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劳动制度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模式和近期对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改革十年来,我国劳动就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特点,不仅可以为深化劳动制度改革指明方向,也可以为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我国劳动制度的形成及改革的历史回顾解放前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这种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旧中国的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混杂体。除劳动力市场外,另有封建把头制、包身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在劳动用工制度和企业劳动力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加强对企业劳动力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以便创造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一、现行制度的主要弊端当前劳动制度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在用工制度上,表面看似乎传统的固定工制度被打破了,新招工人都实行“全民合同制”。但这种合同制与原有的固定制相比,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此还是集体工、临时工纷纷争取向全民合同工转制。前几年,有关方面对集体工、临时工开了一个到一定年限可以转为全民合同工的口子,引起了集体单位的“集体工”和“临时工”的攀比,都强烈要求转制,甚至有的未达到要求就闹事,组织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所以成为历史的必然,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比资本主义更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劳动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劳动制度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更好地安排劳动就业、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原则。总的要求应当是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坚持统一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自主权和个人的择业自由。1、企业应当有权在国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为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项惠及万众,而又困难重重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明晰目标,理清思路,制定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一、理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一)抓住制度建设的关键,加快法制化进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法治基础薄弱,使得社会保障的法制观念、意识和实施执行中的力度,都大打了折扣,造成制度刚性严重不足。一是,收支管理监督严重弱化。即制度上缺乏刚性,造成保障力度弱,征收管理软,支付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历史条件还未消失1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刚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劳动力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历史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法律上承认劳动者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性。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活来源,所以劳动者为了生存而被迫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是因为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能发生价值增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增殖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生产资料不再被资本家占有,而是由劳动者共  相似文献   

8.
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使之真正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是关系本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所在。从目前实际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尽快解决,否则将影响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准确捕捉目前粮食企业改革的难点、重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指导粮改实践,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一、对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现状的总体评价及成因分析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虽经过“两线运行”机制改革,但由于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地方、企业、职工由于利益关系难以协调,在实际中没有多少进展。因…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所以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必须全面进行劳动、工资、保险三项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三项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下面就劳动用工制度的有关问题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下,国有制企业如何才能真正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呢?实践的需要推出了公司制的思路,而国有企业推行公司制,就会涉及到产权制度改革,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公司制、产权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一、承包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基本特征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产权关系明晰,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并在企业内部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它不仅要求企业具备对市场供求变动作出灵敏反应能力,还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制度这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劳动用人制度,在历经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和实践之后,在经过人们从不理解到拥护的嬗变之后,在摒弃了几十年一贯制的固定工制度之后,像一尊丰碑矗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宽阔的大道上。到1996年末,重庆市城镇企业168.5万职工与企业订立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与此同时,全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也已全面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末,提出以纺织压锭为突破口,实现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由此,三年攻坚目标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的硬任务。一、能成为21世纪开元之年最有悬念的问题吗?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经济波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惯性运动。在这种惯性运动中,会引发一部分行业、一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且在一定的时段内,亏损制而不止。如纺织业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五年亏损,到1996年净亏损高达106亿元,亏损面为42%(不包括潜亏),涉及职工180万人,资产负债率高达82…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朱庆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保障的作用和地位日显重要,它通过建立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网,避免了在市场竞争机制运行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由此引起的社会震动。它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资本和劳动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国际的、历史的视角探讨权力、资本和劳动的相互关系,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应该是政府、资本和劳动三者之间互相平衡和制约,恰当处理三者关系,是一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借助全球(新)殖民体系和本国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使得全球资源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而实现政府、资本和劳动的平衡和制约.在我国,由这三者关系所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协调好此三者关系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6.
一、成效评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劳动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保险制度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这三大制度的改革,已经历了十多个岁月了,总的来看,成绩是基本的,理论、政策上有突破,制度上有改进,工资水平有提高,职工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促进了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在“搞活”原则的指导下,初步地改革了劳动制度。劳动合同制已在全国广泛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方针,已经被“在国家统筹规划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所替代。 (二)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转移”原则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开店办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国不少地区都呈现出“农、林、牧、副、渔”,“工、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彭庆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劳动制度改革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为了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已经全面铺开了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改革,这就从根本上废除了过去那种“一配定终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劳动制度改革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为了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已经全面铺开了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改革,这就从根本上废除了过去那种“一配定终身”的固定工制度,打破了那只单纯向国家和企业“坐等靠要”的“铁饭碗”,这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在职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近几年各地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改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相当多…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黑龙江省的企业产权改革,对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缺乏一个基于省情的深刻认识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确实把握而确定的产权改革的总体思路。尤其是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及小型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恰当地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及产权改革当作近期的主攻方向。 2.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为股份制后,在运作上多数仍沿袭原有模式,多数企业仍有主管部门,有的企业还要上缴管理费;董事长和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仍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董事会形同虚设;一部分企业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等方面也没有根本改变。 3.企业包袱沉重,制约产权转让。由于计划经济下政企不分,国有企业在生产的同时,还承担了一部分政府及社会的职责,如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业人员的安置及职工的医疗费等等。这种状况.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和没能力承接,一时难以改变,加之亏损的国有企业多,企业拖欠的银行贷款和外单位债务无力偿还,这此包袱也制约了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面积推开。  相似文献   

20.
一、比较现代企业制度的两种形式及其差异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国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平差万别。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过程、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总有差异,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自然也或多或少各具特色。但是,撇开一些过细的细枝末节,现代各国的企业制度形式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美国企业制度形式美国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的企业制度形式虽然由英国式转化而来,但其发展却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美国企业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私人所有制,明确的个人财产关系是美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此前提下,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