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综禾 《社区》2011,(25):45-45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是了解理财产品最直接、最准确的途径之一,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是否具有保本条款。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三类。对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银行会保证客户本金不受损失;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银行并不承诺保证本金,此时,客户应自行评估产品的投资风险,再决定是否购买。  相似文献   

2.
薄志红 《社区》2009,(36):30-30
当前,在股市的持续震荡下,很多人开始不再以购买股票及股票型基金作为自己获利的手段,而是转向了购买保本型基金,并将其作为银行储蓄存款、国家债券的替代品。他们认为,只要购买保本型基金,即使获取不到收益,也会保证自己的本金不会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以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主体不够健全,现实供给状况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距,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收益水平偏低及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国庆 《社区》2012,(4):53-53
2011年年末,由于监管层叫停了1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导致市场上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的滚动型理财产品盛行,投资者只需购买一次,在不赎回的情况下,产品到期后投资本金会自动滚人下一投资周期,既满足了流动性的需求,也满足了高于银行储蓄回报的投资理财需求。不过,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滚动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在选择时也没那么简单,不同银行的产品存在不同的交易规则,投资者在选择之前,还是要先对滚动型理财产品做一下了解。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4,(6):59-59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相似文献   

6.
文国庆 《社区》2012,(3):53
2011年年末,由于监管层叫停了1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导致市场上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的滚动型理财产品盛行,投资者只需购买一次,在不赎回的情况下,产品到期后投资本金会自动滚入下一投资周期,既满足了流动性的需求,也满足了高于银行储蓄回报的投资理财需求。不  相似文献   

7.
在理财产品打破刚兑、收益从“保本”向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柜台债券作为一款兼具流动性、保本保息等优点的投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作为发行人,如何完善产品供给策略,在充分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同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产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发行人的角度出发,以增强柜台债券流动性、缩小投资者交易成本为目的,对承办银行柜台债券做市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增加债券余额以及降低债券剩余期限能够显著增强柜台债券流动性,有效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同时,本文尝试从解决环境外部性的角度推广一种柜台债券发行的新思路,为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个可复制的范本,并结合扩大产品有效供给、创新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探索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8,(24)
最近,很多银行门口又再度掀起了"购债潮"。由于2008年以来股市震荡,某些银行理财产品处于零收益或负收益状态,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债。然而,很多投资者对于国债投资的认识并不是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1,(17):45
一段时期以来,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受到居民热捧,一款年化收益率达到6.5%的短期产品,刚刚半天就售完了。短期理财产品真的有那么诱人吗?其实,短期理财产品并非适合所有人,例如一款7天、年化收益率6%的理财产品,10万元7天只有115元,加上发行期、到期时间大约是10天,最后收益也不过12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有不少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直到产品到期,仍然对理财产品说明书颇有不明之处,也有不少因为误解了理财产品说明书而空跑银行的情况。那么如何能有效地读懂银行理财产品说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不但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考虑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和投资周期等传统因素,而将其自身投资性格和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特点相结合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种类。通过调查统计将投资者根据性格特点分为三类,即:专业投资者,激进型投资者和消极型投资者,并针对不同类别群体特点从投资信心、对银行依赖、受信息影响程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理财产品设计建议,完善了理财产品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结构型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近年来,因其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而颇受消费者追捧。与此同时,逐年递增的未达标率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此类理财产品是否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承担高风险的情形下,能否获得与之相匹配的高收益。通过选择33款(期)挂钩型理财产品,用微分方程定价模型计算理财产品的理论价值,并用蒙特卡洛十万次模拟挂钩资产价格走势,估计可实现的预期收益率期望值,分析产品溢价率,并思考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监管机构、消费者进行风险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融 《社区》2008,(36):39-39
最近,很多银行门口又再度掀起了“购债潮”。由于2008年以来股市震荡,某些银行理财产品处于零收益或负收益状态,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债。然而,很多投资者对于国债投资的认识并不是那么全面,事实上,国债投资与银行储蓄相比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有些时候投资国债的收益还会低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因此,投资者应理性对待,合理配置自己的投资资本。  相似文献   

14.
遇到理财产品或信托到期无法兑现,当初销售该产品的银行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重大问题。代销银行在法律上负有注意责任。如果银行向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咨询意见,则银行必须承担受信责任;如果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被界定为证券,则银行可以被界定为承销商,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之,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或信托产品,不能逃避其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刘笑飞 《社区》2010,(9):28-28
有不少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直到产品到期,仍然对理财产品说明书颇有不明之处,也有不少因为误解了理财产品说明书而空跑银行的情况。那么如何能有效地读懂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除了迅速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还需要关注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新天地》2015,(2):46-47
理财中有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收益永远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过年了,许多骗子盯上了老年人的钱包。他们表面上不偷不抢,却利用老年人缺少金融理财知识,以"高回报理财产品"为诱饵,轻而易举地骗走老年朋友多年的积蓄。而眼下,各大银行也进入到集中发行理财产品的高峰期。但在银行里卖的理财产品却未必都货真价实,所以您在投资前一定也多留个心眼儿,不要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7.
最高额保证可以不规定保证合同的持续期间,担保法27条中的“保证期间”实际应当是指最高额保证合同的持续期间,担保法在立法技术上有检讨必要。按揭合同中的阶段性保证指出卖人在贷款合同签订之日起到买受人取得房产权属证明与银行办妥抵押登记并将有关凭证交给银行收执之日止,对买受人所欠银行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此规定违反担保法规定也有背社会公平。担保法从实然和应然角度分析,票据保证都不会适用保证期间。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披露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市场现有自愿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规制目标间存在差异,监管不足,诱发了市场一系列的问题。考察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法律关系、分析产品运作模式、市场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实际信息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应当建立以"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信息披露模式,强调运用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统一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标准与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金融市场的繁荣,中国民众开始注重理财,关注并购买基金、股票、投资连接型的保险和结构性存款等理财产品,而且很多人取得了较高的收益。其中,很多人对于金融产品的一个重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能产生多少收益"。  相似文献   

20.
荷兰银行于09年6月推出一款个人保本理财产品,以澳元对美元的汇率为标的,号称"涨跌双赢",年收益率可高达9%,本文从该产品的性质、该产品对日波动率变动的反应分析、即期汇率与汇率均值有较大差距时的反应分析得出结论,该产品风险很大,这是二元期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