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做梦也没想到,年届七旬的我,居然能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当然,这得感谢我的小孙女苗苗,是她把我"捧"成"作家"的。退休后的前几年,我从繁忙的工作环境中走出来,突然间有了种"打开玉笼飞彩凤,解脱金锁走蛟龙"的"解放"之感。于是,整天同附近的老姐妹们聊天啊、唱  相似文献   

2.
刘慧芹 《社区》2011,(27):27-27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届七旬的我,居然会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当然,这得感谢我的小孙女苗苗,是她把我“捧”进“作家圈”的。  相似文献   

3.
肖建华 《社区》2014,(1):52-52
退休之后,空余时间多了,每天阅读报刊成了我的必修课。我发现很多内容都十分有用,只是看看很容易忘记;于是,我就把它们剪下来妥善保管。  相似文献   

4.
徐卓然 《老友》2013,(2):65-65
我是退休教师,今年77岁,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手脚利索,人们都说我不像个古稀老人。常问我有何秘诀?我说,我没有秘诀,只以“五爱”求健康。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5年,于1997年离岗退休。非常幸运,2009年上级领导给我们订了一份《山西老年》。当时因为是刚刚接触,没有引起重视,随便看看就扔在一边。后来,每月一本陆续给我寄来,这时我才认认真真阅读起来。在阅读中我发现《刊首寄语》写得很精彩。其中,《不为"境"困》对我启发很大。因为当时我已退休,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心里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失落感和自卑感。我就是在这种精神压力下反复地、细心地阅读了这篇文章。文中用实例和深刻的哲理启  相似文献   

6.
林秋 《老友》2013,(9):40-40
我与老伴一起生活40多年了,曾经长期两地分居,当时老伴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养儿育女的重担,日子虽然过得比较辛苦,但总体上看还算高兴。我退休后,由忙人变成了闲人,便渐渐寄情于诗词花卉。先我退休的老伴却对写诗养花不感兴趣,对我沉迷于此屡有微词。而我却我行我素,甚至愈发痴迷。久而久之我俩竟闹起矛盾来了,有时还颇激烈,结果弄得两人都极不愉快。近日我读到梁实秋先生一文谈他处理夫妻关系的艺术之道,如获至宝,依而用之,果然奏效。我把梁先生文章中的内容概括为"三从四得"。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1,(11):17-17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开启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大改革。为了纪念《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颁布30周年,展示广大离退休老干部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教”的骄人风采.歌颂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讴歌美好生活,《老友》杂志定于2012年举办“我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8.
我的退休生活是"动""静"结合:"动"是体育锻炼和操持"自留地","静"是到老年大学和图书馆看书看报、家中写作和看电视。先说说"动",我所在的住宅小区去年经过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铲除了菜园,铺垫了碎沙石,告别了脏乱差,体育运动器材又能用了,房屋周围的树木早已成林。  相似文献   

9.
余万龄 《老友》2013,(8):44-44
退休了,我与老伴朝夕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事。何况她脾气泼辣是出了名的,绰号"辣婆子",与我这"儒气"相悖,弄不好就要吵吵闹闹,家无安日,心无宁时。但我们的晚年生活愈过愈有味,至亲至爱,其奥妙就在于彼此能"吃透"对方。在职时,我们离多聚少。每次我俩周末相聚,都是亲热有加,自然是如胶似漆。可是时间长了,她的"辣味"就日渐显现。记得有一年暑假,我见她不停地辛勤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生活在线型人生之中,即把人生按年龄画成一条横线,少年、青年、中年、退休,各有各阶段的工作和生活目标。这样做的风险在于,到了计划中的那个阶段,未必所有的理想因素都在那儿等着。  相似文献   

11.
李云保 《新天地》2012,(6):41+2
最美不过夕阳红,退休生活好从容。花甲而立重设计,多姿多彩内容丰。健康快乐最重要,身心平和更轻松。老有所学多收获,不枉来度这一生。这首打油诗最能说明我的心态。干了一辈子教育,2005年,我退休了。未来生活怎么度过?我有我的考量,那就是——积极的休息,充实的休闲,将我的人生轨迹不断去延伸与拓展。几年来,我练书法、走T台、学摄影、常旅游、勤锻炼、进网络、聚老友……每日都有新内容,天天享受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于进 《社区》2013,(13):41-41
三年前,我选择了社区这份工作。社区工作就像大家熟悉的那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政府所有部门的工作,最后都是要落实到社区,可以说工作琐碎而繁杂。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要做好它,还要让百姓理解,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三年了,我对我的选择依然无怨无悔,因为我心中始终有那么“一米阳光”,让我坚定了做好社区工作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国利 《老友》2009,(6):41-41
多年来,我与老伴一直坚持着下跳棋的活动,我俩成了名副其实的"棋"迷,因为它给我们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记得那一年,按政策家属"农转非",老伴便走出农村进了城,成了吃商品粮的。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给她解闷添乐,我买了一副  相似文献   

14.
邹云英 《老友》2009,(7):17-18
退休后,我在市区中心地段的锦江河畔买了一套"闹中有静,静而不偏"、地理位置极好的商品房。装修后入住新居,亲朋好友来访,无不羡慕。儿女们成家立业,收入稳定,也都很孝顺。本人爱好广泛,尤其是朋友不少。按理说,我的晚景悠哉游哉,家庭生活应该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本认为因为衰老引起的"老年性耳聋"离我很遥远,上了年纪的人听力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谁知不久前一次突发的听力下降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意识到衰老只是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如果爱耳护耳,保养好一点儿,就能多使用几年。  相似文献   

16.
退休了,卸下了沉重的工作包袱,也放慢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又赶上了好日子,这真是我们老年人的福气。不过,好日子要过好,还得善"随"。  相似文献   

17.
金镝 《新天地》2011,(7):39
前几天,社区内的刘大爷因病再次住进了医院。刘大爷的老伴和儿女们边侍奉边发愁:愁的不是刘大爷得的病,而是刘大爷的病因——刘大爷自打退休后,经常和街坊邻居、家中亲人生"闲气",隔三差五便因为生活中、家  相似文献   

18.
近年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同时,社会化媒体中出现环境抗争日常化现象。以"日常环境抗争"形态呈现的"PM2.5"术语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过程构成了新的抗争政治剧目。此剧目仍属"解放政治"抗争范畴,但蕴含着"生活政治"的实现可能。作为抗争对象的国家同抗争者之间的持续协商是"解放政治"的出路,而国家由抗争对象角色转变为生态舆论引导者角色则是"日常环境抗争"内化为"生活政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秀荣 《社区》2013,(13):29-29
我到宝源南居委会任综治管理员以后.处理了一件看似简单却又很棘手的事情。儿女都不在身边的李奶奶一直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去年,老伴过世后,她便隔三岔五地跑到居委会来诉苦,讲到伤心处,情绪异常激动。为了帮助李奶奶,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对她进行钱物上的帮助。今年年初,居委会王碧主任还做通了李奶奶的思想工作.让李奶奶搬到儿子家居住。  相似文献   

20.
雷一吉 《老友》2010,(1):40-40
有些事真是不可思议:两口子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三四十年,工作再累,生活再苦,夫妻间很少磕磕绊绊,更多的是呢喃爱语、互相鼓励、互相关爱,甜甜蜜蜜地过着并不宽裕的日子。13年前,我和老伴双双退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