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家明 《江汉论坛》2008,1(2):60-65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述已达科学真理的层次:但是,还需要对其作定量的和过程性的研究.这种定量的和过程性的研究,就是对人的本质的研究采取可能性的视野.在可能性的视野里,人的本质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结构、社会需要和能动努力.而这种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劳动、交往和选择等三个层面的统一.从可能性的视野研究人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在对人的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使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更具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赋予了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以及说明了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必要性和能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应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进行重新解读与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是批判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武器。但是,现实性本质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人也有其可能性本质,片面地强调人的现实性本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种种问题和弊端。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结论。只有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统一的视角界说和研究人,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理解和研究,也才能全面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人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多视角多方面的.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是批判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锐利武器,是对以往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然而,现实性本质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人也有其可能性本质.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结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可能性本质的有关论述蕴藏在他的"无产阶级解放"、 "人类的解放"、"人性的复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只有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相统一的视角界说和研究人,才能全面、深刻、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人的主体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真正的"入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一是实践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二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具有自然本质。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为了实现和满足其需要而在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对象性主体实践的个体  相似文献   

5.
李继武 《齐鲁学刊》2008,4(3):68-74
本质实际上是由实践定位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质。为此,马克思根据实践需要对人的本质作过多种规定。对其加以研究可以发现: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创新性动物,这是基于考察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践需要而作的人的本质规定;而人与人相区别的具体本质在于其是由不同的社会关系综合规定的人,这是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对人与人相区别所作的具体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劳动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形成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即从实践出发解读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对以往人本观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基于自身生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人正是由于在自身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这样,马克思就从具体人性的视角规定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尽管后现代思想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拒斥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但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讨从未停止过。换言之,后现代思想家对传统哲学的反思与批评,无论是精神家园的迷失,还是精神自我的寻找,恰恰是人的本质认识的继续。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往往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现实性概括为弘旨,而忽略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历史演进,导致对人的现实本质理解的表面化和片面化。因此,只有澄清人的本质研究的哲学史进路,我们才有可能在对人的本质的历史理解中触摸到人的本质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表现在于人的主体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其贯彻落实的过程正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展示.人的本质的实现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动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的域场,二者在动力的溯源与践行方面具有高度的逻辑耦舍与实践归一.  相似文献   

10.
对人的研究和关注,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主题,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一鄙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问题上的矛盾深化和困境升级的历史:从古代直现人性时产生的有限与无限、同一与对立之间的矛盾,到近代人的固有本性与人的应有本质之间的矛盾,再到现代人的存在问题上能动性与受动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人的问题似乎成了千古聚讼之谜.只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确立,才真正为这三类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