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在我国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没有很好领会“例子”思想,许多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文问题的分析讨论上。将课文中一段段完整优美的语言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以课文教学为中心,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活动。然而,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而已,“教”是为了“不教”,因此,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个个“例子”的认知学习,达到学习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方式之一。进了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阅读活动中都在自发地学习迁移。根据当代认识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阅读理解时同时存在两种信息加工的方式。一种是:“底朝上的加工”,也称为“资料驱策加工”,这种阅读过…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足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表达形式,是学生获得读写知识,训练读写技能的重要源泉,对学生的语言规范具有引路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开发文本资源,选取教材中蕴涵着的读写互促的结合点,引导学生适时借鉴、移植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养和技能.让课文阅读成为学生习作练笔的“黄金搭档”。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这又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使用和处理好教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短短八个字,内涵却相当丰富:一、正因为是“例子”,我们教学时就要“胸中有书”正确运用教材作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二、正因为是“例子”,我们教学时更要“目中有人”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想学、爱学、学得主动活泼;三、正因为是“例子”,我们教学时还要放开手脚,触类旁通,掌握其规律,通过学习能举一反三,立足“小课堂”放眼“大…  相似文献   

5.
略读课文在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学会略读和浏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三二部曲”:读通读顺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交流阅读感受。窃以为,这样理解和处理无法凸现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和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有的课文,课本后提出了明确的思考和练习要求,仔细琢磨这些练习题,其实正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或重点难点所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一篇文章也就迎刃而解了。对这类课文,我常常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些表格或示图,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抓住重点,攻下难点。如教高二第四册从《老残游记》中节选的小说《明湖居听书》一课,我设计了两表一图,学生完成了这个练习,也就基本学好了这篇课文。一表(根据题目“分别举出例子,具体分析侧面描写怎样有力地表现了白妞的高超技艺”设计)侧面描写(注:要求学生填写“内容”和“作用”二栏)表二(…  相似文献   

7.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发现学生学了这么多的课文,可是写起作文来,却总是害怕。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现状,关键的原因是由于课文中的“范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往往是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学生在学完范文后所进行的的练笔太少了的缘故。正好,我有幸参与南平市教研室开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的课题研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实现“一课一得”甚至“一课几得”,尽量使教材能被较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具体谈谈我是如何“用好教材”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实施,怎样让荟萃名篇佳作、具有时代感和生命活力的新教材这个“例子”放射出的迷人的光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成了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以为,在不违背“写作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长期持续的过程”这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文,作好单项训练,最终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阅读课的“最终目的为:(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即“教是为了不教”。传统语文课,教师以讲课本为主,学生当听众和记录员,依赖性强,有诸多弊端。1994年4月第一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教材编排遵循以基本训练为主体的阶段性训练程序的原则,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结合,分单元安排。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突出能力训练,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通常会利用精读课文的第二课时和略读课文对学生进行小练笔的训练。这种小练笔本着结合本单元习作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运用了课文本身的例子,设计各种形式的练笔。保证课内有充足的时间写完,并要评价赏析一些片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去年五月份,上虞市教研室安排我到城东小学“送教”,送教的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课文《月球之谜》。短短的几天时间中,一稿稿的预案设计,一次次的磨课试教,让我经受了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历练;同时,也让我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逐渐感悟到“适合学生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的点拨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的点拨艺术池方浩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保罗·塞缨尔森说: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名师的点拨。”所谓“点”,就是点破要害;“拨”就是拨疑解惑。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了点拨艺术,就能点得准,一言而破的;就能拨得巧,数语而解惑。这样,学生不仅能迅速明确课文的...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语言课都离不开“字词教学──分析课文──归纳中心”三个步骤.常见教师先将生字、生词板书于黑板上,叫学生在音解释;再逐字逐句讲解,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最后总结课文,理出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整节课自始至终都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教学方法,收效甚差.学生常觉得听教师讲桥头头是道,而自己掌握得很少,遇到其他文章,还是不知从何学起.教育家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宜包办代替.教育者的责任,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怎样引导学生自…  相似文献   

14.
“教学、教学”,无非教与学二个方面相关相因.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虽众说纷纭,各具特色,但最根本的要点还是教学生以方法;从学生方面说,就是学方法.教方法的好处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找出理论根据,即可以语文教育泰斗叶圣陶先生的二句名言为证:一句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句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把教材看作例子的观点,长时间并不为许多人接受或实行.从目前现状来说,是应该还例子以本来作用的时候了.教材无非是为教方法而设的例子罢了,教方法,才是教的本意.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这个材料,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或写作的方法,使学生自己会运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人教版的还是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写上都注意到,以精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构模型”,教会学生如何“潜心会文本”,然后迁移精读课文的学法,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人教课标版教材是直接用“%”号标注,而北师大版教材则用“拓展阅读”来呈现,一般按主题单元,每组教材安排两篇左右的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课文中一些特殊的词、句、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或自以为懂而忽略过去;或按通常解释而产生误解;或不懂而存疑.在这些地方,教师要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即:联系语境进行点拨,借助注释进行点拨,紧扣中心进行点拨,循文思路进行点拨,在看似无疑之处进行点拨.如此,使学生深刻领会”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并从中真正悟得读书之法,从而提高其“自能读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绝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针对目前学生鉴赏能力低下,想象能力贫乏,创造能力缺乏的情况下,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文学鉴赏:抓“文眼”,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体会作品的意境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的欣赏品味作品的情感美;求同辨异,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间读体会作品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18.
一出好戏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一部好的交响乐要有优美的序曲;同样,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课题引入”,它如同桥梁,联系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把学生带进五光十色的数学世界。为此,教师都在精心设计自己的:“课题引入”。本文就常用的几种课题引入作一浅析。一、实例式:“课题引入”在开课时,用与新授内容有关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课题,这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  相似文献   

19.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入门”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说”、“学”、“乐”、“画”、“物”的导人方法所“逗”出的“情”.它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启动内驱力的前提和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学生的“情”被“逗”开了,也就具备了跟课文“亲密接触”、“零距离感受”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被一位名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我暗暗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辽阔美、动态美、静寂美、人情美、风俗美等美呢?回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