视,强调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论影响政党执政绩效的几个关键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党执政绩效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党在执政中能有效控制公共权力,顺利实现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执政党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党的职能,提高执政效率,以执政的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的  相似文献   

18.
丁玮 《社科纵横》2011,(8):21-22
权力观的核心就是明确权力从何来,权为谁用的问题。权力观由世界观决定由此构成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地位观、利益观密切相连。权力观错位现象主要体现为权力私有化、自由化、商品化、亵渎化、集中化、享受化。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关系到人心的向背、改革发展大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执政党必须具备驾驭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能力。随着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而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滞后,使其执政能力受到削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执政党必须树立全新的执政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格局;通过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扩大党内民主,提升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陶波 《江右论坛》2007,8(10):1-4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的两个核心问题.公民权利保障必须是宪法的核心价值目标,国家权力的授予和控制则应该是宪法最基本的内容,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