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要实现"由富到强",不能简单照搬"由贫到富"的经验,而应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跳出来.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为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创新发展的侧重点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协调发展的侧重点从"补短板"转向"拉长板";绿色发展的侧重点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开放发展的侧重点从"客场"转向"主场";共享发展的侧重点从"特惠"转向"普惠".深入学习、研究、宣传新发展理念蕴含的新方法论及其辩证思维,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跃进"原因的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厉有国 《江汉论坛》2004,6(5):124-126
"大跃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产生有深刻的根源.毛泽东"赶超"思维的实施必然选择"大跃进";克服苏联模式带来的工农业发展的矛盾是"大跃进"产生的现实根据;毛泽东的"突变"哲学是"大跃进"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新闻报道的错误导向为"大跃进"的产生提供了催产剂.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学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产生的,传统文化因素一方面促成了新的文化文学思想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成长,另一方面,也使新的文化、文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亦即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代性":功利主义文学观消解了新文学对纯文学的超越性;个性解放的追求最终从关心个体的"立人"转向关心"群体"的觉悟和整个社会的"立国".这样一来,"个人本位"就不知不觉地转向了"社会本位";民主诉求同样遭遇了本质变异的命运,最终被民粹主义所淹没.鲜明的"中国因素",使中国现代文学循着自身的逻辑由极具"现代意味"的启蒙文学逐步呈现出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左翼文学-工农兵文学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4.
一党制是一种重要的政党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和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归纳出一党制的含义和分类,并以一党制的两种亚类型法西斯一党制和苏联一党制为例,从政策制定、职务任命和政治恩赐三个方面探索了一党制框架内的"政党一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5.
冯景源 《东南学术》2008,1(1):16-25
"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思辨辩证法提出和使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表示的是与1843年《批判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不同的又一次"头足倒置"的批判.这次批判的重要特点,使唯物史观的制定从市民社会进到政治经济学;所以,是历史观启开经济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对象性"思维方式在内容上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马克思称为"严格现实主义的";二是辩证法关注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称自己的辩证法为"科学辩证法",以便与黑格尔的只注重观念与逻辑的思辨辩证法相对立."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与唯物史观理论制定的"推广论""应用说"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近年来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回归文本"这一重要转向,通过简略梳理"传统研究思路--理论转向--文本转向"这一线索,审视"文本"与"理论"这一组关键概念所指向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发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目的在于说明,"文本"与"理论"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关系;而文本转向之后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在打破思维惯性的基础上提供切入或重新发现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历史化"转向是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规律等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历史化"转向以"后现代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具有独特的"历史化"的操作方式,以"解构"的态度反对以往的主流文学史观."历史化"转向促进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发展,推动了当代文学学科的知识建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a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大体经历了五种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确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论思维方式将哲学的主题和使命由"解释世界"置换为"改变世界";它实现了探索本体论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将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之中,强调事实与价值在社会历史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王智 《江汉论坛》2004,5(9):111-113
1956-1976年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充满曲折其前期旨在巩固社会主义的新意识形态,体现了历史的必然,偏差仅存在于一定范围内;后期则逐渐发生偏差,导致意识形态领域愈益过火的斗争,进而泛滥至"文革"的"继续革命".造成这二十年中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由建设性转向破坏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设一元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多样文化是总结历史经验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由"非人"的价值取向转向人的价值取向.从"五四"新文学"白话文学"和"人的文学"两个"中心理论"全面考察和剖析,从文言话语模式向白话话语模式转向,实际上在文学本体的表层呈现着"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从"载道文学"向"人的文学"转向实质上是在文学本体的深层透射着"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期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儒臣"自居,却为救国在"卫道"与"开新"之间痛苦抉择:欲"卫道",必"保国";欲"保国",必"开新";而"开新",又会威胁到"卫道".张之洞在"卫道"与"开新"之间走出了一条"中体西用"之路,巧妙的融"卫道"与"开新"二者于一体.本文将简要介绍张之洞"中体西用"的产生背景和过程,并结合历史事实简要评价张之洞"中体西用"的历史进步意义与局限性,使人们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有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思维反映存在是一个既有永久魅力又不断更新自己尺度的哲学课题.思维作为一种活动,有着自己的历史,即有着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潜在到显在,从不独立到相对独立,从后馈到超前的历史过程.现时代思维的巨大超前作用,呼唤着人对思维进行思维亦即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自反性的思维能力和活动,是自我意识在逻辑思维高层次中的发展,也是现代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时代主题转换与社会结构演进的角度,阐述了从毛泽东思维方式向"三个代表"思维方式转换的历史过程与必然性.论述了毛泽东思维方式的本质是实践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实践性与辩证性、战斗性、自主性;"三个代表"思维方式的本质是实践的、辩证的、整合创新的思维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实践性与辩证性、和合性、开放性、整合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什么"和"怎样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核心问题.在"化什么"的问题上要提出具体化的内容设计,按照"要精要管用"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文本选择工作,做到明确标准,有所选择,突出重点,列出"菜单";在"怎样化"的问题上要转变思维方式,变以往的"灌输"为"传播",大胆借鉴文学传播、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等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实现传播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以铜雀妓故事为历史本事的铜雀台诗通常被看做传统宫怨诗,但事实上,不同时代诗人们对此题材的关注程度、角度和重点都在变化和丰富中.在南朝和初唐铜雀台诗中"宫怨"主题得以确立,缺憾是只悲叹歌妓命运而无问责.中晚唐铜雀台诗发生两重大新变:独特地承载了唐人对奉陵宫人的同情和对活人配陵制度的批判;由宫怨主题转向咏史怀古,由表现对铜雀妓的同情转为对悲剧制造者的批判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社会契约论从无根的"个人"出发,把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置于"个人"对它认可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典型的个人主义唯意志论学说.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变个人本位的主体性思维范式为实践的人类学思维范式,展开了对契约论中"个人"历史的、逻辑的批判,它不但摧毁了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前提--无根的"个人",确立了历史的坚实基础,同时也自然地展现出了一个"个人"辩证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哲学就是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界的一大教条,它是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误读和曲解黑格尔哲学的产物.黑格尔从来没有讲过"哲学就是哲学史";中国哲学界所以鼓吹"哲学就是哲学史"无非是想借助于哲学史这样一个哲学与史学的交叉领域把自己陌生的哲学研究消解在自己熟悉的历史研究之中;"哲学就是哲学史"是告别黑格尔哲学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纲领;中国哲学必须告别历史,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产生于实践活动的"中"观念在走出了对具体物象的表意之后,经历了由政治性范畴到伦理性范畴,再到本体性范畴的不同理论形态演进.作为政治性范畴,"中"的基本含义是"中正";作为伦理性范畴,"中"的基本含义是"中德";作为本体性范畴,"中"的基本含义是"中庸"."中"的这一理论形态演进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理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成为后世奉行"中庸"之道的思想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19.
"正变"源起于兵书的"奇正",汉代转向诗学,后经唐、宋、明等的丰富与发展,直到清代终结,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内容.从汉儒的"风雅正变"开始,无论是"崇正"还是"主变",正变思想都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正变"的萌芽、诗学转向及其流变的梳理,呈现正变思想的丰富内涵,认为清初诗论家叶燮创造性地模糊正变的边界,消解它们的对立,宣告传统正变观念的终结,为诗歌创作的自由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树理小说"清官"断案模式有两大特征在内容上是典型的"问题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由三板块组成.这种"清官"断案模式有四大贡献和四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