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朋友风波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叫潘程婧,我俩同住一个寝室,一起生活、学习了三年,每天形影不离的。人家都说我俩是亲姐妹,我不管有什么秘密都告诉她,快乐与她一同分享,零食也一同分吃,香得很。  相似文献   

2.
苏容 《21世纪》2010,(3):77-77
吃是感受生命惊喜的过程 我小时候想当外交官,想交很多国际的朋友,想知道外国人怎么过日子,有什么样的想法……没想到经由一本关于"吃"的书实现了我小小的梦想。 我在金融行业的压力中成长,必须懂得平衡自己,吃对我来说是一种减压方法。吃得多了,就吃出好玩来了。  相似文献   

3.
在网上,一位朋友发了一个题为《我请老爸吃大餐》的帖子。帖子里有一幅照片,照片里的"老爸"头发花白,正低头吃着饺子,他前面是一屉饺子、一盘什锦菜、一瓶矿泉水。这位朋友在照片旁附了几句话:"老爸一向简朴,因为老爸血脂高,也没要荤菜,没有酒,没有华丽的语言,此时最怀念的居然是小时候被老爸追打的日子。唉,日子怎么过得  相似文献   

4.
吃书     
武骏 《社区》2014,(26):11-11
朋友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铩羽而归,向我感叹:司法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需熟记的法律条文也多,现在记忆力大不如前,记的东西过几天就忘,有时真恨不得把书吃了。朋友是在打比方,本意是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牢牢记住,那厚厚的几大本复习资料真要吃下去,也不是件容易事。  相似文献   

5.
减肥     
“再过几天就要放月假了,可千万别感冒了,饭也得多吃一点。”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以大姐身份自居的高小红对大家说,“免得家人担心。”“对,一定要胖胖地回家。否则,老妈又要逼着吃那没完没了的补品了。”肖青装着呕吐的样子,惹得大伙儿一阵笑。“你老妈还不是为你好呀!”“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想她对我太好,那会增加我的压力。”肖青撇着嘴说,“她越是对我好,我就越觉得对不住她。”“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林蓝抹抹嘴,起身要走。“哎,林蓝。你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吗?怎么只吃这点饭?”高小红关切地问。林蓝转过身,笑笑说:“没有。我在减肥…  相似文献   

6.
崔琳洁 《社区》2012,(18):57-57
来丹麦旅游,在哥本哈根—下飞机,接我的朋友就说要请我吃一顿丹麦大餐。但在酒店住下后,朋友却把我带到了一处健身房,然后说:今天你想吃什么就完全靠自己了。我不理解,我吃什么和健身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韩良忆 《社区》2013,(14):64-64
离父亲家不远的捷运站边,巷子里有家早餐店,餐点样数清简,就只有烧饼、酥饼、蛋饼与豆浆这几项而已,然而我每次回台湾.总有几天一定上那儿喝碗豆浆,吃块烧饼,一顿早餐所费不多,却吃得我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8.
韩良忆 《社区》2012,(20):62-62
离父亲家不远的捷运站边。巷子里有家早餐店,餐点样数清简,就只有烧饼、酥饼、蛋饼与豆浆这几项而已,然而我每次回台湾.总有几天一定上那儿喝碗豆浆.吃块烧饼,一顿早餐所费不多,却吃得我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9.
于坚 《社区》2014,(2):64-64
在西安的时候,我带着一位澳大利亚的朋友去吃羊肉泡馍,进得店,坐下,几个白生生的馍就端上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外已经捉住一馍,咬将下去,我赶紧叫道,吃不得呢哥哥,是生的。  相似文献   

10.
那日,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在QQ上说,刚在某网站销售的我的新书,有人一下买了50本。她笑问,是你朋友吧?那也不用逼着人家买那么多,卖得多我们也不多给你版税的……因为熟悉,所以说话便显随意,偶尔会开几句玩笑。可是……这次的玩笑,我却无法回应她,因为,这件事我并不知道,我从来不曾要求过任何朋友购买我的新书,反倒是每次有新书出版,朋友得到消息,都会理所当然地说“送我一本,赶快”。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企业家们和一些富人,有房、有车、有事业,可以说什么都有了。但是,不少人却被自己的健康问题折腾得不知如何是好,经常感到疲劳,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生出各种各样的"富贵病",影响了事业,也降低了生活质量。最近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前些日子查出了脂肪肝,血脂高了,尿酸也高了,吃了不少药和保健品也没见好,问我有什么好的办法或建议给他。这位朋友事业有成,而且成就越来越大,平时工作繁忙应酬多,每周都有很多饭局,似乎没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他说他吃得挺讲究的,想不通  相似文献   

12.
筷子     
《社区》2008,(24):60-60
小时候爷爷曾告诉我,只需到厨房看看筷子就知道这家的家境了。筷子越长,多半这家越富裕,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起远处的菜。爷爷的话有道理,那时没有转盘,站起来夹菜又失礼,如果没有长筷子“武装”自己,多好吃的菜也吃不到嘴里。时过境迁,现在恐怕再也没人凭看筷子来猜测人家的家底了。中国筷子多半是平头或圆头的,主要就是“夹”。爷爷曾告诫我,吃菜时夹得起就吃,夹不起就别吃。有一年吃猪肉丸子,丸子表面滑溜溜的,我夹了几次也夹不起来,一急就用筷子扎起丸子放进嘴里,当时爷爷一巴掌就打了过来,呵斥道:“谁让你扎的?”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的老家,只有祭奠死人时才用筷子扎菜。我这一巴掌挨得不冤。  相似文献   

13.
只擦一只鞋     
在朋友家闲坐,我发现她为孩子擦皮鞋时只擦一只。朋友解释说,她想让孩子将另一只鞋也擦得一样干净。朋友真幽默。  相似文献   

14.
汤一介 《社区》2010,(8):6-7
我已八十多岁,以教书为业,读过的书自然不少,大概不会少于几千种吧!值得推荐给青年朋友的书少说也有几百种。现我选出三本推荐给年轻朋友。这三本书对我一生都有非常重要影响的书,年轻朋友或可一读。  相似文献   

15.
九儿 《北京纪事》2011,(12):81-83
周末,秋高气爽,天空像新洗一般湛蓝。我和朋友去鼓楼那边转悠,在姚记边吃卤煮火烧边讨论:你说拜登是咋知道这卤煮店的,他怎么也好咱这口啊?呼呼噜噜正吃着,朋友一拍脑门子说:“我这还有两张‘血站’的团购券没用呢。”  相似文献   

16.
吃“面子”与吃“欲望”从欧洲考察回国时,有朋友设饭局为我接风。进得美食城惴惴落座,道道美食便接二连三地上桌来,生猛海鲜,山珍野味,五凉五热,很是排场。朋友盼顾周围的饭局之后,好不荣耀地向我和仅有的两位作陪者笑笑,极显风度地向桌上一摊右手:便饭、便饭,请随便用。其势态和话音显出了他平素少有的得意与自信。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当然对这丰盛的一桌是心领神会的:我将要吃下的不仅仅是山珍海味,更重要的还有朋友的面子。饭局中,朋友将话题引到欧洲的饮食文化上,问我对此有何感受。此时此刻,我有口难开,有言难发…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回来,天天有人请朋友吃大餐。轮到我请他时,他由衷地赞美:"今天吃得最清淡、最安静、最舒服!"他发现,国内很多同胞口味很重、声音很高、动作很大……换句话说,就是处处用力过猛。  相似文献   

18.
我的红薯情     
黄其庄 《老友》2013,(11):20-20
我从母腹中“哇”的一声落地,就与红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母亲生下我之后又患了一场大病,一点儿奶水也没有,家里只好用大米磨成粉,加上薯糖,蒸成米糊喂我。出生七八个月以后,我就可以直接吃蒸熟的红薯了。母亲说,我婴儿时吃放了薯糖的米糊还很“霸道”,不吃得饱嗝连天决不肯停嘴,否则就会大哭大闹。而且还很奇怪,我对别的糖不感兴趣,据说有一次好不容易搞到一点白糖,放到米糊里以后,我就吃得不那么起劲了。  相似文献   

19.
爱狗与吃狗     
正这几年一到夏至,总有一景:广西玉林狗肉节,大批爱狗者与卖狗、吃狗肉的人发生激烈冲突;微博上两派也在对骂。论战双方的思路都有些混乱,我来给大家梳理一下。爱狗者的理由:"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所以不该吃狗肉"。  相似文献   

20.
森林里的水     
乔叶 《社区》2012,(8):46-46
朋友是做地质工作的。听说在最近一次的勘探中他迷了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惊险.我便前去看望他。“其实没什么,干粮带得本来就很多,不过是多走了几天的路而已。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走路还不是家常便饭。”朋友说。“只怕还是与不迷路有所不同吧。”我笑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