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芝霞 《社区》2004,(18):29-30
我是一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在此岗位上已工作快5年了。此前我曾在大学里工作了近20年,但却从未和居委会打过交道,所以也不了解居委会的干部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仅凭自己的想象认为他们可能非常清闲,整天无事可做。自从我走进居委会那天起,我的想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想,我们的很多群众、很多领导,也包括那些制订法律条文的专家们,可能不  相似文献   

2.
张庆  朱素芳 《社区》2005,(10):19-20
我叫潘龙,出生在法国,是一家教育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在2001年到中国之前,我就对中国的居委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法国是没有居委会的。我知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收入有限,做着十分辛苦琐碎的工作,但他们还是乐在其中。后来,公司派我到中国的武汉做项目咨询工作,当时我高兴极了,那时我就想,一定要了解一下中国的居委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怎么工作?工作之余,我常在大街小巷里“游走”,我发现社区里常常有一些神气的“红袖章”在四处巡逻。当时我想,要是有一天能当一当这居委会的主任,体会一下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那该有多好呀!也许你们还不相…  相似文献   

3.
马德印 《社区》2011,(34):36-36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那年我刚进居委会,才19岁,对社会上的事还没什么接触,就被选人到一个老城区的居委会配合一位老主任担任文书工作。说是文书工作,其实什么工作都做,包括日常为居民盖章、开证明条、户口、计生、调解、民政、综治,统统两个人一起做。那时候,居委会除了两张旧的写字台和几把椅子,什么也没有。如果要召开居民小组会议,还得居民自己带凳子来。  相似文献   

4.
祝宏霞 《社区》2010,(28):45-46
朝阳社区隶属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文峰街道,是一个老小区,困难居民多、下岗工人多、残疾人比较多。2000年,我从党工委调到朝阳社区,是第四任居委会主任。刚调来时我就认识到,要开展好工作,与社区居民沟通是十分必要的。每月1号,我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和居民小组长到居委会来,目的是让居民了解居委会近期做了什么工作,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向上级继续协调。  相似文献   

5.
郑玉红 《社区》2011,(23):36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那年我刚进居委会,才19岁,对社会上的事还没什么接触,就被选入到一个老城区的居委会配合一位老主任担任文书工作。说是文书工作,其实什么工作都做,包括日常为居民盖章、开证明条、户口、计生、调解、民政、综治,统统两个人一起做。那时候,居委会除了两张旧的写字台和几把椅子,什么也没有。如果要召开居民小组会议,还得居民自己带凳子来。  相似文献   

6.
张胜利 《社区》2010,(10):48-49
因为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社区居委会工作,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对于社区建设,那时的我谈不上理解,甚至还很陌生,记得那时有人问我,你为何选择如此平凡的工作?我只是简单地回答:“为了生存。”转眼间,我在社区工作已经9年多。此时,如果再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理解——理解社区平凡中的那些不平凡的精神!”尽管我从事的是基层中最平凡的社区工作,但却是最贴近居民群众、能够为居民服务的一线工作。对我而言,这是不平凡而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梁丹丹 《社区》2011,(19):48-48
2009年4月,初到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东庄社区居委会的我,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和大家一样,我对社区居委会的认知也大部分停留在“小脚侦缉队”“街道老大妈”上。直到我干上了这份工作,才开始明白什么叫“进了社区的人儿,就是社区的人儿,办好社区的事儿,铸就社区的魂儿”。  相似文献   

8.
时浩 《社区》2008,(22):1-1
6月20日,天津市河西区气象里社区居委会给本刊的一封信中反映:现在社会上很多部门做涉及居民的工作时,都要求居委会开证明,这已成为居委会工作一大难题。很多证明本不是居委会职权范围内的,居委会开了也无效,甚至是违法的;但如果不开证明,居民说相关单位就“不给办”。近日,居委会又遇到居民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而工商局要求居委会出具证明的尴尬事。  相似文献   

9.
我在居委会工作已整整五个年头了,当过代理主任、主任,建立社区后又任支部书记、副书记。在任职期间,饱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居委会干部确实太难当了。居委会工作,繁琐复杂,包罗万象,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居民生活安排,样样都得管,什么事都得干。上级下达任务,各部门分派的工作,都得去做。有时碰到的事情非常矛盾,但绝不能马虎对待。到居委会工作的人,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多担负着家务的重担,但和我一道工作的人,他们总是把工作摆在首位。1999年6、7月间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当时有227户618人被困在30多公分深的洪水中达半月之久。居委会干部…  相似文献   

10.
宋国恺 《社区》2008,(13):28-29
“社工”是时下从事社区工作的人群中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不少多年做社区工作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正在准备参加今年的社工考试,为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社工师做准备。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呢?  相似文献   

11.
宗禾 《社区》2009,(16):8-10
社区工作到底适合什么人来做,或者说,什么人最适合做社区工作呢?我们在准备这一话题的过程中,查阅了过往的一些街居工作资料,试图通过了解社区(居委会)工作中先进、模范典型的身份背景。对从事社区工作的“优势人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做社区工作的人,无论受教育背景有多大的差异,无论性别、年龄,都有做得很好的范例。本刊就此咨询了不少专家,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细究起来却很复杂。一位学者将这种现象比喻为“类人大代表性”,并打趣说,他们自动产生了“界别”。  相似文献   

12.
张红钢 《社区》2005,(5):13-13
由于工作原因,平日里我与社区工作者打交道的机会较多,耳边经常是他们的“载道怨言”。社区工作重、忙、杂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暂且不论,但是就居委会自身而言,其实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为什么有人对居委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婆婆妈妈” 记得在 1998 年,我曾问熟人老黄对居委会的印象,当时他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见多识广。他想想说:“居委会是收垃圾费的,还要组织老婆婆们搞些活动”。我费了好大劲给他解释“婆婆妈妈”早已成为历史。2004 年,我再和他谈到居委会时,他告诉我一个顺口溜:“居委会上门,大家要留神…  相似文献   

13.
张保东 《社区》2009,(1):50-51
2000年春天,我在挂职的居委会工作了3个月后改任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当时按照上级党委要求,正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暧百家心”活动,我们在社区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大家普遍反映小区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有的属于一般性的丢失,例如就连放在地下室的大葱大蒜都有人拿;有的是丢失自行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笑笑吧     
《人生与伴侣》2007,(5):63-63
我还是他的宝贝吗 曾经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老公对我的好,为身边朋友所羡慕。但不久前,我却敏感地意识到:老公外面有人了。不承认是所有男人的第一反应,但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老公选择了承认。他说:宝贝,你太过聪明了,其实不知道对大家都好。我知道,老公很爱我,只要我开心做什么都行,而我在享受着他的爱时,却忘了给他同样的回报。而他也希望有人能全身心地待他,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9,(11)
社区工作到底适合什么人来做,或者说,什么人最适合做社区工作呢?我们在准备这一话题的过程中,查阅了过往的一些街居工作资料,试图通过了解社区(居委会)工作中先进、模范典型的身份背景,对从事社区工作的"优势人群"有  相似文献   

16.
郑凤芝 《社区》2009,(34):48-48
1995年我下岗后,便担任了居委会主任。一转眼,我从事社区工作已满14个年头。回忆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充满酸涩和苦辣,但同时更有一种温馨和自豪。 记得我刚从事居委会工作时,由于卫生队的人力物力不足,大街小巷两侧不能及时清理掉的垃圾形成的冰山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7.
赵秀娥 《社区》2013,(4):24-24
我是2005年1月开始到铁路社区居委会工作的,2009年6月任铁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做调解工作,不能光靠热情,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策略,要刚柔并济;在坚持依法调解的同时,也要情法理相结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教之于法。我们铁路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  相似文献   

18.
刘秋珍 《社区》2012,(28):24-25
以前,我总认为从事社区工作是不难的,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做这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社区工作是“分线不分家”.居民只要找上门.不管是不是你这条线的事,都要热心接待.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所以每个社区工作者都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到社区来工作。我才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记得2002年年底,家住煤建路71号的任福庚夫妇到居委会反映,  相似文献   

19.
徐林 《社区》2010,(13):19-20
1989年4月,中专毕业的姜秋月来到厦门市思明区下港街道下沃社区居委会工作。当时有人这样对她说,居委会工作很平凡,都是一些零碎的事情,你一个刚出校门的姑娘整天干那些婆婆妈妈的事受得了吗?再说在居委会工作只拿补贴没有工资,你可得想好啊!没想到,姜秋月这一干就是22年,从一名普通的办事员一直干到现在的社区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可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