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尘埃落定》是"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人"阿来极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它以一个"既傻又不傻"的"傻子"视角描述了在土司制度即将瓦解的非常态社会里,为了生存,人与人、人与命运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人性本相,在人性异化的土司社会里,这一群人注定是要失败的,最终,人、人生、战争、欲望、财富都变成了尘埃,走向虚无。通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相关观点,从这一个"傻子","傻子"与他者,"傻子"的存在与自由等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中这一个"傻子"形象的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存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说的"傻子",不是头脑智商有问题的弱智的人,而是在利益好处面前表现得比较"傻"的人。这样的"傻子",其精神内核是有原则操守,仁义至上,轻利重义。这样的"傻子"其实并不傻,和那些精于算计的"聪明人"相比,他们信奉的是奉献,抛弃的是个人享乐;他们讲的  相似文献   

3.
《尘埃落定》选择了麦其家的傻子二少爷为叙事视角展开叙述,但在实际的行文中我们发现,这个傻子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而并不具备傻子叙事的典型特点。作为叙述者的“傻子”具有全知全能叙事的特点,能知晓超越的时间、空间,并能通晓人的内心。傻子话语还具有多重性,他的话语表现为对话性质。傻子视角的神秘性和宿命性实则是藏族佛苯结合宗教传统的影响,而多重性又体现出现代性对民族文化的入侵。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作品中不乏"傻子"形象,与她小说中众多充满灵气的人物形成极大反差。在其新作《群山之巅》中,装傻的单夏和被害的陈媛作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傻子,进一步充实了迟子建的"傻子"人物序列。通过其独特视角和社会处境,展现了"傻子"狭窄的生活空间,并以"傻子"的结局反思人类的终极幸福,由此完成了"傻子"形象的功能转变。这体现了迟子建追求理想人性的价值取向和不断调整创作理念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5.
<士兵突击>一反当前电视剧艺术的潮流,塑造了许三多这一近似于"傻子"的人物形象,张扬了坚守、执着的精神品质,为电视剧艺术构建了一种新的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日益明显的傻子叙事。傻子视角叙述是一种有意味的叙事策略。通过对此类文本的平行解读,旨在论述蕴含其中的文化隐喻,并尝试概括傻子叙事的表象特征及其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个傻子、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聪明人,历尽艰险,爬上一座高山,见到传说中的神。神被3个人感动,决定帮他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傻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试探着说:"天太冷,我想要一件羊皮袄。"神挥一下手,他的身上就多了一件羊皮袄。羊皮袄做工精细,又漂亮,又暖和。傻子开心的笑了。不过很快他就开始后悔。他想,为什么不跟神要两件羊皮袄呢?正常人想了很久,对神说:"我想要100万美元。"神挥了  相似文献   

8.
"傻子"的智慧--论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傻子母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傻子故事一直是民间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傻子故事作为聪明智慧故事的反向类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有着深刻的哲理精神、文学的反讽意义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笔下塑造了众多生动逼真、洋溢着人性之光的"傻子"形象。作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类,"傻子"是作家审视现实人生、思考人情世态的重要载体:借助"傻子"独特的视角洞见了另一世界的自然诗意;在貌似怪异的言行中反观了冷漠的人情世态、日渐缺失的人性本真;在对苦难生活的执着反思中表达了对理想人性的追寻。这体现了作家独特的想象乡土和建构理想家园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一、傻子的故事在壮族民间故事中有一类傻子的故事,各地都有流传。主人公是不懂生活、不明事理、不知世情的傻子,故事讲的就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碰壁、每每失败而令人发笑的事情。这些傻子大多是少年,有的故事虽也点明是富家或穷人的孩子,但大多数故事并不注意他们的“家庭出身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