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由宪法所确认,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的特征、实施及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完善相关法治是破解宗教管理、打击和遏制宗教极端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法治,是保障新疆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保证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依法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治理是强化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保障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管理宗教事务,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坚持推进宗教事务治理创新的法治建设,积极健全国家法律与国际反恐合作机制及与地方维稳法规相互衔接配套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时期我国宗教发展迅速,宗教事务管理日趋复杂化的实际情况,探讨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对于依法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宗教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SWOT分析表明,新时期我国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具有基本法规框架体系为支撑、宗教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多等优势,存在宗教基本法空缺、管理地域环境差异大、管理手段行政色彩较浓厚、管理人才缺失、机制不健全等劣势,面临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社会管理创新以及法治国家建设等新机遇,需要应对国内宗教纷争、宗教矛盾激化、国际宗教势力渗透与干扰等挑战,进而从加快宗教立法,完善宗教法律体系、优化政府管理职能与手段、加强宗教法治化管理人才培养、健全宗教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表明应重视道德的法治价值。道德与良法的创制,司法工作者道德素质的完善与法的适用,行为主体良好的伦理意识与自觉守法三个层面显现出道德在法的创制、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之间的价值关联。  相似文献   

5.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树立宗教教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将宗教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对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我省依法治理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宗教法治不仅是全民参与、全社会"互动"的过程,而且政府在"互动"中应发挥协调沟通作用,实现由人治、权治,向法治、从管理到服务、由"制约"向"引导"方面的转化。宗教法治需要对宗教界人士和全体公民开展法治教育,宗教法律在自觉、自律的基础上得到普遍遵守是宗教法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通过宗教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动态管理模式,实现宗教法治管理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区分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以及宗教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性。尊重习惯与规范行为,处理好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行为之间的关系,制定信教群众、宗教工作者、宗教活动及其场所的行为规范等,是宗教法治理念、模式与路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法律信仰不适应中国,我们应该用"法治认同"代替它。法治认同内含着对主体价值的尊重和权利的维护,它适应了中国公众法治素质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对中国法治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和长期性保持理性的认识。"法治认同"尤其要求当权者对法律的遵守和服从,有利于实现认同主体的普遍性;它为对抗现实生活中的"恶法亦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对法治认同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对人们正当利益的承认和维护,是法治认同形成的现实基础;政治的秩序性、民主性、合法性,与法治认同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疆对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一直很重视,自1994年就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这比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要早11年。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本文将从宗教事务管理内涵及模式、加强和创新新疆宗教事务管理途径、对新疆不同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实证研究以及宗教立法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现阶段加强和创新新疆宗教事务管理需要深入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已经有十年了,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建设进程迈入全新阶段。宗教工作实现了从政策主导向依法管理的转变,并已形成有关宗教事务管理的法规规章体系。作者采取法社会学的立意抽样方法,面向五大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以及普通非信教群众,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现状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座谈和实地调研,对教职人员的备案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宗教国际交流管理、利用宗教进行不正当行为的管理以及对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等问题进行分地域、分宗教的讨论评析;并在揭示当前中国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和建言,从而为寻求合理的政策体制安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对于宗教事务的管理,从以政策调整为主过渡到政策指导和依法管理并行并重,强调在政策指导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仅要规范宗教信仰者,也要规范宗教事务管理者。只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才能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治要求加强国际法的立法质量和系统性,改善遵守国际法的状况,完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外空国际法治面临着条约内容严重滞后、新领域依赖软法治理并出现碎片化趋势、外空法的执行单纯依赖国家意愿、欠缺外空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外空国际法治的发展有赖于适时修订五大外空条约,进一步完善外空软法,改进外空条约的执行情况和建立有效的外空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宗教领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挑战与冲击,新媒体环境下宗教问题变得愈加复杂。目前我国宗教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宗教更多地依靠互联网自律与加强互联网的管制等措施来管理。因而,要解决当前的宗教问题,首先在于完善我国宗教领域的法律法规;其次,应当提高宗教管理干部和宗教人员的法治观念与法治能力,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构架下从事宗教活动;再次,应提高社会公众的立法参与和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对宗教事务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环境法治的基本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环境法治的重点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调控、协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治建设的基本路径不应只局限于环境立法、环境执法与守法的互动协调,更应从环境法的"善治"路径、环境法治的"控-导"路径、环境法治的软(法)硬(法)兼施路径、环境行政权三分路径、环境实质法治路径等方面展开.同时,还应关注与总结我国环境法治的规律,核心是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经济活动的法治环境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中,法律赋予管理者管理经济活动的权力与经济活动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及其运行所形成的一种氛围.经济活动的法治环境属于社会文化环境,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氛围,属于社会人文环境,具有区域性特点.它以系统的经济方面的立法为基础,加之公平的经济行政执法,公正的经济司法以及经济活动主体对法遵守等要素构成.其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经济活动的产业特征可以划分为单一产业型法治环境和综合产业型法治环境;根据经济活动法治环境形成的动因划分为国家主导型法治环境和市场需求型法治环境.经济活动法治环境具有对经济活动的规制作用、保障作用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法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宗教事务管理一贯采取诱导多元宗教信仰制衡的作法,让不同宗教在相互制衡中消解其负面效应,这是我国传统宗教事务管理的宝贵经验。同时,儒家思想的“严华夷之分”又导致对原始宗教的冷漠歧视,将其排除在宗教信仰规范管理之外,致使对原始宗教的法制管理长期脱控,这是今天我国宗教事务管理应吸取的教训。原始宗教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应当隐蔽在一神教初始阶段的阴影之下,应加大对原始宗教的调查和研究,从宪法、民法、刑法及社会治安管理诸层面强化对原始宗教的法制管理,使之成为我国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正常的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法治为企业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它要求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遵循法定的方式,排斥了个别人员的恣意和擅断,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使企业的决策更趋理性。企业法治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核心工程,是企业健全的运行体系和良好的运行状态,是整个企业成员对制度发自内心的遵守和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企业秩序与状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法治具有鲜明的科学内涵,企业法治具备完善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农村行政法治建设是中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分离并且必须同步进行的重要方面,是建设法治中国、实现农村经济全面转型的内在要求,是农村政治民主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由于受传统观念特别是计划体制下"管理论"、农村居民素质、舆论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行政法治建设受到极大限制。为了真正实现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精神,推动农村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实践中必须消除其推进过程中的城乡差序格局,克服"管理论"的片面性,转变"行政即命令"、"法即义务"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强化监督行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法官的职业伦理是在法治的价值取向下的法官的职业化过程中的衍生物,是在法治的背景下从事法官职业处理与相关当事人之间关系时所应当遵守的那些准则和规范。而新中国的法官职业是以民主为基本的理念,同时揉合了"案结事了"的职业定位而建立起来的,它缺失法治的理念,因此,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建设应当以法治为根本的理念进行重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多宗教的东方国家,日本的宗教具有宗教形态多样化、信教人口比重大、教徒结构复杂的特点.日本很早就将宗教事务纳入了法律治理的轨道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逐渐建立起一个涵盖了宪法及基本法律、特别法律、内阁政令、国际公约等多个层面的宗教法律体系,同时也通过相对完善和有效的法律实施,使宗教法律体系确立的抽象原则和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具体化,从而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宗教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宗教法治模式坚持以法律为主导、以政策为辅助的调整方式,且具有法律制度健全,辅助机构完善,司法解释与时俱进的特点,从而使得日本的宗教事务法治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日本的宗教法治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将为中国宗教法治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法治"在墨子那里叫"治法"."治法"以"法"、"法仪"、"法度"为治国的标准."治法"之"法"即为"仁"之法,即为"兼爱"之法,为"义正"(正义)之法,为"尚同"(平等)之法,为"天志"之法,为"法天"(或"则天")之法,为"中效"之法,为(百姓广泛参与的)"谈辩"之法.墨子的"法治"观展示了"法治"之法的规则性、规范性、普遍有效性、强制性、实践性、正义性、平等性.因此,墨子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位主张"法治"的思想家,而且还因其独具"现代性"而使其成为"法治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