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64年7月,曾国藩指挥湘军、淮军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当地主、官僚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时,捻军却驰骋黄淮流域,横扫千军如卷席,1865年5月,全歼清政府“剿捻”统帅僧格林沁所部清军。清政府立即任命内战老手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剿捻”。6月,曾国藩率军北上“剿捻”,制定了凶狠、恶毒的战略战术,然而,英勇善战的捻军,照样把曾国藩打得损兵折将,一败再败。曾国藩终于在捻军的打击昌,内部矛盾的煎熬下,承认自己“剿捻”的失败。一、捻军的兴起与取得全歼僧格林沁军的辉煌胜利捻党起源于山东,出现于康熙(1662—1722)年间,起初是一种游民组织,后来,从山东  相似文献   

2.
论曾国藩与晚清政柄、兵柄的下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起义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3年后,他便率领太平军攻克南京,遂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封建政权相对峙的农民政权。1853年5月,太平天国遣军西征、北伐,八旗、绿营兵望风崩溃,清政府被打得风雨飘摇。就在这时,出于对农民军的阶级仇恨,曾国藩在湖南筹建绝对服从他指挥的地主武装湘军,在湖广地区挡住了西征军的攻势,起到了八旗、绿营兵所不能起的作用。曾国藩组织湘军,开地主官僚组织、掌握军队的先河。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军阀。清政府害怕兵权旁落,对曾国藩猜忌、压制,以至曾国藩几起几落。无可奈何花落去!不依靠湘军,清政府无法镇压太平军,最后终于起用军阀曾国藩,命令他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这是晚清政柄、兵柄下移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地主武装,它就是曾国藩创办的湘军。从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湖南长沙兴办湘勇之日算起,迄止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国藩下令遣散湘军,计12年。其鼎盛时,拥兵十二万人,纵横驰驱长江中下游地区。挽救了清政府形将覆亡的命运,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 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太平军横扫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并于1853年3月建都天京(今南京),直接动摇满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连派大员前往征剿。先派钦  相似文献   

4.
李臣典(1837—1864年),字祥云,湖南邵阳人。年十八从军,在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几次将曾国荃从被围的绝境中解救出来,很得曾氏兄弟赏识。同治二年(1863年),李臣典终于从一个普通士兵爬上了提督的位置。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8月),李臣典死于军中,曾国藩兄弟曾为他的死悲痛不已。 朱东安先生在《曾国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提到李臣典这个人,并对他的死因作了以下论述:李是贪色无耻之徒。攻破天京后,他随意掳掠妇女,终因奸淫过度而致病,十余天后死亡。但就笔者目前所接触到的有关李臣典的史料来看,朱先生此说不完全符合史实。笔者认为,李臣典是由于攻城受重伤之后,又恰遇酷热天气,病情加重而亡。  相似文献   

5.
牟丹渝 《中华魂》2012,(22):25-26
今年11月是左宗棠诞辰200周年。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后三次会试进士不第,在已故两江总督陶澎家当塾师,遍读群书,钻研军事。科举制度下的他仕途无望。清咸丰元年(1851)起,他先后充当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的幕僚。1861年随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于长沙编练5000人湘军,赴赣、皖、浙边境地区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底他升任浙江巡抚,读书进仕不成的举人,依靠打仗成为掌控一方的大员。清  相似文献   

6.
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1861年12月19日(清咸丰11年11月8日)太平军胜利攻克宁波,1862年5月1日(清同治3年4月12日)撤出宁波,为时虽只半年,但对太平天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现略作探讨。太平军攻打宁波是侍王李世贤部。1860年天京解围之后,李世贤就有意开辟浙江根据地。在太平天国后期击破江南大营之时,曾国藩的湘军却乘西线空虚,开展了对安庆的攻势。于是天王洪秀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用兵方略。侍王提出进攻闽、浙的意见。干王洪仁轩说:“英王意在救安省,侍王意  相似文献   

7.
张晓波 《源流》2011,(17):30-31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武汉黄陂人,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1911年武昌首义时,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1916年袁世凯死后,由民国副总统继任总统。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1928年6月3日,在天津去世。  相似文献   

8.
曾纪泽(1839—1890),湖南湘乡人,字劼刚,大学士,勇毅候曾国藩长子。由二品荫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引见,“奉旨以员外郎用,戲分户部”蹇谕ㄉ毯?时代风会转变,中外交涉日益纷繁。曾国藩历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曾纪泽  相似文献   

9.
曹福华 《社区》2010,(20):41-43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氏,廪生出身,湘军宿将,晚清重臣。早年随族侄刘长佑率乡勇与太平军战。因战功累升广西布政使。同治四年.擢赣抚。后迁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要职。尤其是他第三次出任两江总督,时间竞长达12年之久(中途因甲午战争奉诏北上主持军务达15个月,两江事务暂由张之洞署理),清末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力主对日作战、反对废黜光绪帝、策划并参与“东南互保”、“江楚三折”建言变革等,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洪仁玕(1822—1864年)是天王族弟、最早的拜上帝会成员。金田起义后,他数次投奔太平军均未达目的,遂避走香港。1859年4月,他设法从香港辗转而到天京,被天王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1861年因安庆重镇失守被革职。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洪仁玕护幼天王出走,准备会合各路太平军余部重振革命大业。同年10月,在江西石城不幸兵败被俘,11月就义于南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洪仁玕慨然表示“今予亦只法文丞相已”,大义凛然。洪仁玕自幼饱读经史,在香港期间对西方资本主义有所了解。他对太平天国革命颇多建树,而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则更为突出,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1.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29日,天王洪秀全入城,建都,改称天京。3月31日又攻克镇江,4月1日占领扬州,作为天京屏障。当时,英国香港总督兼出使中国全权代表文翰(C.Bonham),为了侦察太平天国的情况,了解“现  相似文献   

12.
厘金作为临时性的、新设的军费来源项目,弥补了其他常设、固定的经费如地丁、钱漕的不足,尤其是对于独立于清朝经制武装之外,无法获得可靠、稳定的财政支持的湘勇而言,显得尤其宝贵。曾国藩所统帅的湘军在成立之后不久便开始设立厘卡,征收厘金,但直至其任两江总督,才摆脱客军的身份,掌握两江辖区征收厘金的大权。 尽管如此,因当时战区各...  相似文献   

13.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湖南益阳人,1855年4月至1861年9月任清湖北巡抚,是曾国藩湘系集团的重要人物、镇压太平天国的巨魁,历来被反动派捧为“中兴名臣”,与曾国藩并称“曾胡”。官文(1798——1871年),字秀峰,辽阳人,满洲正白旗籍。1855年6月,由荆州将军调任湖广总督,旋授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军务,是清政府倚任的旗籍重臣。从1855年到1861年,胡林翼与官文长期  相似文献   

14.
?/董成家 《中华魂》2014,(10):46-47
正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杭州胡雪岩故居是神州文化瑰宝。胡雪岩祖籍安徽绩溪,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家境贫苦,先为杭州—钱庄学徒。他为人精明,善于应酬,与官府往来甚密,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以相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始得发迹。同治三年(1864年),创建胡庆馀堂,制药道地,誉满江南,被称为"江南药王"。随后,胡雪岩自办"阜康钱庄",鼎盛时支店遍布全国29处。同治五年(1866年),胡雪岩相助湘军名将左宗棠西征陕甘,补给给养  相似文献   

15.
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反革命的地主武装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历时十四载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中外反革命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据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家中发现的“李秀成供”记载,在天京城破的那天,李秀成为了要救护幼主,“将战马交与其坐”,自己“另骑不力之马”.先去辞别家人,然后“带主而上清凉山躲避”.是日三更之后,他又“舍死领头冲锋”,护幼主从城墙缺口冲出.因城外湘军“营营炮发、处处喊声不绝”,他“与幼主两下分离”.“走到天明,人人俱散,马不能行.那时无法,是以逃上荒山暂避”.结果他在山上被人发现了.后因奸民争夺他带在山  相似文献   

16.
论湘军集团与晚清政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地方势力集团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是导致王朝政治崩溃的主要因素之一。晚清湘军集团的崛起却导致了所谓“同治中兴”的新的政象,使清王朝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统治。因此,湘军集团与晚清政局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考察湘军集团与晚清政局的关系,必须考察湘军集团与朝廷的互动关系,而这又取决于双方的情形。就清政府而言,它对于湘军及其湘军集团是既利用,又猜忌、防范和牵制。晚清政局没有因湘军集团的崛起而造成地方尾大不掉,王朝大权旁落的局面,还应从曾国藩及其湘军这一方面来考察。以经世派士人为主体的湘军人物,对清政府是忠诚不贰的,它在处理与清政府的关系方面,始终以忠诚为基础,以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为原则,保持着儒将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史(1840——1949)研究领域中,太平天国史研究一枝独秀,发展成“太学”。如何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太学”研究呢?我认为,除了挖掘新史料、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外,有必要对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拙文不揣浅陋,直陈己见,冀求教于“太学”前辈。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谈起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揭开了序幕。3月,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12月,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诏封杨秀清为东王,肖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冀王。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以两江总督衙门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一年(咸丰十一年)的秋天,当曾国藩的湘军在长江上游占领安庆,节节向东推进的时候,长江下游的上海地区中外反动派,正被李秀成部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大有朝不保夕之势。自从上年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守常州,逃回上海后,苏南地区就陆续被太平军占领,等到这年前半年,清廷在整个苏南,只剩下镇江、上海、宝山和松江四座孤城了。这时,江苏巡抚薛焕虽有川兵、广勇数万之众,但“尽皆乌合,见敌即溃”,哪里是太平军的对手!这些清军“每月糜饷廿余万”,但却“抢劫洋船,酿成巨案”,  相似文献   

19.
1860年5月,太平天国第二次击溃江南大营,进入晚期军事鼎盛时期。这期间,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时间分别是:1860年8月、1862年1月、1862年8月。作为太平军整个江南北战局的一部分,与同期的其他大事相比,一战上海并不太引人注目:整个军事行动持续时间仅五天:16日——21日;太平军投入兵力三千人,作战另一方投入兵力为清勇二千人、英法联军一千二百人;波及地域极为有限,除上海县之外,仅有松江一地;战争过程也颇为简单,可以说是一场遭遇战。然而,由于与若干特殊的历史要素相关,却使得这场战争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些历史要素如:外国在华势力的介入;清廷启用湘军首领曾国藩;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是外国租界规模初具的上海……特别的,这场战争发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正趋激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20.
刘坤一与甲午战争商鸣臣在一百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刘坤一任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如何评论他在这场战争中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一刘坤一是著名的湘军宿将。甲午战争爆发前任两江总督,并受命“帮办海军事务。”战前,刘坤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