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口出生率是进行人口研究最基本的量值,它对研究人口发展规律和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资料和研究表明,社会经济是影响人口出生率非强制性因素中最根本、最持久的因素.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社会经济对人口出生率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因素,它的变化发展受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影响,同时又对人口出生率产生十分明显和重要的影响,这个中间因素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效用.  相似文献   

2.
据联合国《家庭》丛书1987年第4期介绍,由于家庭人员减少,世界各地区家庭规模呈现缩小的趋势。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家庭主要是由父母和一、二个小孩组成。在法国和联邦德国,人口专家所作的研究表明,由于出生率下降,几十年后他们各自国家的人口将少于现有人口。1984年联邦德国创下了世界人口出生率的最低记录。据政府对影响出生率因素作的专门调查,出生率过低与  相似文献   

3.
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不仅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研究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历史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处于人口转变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过程现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历史,可以发现,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自然生育到家庭限制的过程。从欧洲各国发表的全国普查资料进行研究称之为宏观角度研究,从天主教、基督教等地方教区对每个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房价收入比、人口出生率和少儿抚养比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发现自我国实施货币化分房政策以来,高房价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年龄结构有重要影响.主要结论:(1)房价持续上涨,导致住房支付能力减弱,迫使人们做出推迟婚育的抉择;(2)住房支付能力减弱,直接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但经过4到5年的调整,人口出生率又逐渐恢复;(3)住房支付能力降低,间接拉低少儿抚养比,导致人口结构的老化;(4)人口出生率和少儿抚养比的变动也会引起房价的变化,特别是人口出生率和少儿抚养比的降低会影响到预期房价.基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和人口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在将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的同时,有必要积极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人口政策、教育措施、养老方式及住房保障政策相匹配,才能释放家庭活力,优化代际关系,最终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计划生育村级工作的重要性1 .村级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源头 ,是调节人口出生率的前沿阵地。众所周知 ,人口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谁离家庭最近 ,就是村 ;谁对家庭最有影响 ,就是村 ;谁对家庭动态了解的最清 ,还是村 ;谁对家庭利害关系最大 ,还是村。作为村落构成单位的家庭最重视什么?最重视的是村干部的意向 ,也十分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 ,还很重视村规民约和村中大部分人认同的文化氛围。因此 ,只有村级才有条件和办法对人口出生率进行调节 ,才能真正把人口计划落到实处 ,才能把过快增长的人口控制住。所有的村级计生工作都做得很…  相似文献   

6.
人口出生率与自然、社会的不适应和社会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人口出生率的适应与不适应 (一)人口出生率的适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一定的人口出生率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适应的结果。 例如,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社会中严格实行着产后性禁忌,在婴儿两岁左右可能断奶之前,禁止其母亲发生性行为。这种习俗扩大了生育的间隔,从而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产后性禁忌的实施是带强制性的,在当代人看来甚至是极不人道的。但是,这  相似文献   

7.
<正>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某地、某时期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出生率的变动情况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要。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受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动,则受社会经济、人口政策、文化程度、行业、职业及年龄构成,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生育水平越低,出生人口越少,人口出生率越低,反之,经济越落后,文化程度越低,妇女生育水平就越高,出生的人口就越多,人口生出率当然也就越高。行业、职业不同,生育水平也不一样:脑力劳动者,生育水  相似文献   

8.
一、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的关系理论 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即死亡率下降了,但出生率最终会下降得更多,以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了,我国台湾省从1952至1979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人口出生率也已从1952年的46.6‰降到了1979年的24.4‰。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出生率下降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发现,在一些国家中,家庭计划政策并未使出生率明显下降,与此相反,在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并没有进行生育方面的干预,出生率却明显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生育能力的父母自愿限制家庭里孩子的数量,这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问题。经过研究和探讨,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口的高龄化 在近代社会以前,人口动态是多生多死,到了近代社会,人口动态就是少生少死了。从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动态向近代社会的人口动态的转变,称为人口革命或人口转换。一般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而引起人口转换,这多见于各国的人口历史。人口转换过程的前一阶段,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这是由于社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医药和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的下降的缘故。可是,在这个阶段的出生率却依然保持着高水平,所以,当人口动态成为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组合时,其结果便造成人口的增加。随着人口发展的变化,不久就到了人口转换过程的后一阶段,这时出生率也下降了,死亡率和出  相似文献   

10.
尽管瑞典在家庭生计方面领域宽广,但是它1979年的人口出生率事实上已降到了它的死亡率水平,全国人口从1980年起将开始下降。最近一期的《人口通报》对出生率降低的原因作了调查,同时也调查了瑞典人面对零点人口增长所表现出来的关切和矛盾心理。《通报》说:这一情况“使人联想起了1930年,当时欧洲的出生率也降到了纪录的最低点。而现在,瑞典也遇到了当年他们的欧洲邻国所面临的境况了。”调查表明,出生率的降低和结婚率下  相似文献   

11.
人口现代化和生育现代化是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目标。计划生育就是为了实现生育的现代化,进而来推进人口的现代化。如果说人口现代化是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生育现代化就是计划生育事业的战略目标。从政策的角度探讨两大命题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三合一"工程。  相似文献   

12.
稳定低生育水平是缓解“四二一”担忧的一个安民告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四二一”家庭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口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四二一”家庭不会成为我国家庭的主要人口结构形式.但如果生育率持续过低、过久则有可能引发倒金字塔型的社会人口结构。本文根据中国国家老龄委公布的“人口老龄化百年人口预测数据”。对我国高、中、低三种生育方案进行比较,发现把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0.1的中方案是比较适合我国21世纪人口发展的方案。避免生育率过低或过高既能控制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过快。又能避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加剧.是控制人口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最优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城市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 ,“性的突围”表现得较为显见。“性的突围”有两种 :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 ,二者都会影响人口的控制。给城市生育文化定位时 ,必须注意划清三个界限 ,实现三个“置于” :1 划清主文化与反文化界限 ,把生育置于主文化之中 ;2 划清爱情与性解放界限 ,把性价值置于道德之中 ;3 划清性知识普及与性误导界限 ,把性生活置于生殖健康之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六普"汇总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的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的变化和生育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结构性因素逐渐成为左右未来中国生育水平走向的决定性因素;生育模式正在向初婚初育间隔扩大,生育孩次向低孩次集中的方向发展;尽管年龄别已婚生育率的变化使得中国一般生育率上升9.613%,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各因素中,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婚姻状态等人口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科学地规划和调整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建武  薛继亮 《南方人口》2013,28(2):10-18,9
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的生育意愿和意愿生育数量将表现出与父辈们不同的特征。本文采用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支持的调研数据,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户籍状况、家庭结构及财产状况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初育年龄意愿、理想生育数和生育性别意愿。总体来看,教育程度与经济因素是影响“80后”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家庭养老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6.
F Lin 《人口研究》1987,(1):15-21
China's fertility rate, affected by various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is in a state of flux. In analyzing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ge, and in determining a fixed ratio for the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of each factor,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birth policy in terms of predicting trends in fertility changes. Based on data gathered in 1981,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s were made: 1) A look at gross output value for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by geography shows that the mor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 area is, the lower is the fertility rate, and that the les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 area is, the higher is the fertility rate. For example, Yunnan, with an average gross output value per person of 406.5 yuan, has a total fertility rate of 3.814, whereas Shanghai's average gross output value per person is 5566.4 yuan, and its total fertility rate is 1.316. 2) Figures comparing educational levels with total fertility rates show that cities with a greater number of women with a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tend to have a lower fertility rate than cities with fewer such women. For example, Beijing's 516,000 middle school educated women have a total fertility rate of 1.589, compared to Anhui's 186,000 middle school educated women who have a total fertility rate of 2.799. Also, among college educated women, the fertility rate is 41.5/1000, the 1 child rate is 88.6%, and the multiple child rate is 1.2%, whereas those women with a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have a fertility rate of 86.4/1000, a 1 child rate of 44.3%, and a multiple child rate of 26.7%. 3) As towns become urbanized, the fertility rate of those towns tend to decline. For example, Sichuan, with an Urbanization Index of 14.3 has total fertility rate of 2.650; Tianjin's Urbanization Index is 68.7, and its total fertility rate is 1.645. 4) A comparison of women engaged in physical labor to those in non-physical jobs shows that the former tend to have a higher fertility rate: women working at physical labor have a fertility rate of 86.7/1000, compared to a fertility rate of 65/1000 for those in non-physical jobs. 5)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advocating late marriage, late births and 1 child per couple in itself does not influence fertility rates, but taken with economic factors, it will have far 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example, cities with high gross output value tend to have a higher rate of 1 child per couple. 6) As the average age at marriage for women rose from 18 years in 1949 to 23 years in 1981, the rate of women having multiple children has declined in all age groups since 1964.  相似文献   

17.
张乐  陈璋  陈宸 《南方人口》2022,(1):68-80
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引发调整生育政策的讨论,但鲜有对鼓励生育政策的效果评估与理论解释.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生育成本缺口递增假说,并基于世界人口政策数据库与OECD家庭数据库对基于转移支付的鼓励生育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生育成本是一种动态结构,需求跃迁导致生育成本缺口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进而决定鼓励...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总和生育率的来源、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论述了人口粗、净再生产率表征更替生育水平与用总和生育率来表征更替生育水平的差异与不同;阐述了稳定与非稳定人口的差异和稳定人口理论的不足之处。文章指出,总和生育率属于稳定人口的指标,在度量非稳定人口的生育水平时,总和生育率是一个假定性条件极强的指标,必然要与实际非稳定人口生育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正确认识以总和生育率的真实涵义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George Gallup polled "ideal family size" in 1936 and introduced a concept which subsequently appeared in many polls and fertility surveys.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ideal is a poor measure of respondent's personal fertility plans or behavior and that among researchers there is little agreement about what ideal family size does measure, if anything. Construct validity analysis based on historical, trend, and cross-sectional data suggests that the late 1960s saw ideal politicized as preoccupation with the "population problem" grew. Ideal family size is now appropriately regarded as a measure of a societal pronatalist norm and not merely a projected fertility preference.A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Applied Anthropology, Merida, Mexico, 5 April 1978. Data on ideal family size from Blake (1974) are us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editors ofDemography. Other data come from the 1965 and 1970 National Fertility Studies co-directed by N.B. Ryder and C.F. Westoff (under contract No. PH-43-65-1048 with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育率研究方法: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人口学及人口研究迅速成长的30年。生育率研究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中国的生育率研究方法既有从西方引进的各种生育率指标和模型,也有中国学者为了适应自己的需要而改进和创建的方法和模型。笔者从生育率度量指标和生育率模型两个方面总结我国生育率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变化。对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回顾并对这些方法对我国生育率研究的贡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